<
111b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墨香风韵 > 第六章 巡视农业(2)
    (河南郡府高乐城。

    完成对周围乡村的视察,汉王凌云志破例率领大队人马进入了高乐城。

    许多官员不解大王为何一反之前他定下的此次巡视不入住城市的规定。苏焕则立刻体会出大王进城的目的,视察高级将领调整后的狂狮军团!

    乐毅显然事前也预估到了汉王会来视察军队,一早就率领副军团长凌诸、蒲台(原四师团长)、参赞军务郑淞(乐毅发现的人才,举荐总参谋部任职,因其精通战略战术的谋划,被汉王任命为碧龙军团参赞军务,后随乐毅调整到狂狮军团)城门迎候。

    对待自己的爱将、把弟,自然与众不同,汉王凌云志竟然从王驾上下来,不待乐毅行礼,先来了个熊抱。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军旅的历练,乐毅越发显现出了威武的气势,棱角分明的面上充满了沉稳、威严,一双鹰目更是咄咄逼人,使人不敢直视,此刻却充满了温暖的情感,大王还是那个曾经的兄长。

    凌云志放开双手,细细打量着眼前很久未见的心腹大将,爽朗笑道:“二弟威严日盛,更见英武不凡啊。”

    乐毅荣**不惊地微微一笑,然后一撩袍摆,身著铠甲伏跪于地,大礼参拜,凌诸、蒲台、郑淞紧随大礼参拜,齐声道:“末将参拜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凌云志心中赞叹,和声道:“诸位将军平身。”

    待四将起身,凌云志又亲切地看了看凌诸,然后温和地扫视了蒲台、郑淞一眼。

    在乐毅的陪同下,凌云志和苏焕在近卫军的簇拥下直奔军营,余者则被河南郡守绫鄯安置到了郡府馆舍。

    狂狮军团军团长府,汉王凌云志、宰相苏焕在乐毅的陪同下坐于正房堂厅中,宴饮议事。

    凌云志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乐毅,逐渐将话题引到了齐国身上。

    “二弟来此也有些时日了,认为齐可伐否?”

    苏焕、乐毅闻言均是精神一振,乐毅一双鹰眼中更闪耀着睿智和炙热的光芒,沉声道:“未至其时也,夫齐,霸国之余业而最胜之遗事也,练于兵甲,习于战攻。大王若欲伐之。必先强壮己国,弱齐之国势。彼消我长,因势利导,使其孤立无援,乃我军大举进攻之时也,此势也。

    末将居此,已明大王之远谋,历练精兵,不敢轻懈,然未精也。多次潜派密探察看齐之地势、山川、军力部署。然未足也。所谓知己知彼、庙算多者,方能百战百胜,此兵也。

    故臣以为未至其时也。臣有三策,可时齐弱,其一,遣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于中原各国,间隙使策,使齐怒于各国;其二,使内府商业控制齐之市场,搅乱其经济,经济混乱。人心则乱,人心乱,则军无战力;其三,离间齐君臣关系,挑起其朝廷内讧,恶化其政令军令之执行,此非密营不能行也。

    末将陋见,犹为足也,大王明鉴。”

    他自己还挺谦虚的。不过,从他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谈中凌云志还是感觉出了这位齐国克星,是早已深思熟虑,才会这么有条不紊地分析敌我之情,不由赞赏地爽朗一笑,道:“呵呵,果然妙计。二弟何必谦虚,伐齐非二弟莫属,而征服中山则非三弟莫属,二弟要早做安排哦,所献三策本王会遣人一一实现的。”

    凌云志马上挑明了自己安排这次高级将领对调的用意。

    乐毅大喜,撤后,大礼,道:“大王圣明,末将敢不尽心竭力筹备周全,一举而下齐国,以报大王!”

    苏焕儒雅一笑,道:“乐将军,请放心后勤补给,枢政院会进一步加强河南郡地军事补给线建设,确保将军的军队无后顾之忧地进军齐国。”

    君臣三人相视大笑。

    汉王凌云志并没有在河南郡过多逗留,君臣三人谈过之后,当天下午就离开了高乐城。

    过河间郡、高阳郡,进入顾郡。

    顾郡由于西枕太行山,由中山区、低山区、丘陵、平原四部分组成,呕夷水贯穿全境,水网遍布,苦陉的苹果、顾城、曲阳的鸭梨、左人的仙桃、丹丘大枣已经形成了规模生产,麦、稻生产更是遍及各县,境内的江河洋淀渔业捕捞业也形成一定规模。

    凌云志对顾郡的农业发展非常满意,巡视完全境他当场对顾郡郡守及各县县令进行了嘉奖,吏部立刻根据汉王的嘉奖令升任各官品级和兑现金币奖赏。汉王奖罚分明地做法对各级官员的触动非常大,真正体现了实绩考核论的实施。

    照例,到达顾城时,汉王凌云志和丞相苏焕巡视了碧龙军团总部,与冷风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

    整个巡视进行了二个多月,行程遍及原燕地、领地,之后大队人马返回都城,这次巡视汉王并没有去大草原。

    返回王城,凌云志立刻召集随行的诸子学宫的农学家、发明创造学宫的农学士们总结这次巡视各地农业发展中的经验和不足,研讨农业发展的分布和方法。

    并适时地将自己整理编撰的农书初稿,拿了出来,发给每位农学专家一份,凌云志望着所有农学专家们看完农书后那混杂着惊叹、崇敬地神色,朗声笑道:“此乃本王草撰而成,希望能对我国农业发展有所裨益。事关强国之本,大家不要客气,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进一步补充完善。”

    一位朴素老者捋须起身道:“大王所著博大精深,蕴意深刻,老夫建议能否让我们静心深研一番,然后再聚而议之?”

    许行,楚国人,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地农学家,门徒众多,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就曾弃儒学农,投入其门下。慕名而投诸子学宫,顿如鱼得水,对农业发展有诸多有益见解,素为汉王所重,建国时因起贡献而被授予爵位。

    凌云志对这位著名的农学大师所言深以为然,笑道:“大师所言甚是,就照大师所建议执行。本王常思,农乃立国之本,自应形成自己的一套学术研讨、研发、传播体系,为此,本王决定成立农业学宫和农学院,大师可否出头领导?”

    斯时,各国虽都重视农业地发展,但农学家在诸子中地位还是非常低的,素不为各国所重,诸学士闻言,纷显激动之色,一起跪拜于地,高声齐呼,“大王圣明,百姓之幸也,天下之幸也,万岁,万岁,万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