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等待哈佛 > 第2章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率领20多位在读博士生考察西译后语重心长地说:“将大楼盖得外表很漂亮的民办院校很多,货真价实地用一流教学设施填满大楼的恐怕就算西译了!”我想,这才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吧!

    “培养复合型人才,许多学校没有学到我们的真经”

    张西译经过十七八年的发展形成了“丁氏理论体系”,您提出了两个培养模式:一个是“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另一个是“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模式,现在很多民办高校都在往这个方向走。那么,西译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和别的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丁祖诒首先要说10多年前我就提出了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你刚才讲的:“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排在第一位的是通过自学考试拿学历的,排在第二位的是拿上岗证。如“外语+专业”就是要拿到外语的自考文凭,如果是“专业+外语”,那就拿这个专业的自考文凭。这两个专业不一样,但都是“双专业”。

    中国高教历来是“单专业”模式,我们就是不信邪,偏要是在“单专业”基础上培养出“双专业”复合实用型的涉外人才。就拿“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来说,前两年你要想办法拿下英语自学考试专科的13门课(如果想拿英语本科学历的还要考11门),两年以后就开始任选第二个专业拓展,如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国际会计、公关文秘、师范或英语纯本等专业。尽管加开了第二专业课程,但是英语的主干课程不断,我们3年的课时量相当于普通高校4年的课时量,加上全住校谢绝走读,还有强制性的早读和晚自习,因此能够实现“双专业”的艰巨任务。第二我们所讲的“双专业”是两个专业地地道道的全部课程。我们讲的“双专业”是指英语专科课程和十几门国际贸易的全部课程再加上办公自动化、网络、wto、书法、礼仪、小卧车驾驶等多门公共技能,这才叫双专业加技能。有些学校蜻蜓点水地在英语专业上加了国际贸易的1~2门课,这叫什么“双专业”?公办高校的英语系加了个秘书学,就能叫涉外文秘专业吗?很多人跟我们学没学到我们的真经。很明显,他们舍不得花钱。多开一门课要多花多少钱呢!我们周课时量达到26~28节,他们有的只开18节。所以说民办院校外表可能都一样,你要看它的周课时量,里边的名堂很多

    张对第一个专业学校是要求学生拿到自考文凭的,那第二个专业学校是做什么要求的?

    丁祖诒就不需要拿文凭啦,拿两个专科文凭并不等于本科。第二个专业开十几门课是为了让他拿到上岗证。比如国际贸易让他拿到全国外销员统考上岗证,国际会计拿会计证,秘书拿秘书证,旅游拿导游证,师范拿教师证。就拿证的课程来说并不需要那么多,比如考导游证只要5门课,但我们仍然开了十几门课,我们开的课程要远远超过上岗证的要求。

    张这样看来西译的学生压力很大,因为课时量大,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严,比较高。

    丁祖诒对,压力比较大。压力不仅来自繁重的课程,也同时来自我们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人为造成的压力。年青人不给一点压力怎能成材?没听说过“棒打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吗?我们当然不会棒打,但严师还是要的。为什么西安地区民办院校有个顺口溜,叫“要学习,到西译”,至于“要想耍”“要恋爱”“要变坏”到哪里,我就不得而知了。很多人向我们学“严”,但不是每个办学者都有“严”的能耐,学生到院长办公室叼根烟他都不敢管,还怎么严?有的办学者舍不得开除害群之马,开除一个就几万块钱没了,他照样也严不起来。我们36900个学生,每年开除它1%,就让99%能潜心学习,有什么不好?1%就是369人,对小学校来讲万万使不得,这叫做“主大欺客,客大欺主”嘛!就管理来说也同样要把“为绝大多数学生的切身利益服务”作为第一信条。

    张我走访了这么多民办大学,和许多校长交谈,看他们的招生简章,发现一种同质化现象:大家都在比规模,比资金投入,比人材的培养方向,包括生源一般都是落榜生。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您认为民办高校将来的竞争核心领域在哪里?

    丁祖诒民办高校的竞争核心还是教学质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品牌。你不能光看校园的外表,也不能光看他自己写的招生简章,更不要轻信他用“将来时”描绘的空中楼阁,沙盘上的绝大多数楼盘纯属子虚乌有,什么“几年后要达到十万人规模”芸芸。你必须看它现在真正的实力,有实力才能有教学质量,尤其是经济实力。你都没钱请好老师上课,没钱添置和更新设备,有的校长成年罕见身影整天忙着躲债,还谈得上什么教学质量?哈佛大学为什么成为品牌呢?人家质量高,有的是钱,人家的学生一出校门就可能是跨国公司的总裁。我认为这一切是以学院的质量为核心的,而质量又是以实力为基础的。

    中国民办大学的总体实力是非常薄弱的。公办大学有国家的大量资金投入,比如211工程。民办大学没有国家的一分钱投入,社会上也没有给民办大学注入过什么资金。我们是把收来的钱全部用来改善教学设施和环境,几乎又全部地还给了学生,没有从中取利中饱私囊!你一旦变成企业投资,那难免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即便投资也是昙花一现,图个初期外壳漂亮,没准羽毛未丰就急于抽回成本。我对企业投资没有兴趣,道不同不相为谋嘛!除非碰到了真为民办教育无私奉献的企业

    第一部分激情勇士丁祖诒(2)

    “西安民办高教尽管有泡沫,但架子搭起来了”

    张那么,您认为西安的民办院校是不是有虚热的现象?

    丁祖诒对,有泡沫和虚热,但除了我们翻译学院。西安的一些发展过快的民办院校几乎都是通过大量举债实现的,这未必不是一条捷径。与此同时,债务和利息的沉重包袱也困扰着这些学校。有的几乎是资不抵债。有的院校银行贷款已经到期,该付息还本了。另一种形式的虚热是“借鸡下蛋”绝少自己的校产,整天拿着租来的土地和别人盖的楼盘沾沾自喜遮人耳目。更有甚者,有的大肆举办什么房地产公司和广告公司什么的,心就不在办学上,其目的就是要将学费节余转移到企业名下沦为个人财产。

    公办大学二级院校变种的民办独立本科风起云涌,人家一出娘胎就混了个本科学历,打的还是一级院校的招牌,对民办院校的威胁非常大。所以民办院校的未知因素太多,隐患太多,除了几棵大树不倒外,中、小树都很难说。

    张您提到时下全国民办高校形成的格局是三足鼎立,西安、北京、江浙。还有个说法提到江西,江西的民办院校发展也很蓬勃。近几年,西安的民校发展很快,被称为“中国民办高教的硅谷”。那么您认为在这个格局当中,最有前景的是哪个区域?

    丁祖诒最有前景的当然还是西安。尽管有泡沫,但是比别人好多了。虽然虚热,但架子搭起来了。别的省架子还没有完全搭起来,没有形成群体优势。西安公办高校多,地价便宜,成本低,周边的生源源源不断,谁能竞争得过陕西呢?再加上西安的学费比较中等,江浙和南方一带学费很贵。

    除了近年来个别企业举办的院校外,北京民办高校的主体并没有发展大面积自有校园和自有校舍,基本上是租赁的格局,主要发展的是走读、业余、函授和全日制的混合格局。这种模式本身就已经落伍了,注定成不了大气候,小打小闹。北京的总体生源薄弱,因为落榜生太少,高中生的就业率却很高。前3年北京市教委曾下过一个文件,大意是不准北京的民办院校在外地招生,这岂不是自杀政策?所以,北京的民办院校一下子被我们西安超过了。第二,他们没有及时发展自有校园和自有校舍,本身生源不足,又一度贻误了到外地招生的契机,所以北京真正规模大的民办院校尚寥寥无几。

    张您怎样看待江西的民办高校发展前景呢?

    丁祖诒江西的蓝天、大宇、渝州,最近又出了个航天,他们收费便宜,有竞争力,也形成了气候。但江西不如西安的原因是身处“闹市”,被浙江、江苏、广东所包围,人家的教育资源比江西多,怎会跑到江西去念它的民办院校?江西本地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它也只能是在自己的地段上,靠低廉的学费大力发展。而陕西呢?它的周边各省都不如陕西,不要说甘宁青新,就连河南、山西、内蒙和安徽的高等教育也非常荒凉,人口又多,他们也看好陕西。陕西是高教大省,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从先天条件来看,江西从事综合性民办高等教育的后劲堪忧,还宜从职业技能教育和短期培训着手,才能独树一帜。

    张我在采访的过程中,民办大学的校长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资金,谈到了学校的造血功能,西译对此有怎样的谋划?

    丁祖诒西译一年能招1万多名新生,有稳定的在校生36900人,我们年收入2个多亿,我们是有积累的。如果我们哪一年停止大规模基建,我们就立即变成富户了。目前感到缺乏资金,是因为我们发展太快,所以贷了一个亿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