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细节决定成败II > 第9章
    在其竞争对手凯玛特的节节败退中,沃尔玛从1988年至1993年的销售额增加了467亿美元,而凯玛特只增加了83亿美元,这也决定了两家企业的命运。

    ○凯玛特(k-mart):从龙头老大走向破产保护

    ·1962年3月在密西根州花园城开张,比沃尔玛早几个月;

    ·1970年,凯玛特在美国零售商中排行老大,销售额是沃尔玛的45倍;

    ·1976年,拥有店铺超过1000家,年销售额84亿美元;

    ·1976年至1990年,凯玛特占据全美第一折扣零售店的地位;

    ·1988年至1993年,凯玛特进军许多关联或不关联的投资领域,凯玛特的销售额仅增加83亿美元,开始显现走下坡路的迹象;

    ·2000年,凯玛特的销售额359亿美元,居全球500强的第84位;(而沃尔玛同年销售额1913亿美元,居500强第2位。)

    ·2001年,凯玛特负债102亿美元,股票狂泻,跌出全球500强;

    ·2002年1月22日,美国第三大零售商凯玛特(k-mart)百货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1990年正是凯玛特走向顶峰的一年,也是它开始下坡的一年,有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在广泛流传:

    1990年凯玛特的一次总结会上,凯玛特的一位高级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身边的上司请示。这位上司不知如何回答,又向上请示:“我不知道,你看着办吧。”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向上询问。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问到总经理帕金那里。这位高级经理回忆说:“真是可笑,没有人发表意见,直到最高领导发话。”

    在同一年创立的沃尔玛和凯玛特,这两个竞争对手经过40年的较量,终于分出了高下。请看下表,正是在每一个细节上凯玛特都略逊于沃尔玛,最终导致了凯玛特悲剧的产生。

    沃尔马与凯玛特细节上的差距

    内容沃尔马凯玛特

    成立时间1962年1962年

    成立地点本顿维尔〔阿肯色州〕花园城〔密歇根州〕

    拥有店铺数量〔2003〕3400家〔本土〕1200家〔海外〕2178家〔本土〕898家〔联营书店〕

    公司排名1970年名不见经传2002年全美第一1970年全美排名第一2002年全美第三,但已申请破产保护

    开店地点选择〔早期〕小社区、小城镇大城市

    经营方针〔中期〕专注于商品经营,做“小买卖”多元化,盲目收购

    经营方针〔后期〕自己与自己较劲,控制各方面开支与沃尔马较劲,公司大“失血”

    客户服务好较差

    价格策略天天低价与沃尔马进行价格战

    货品管理井井有条摆放凌乱

    高科技运营成本低于凯玛特2~2.5%高于沃尔马2~2.5%

    国际市场开拓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市场,2002年全球采购中心设在深圳忽略中国市场

    资金回收率36%〔1994年〕16.1%〔1994年〕

    日常开支占总收入比例15.59%〔1994年〕21.97%〔1994年〕

    广告成本占运营费比例0.4%10.6%

    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例1.3%3.5%

    集中配送率85%50~65%

    供货情况货源充足经常缺货

    商品平均销售价比凯玛特低3.8%比沃尔马高3.8%

    配货运输车队管理自己管理,高效配送外包

    配货时间平均每天一次平均五天一次

    付货款帐期29天45天

    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山姆·沃尔顿

    4、日本汽车与美国汽车的较量

    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普及率居全球首位,每100人平均有约60辆车,目前在全美国有超过1亿辆车在行驶着。美国每年销售新车约1400万辆左右,是全球最庞大的单一汽车市场,所以美国又是全世界汽车业最重要,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美国汽车工业自亨利?福特1907年发明t型车及首创流水线生产方式以来,对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长期的竞争和兼并,美国汽车制造业目前完全由三大汽车公司控制着,它们是通用汽车公司(gereralmotorscorp),福特汽车公司(fordmotorpbany)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corporation),俗称“三巨头”。三巨头在1993年销售额的总和约2857多亿美元,与当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差不多。

    在汽车发展史上,美国汽车业首先以流水作业的生产方式把汽车变成了一项普及性的商品,并打败了汽车发明地的欧洲。20世纪50至70年代初是其黄金发展时期,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省油的日本小型汽车崛起。从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汽车大举打入美国市场,势如破竹,给美国汽车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三巨头”此后便陷入了长期的衰退,1978-1982年,福特汽车销量每年下降47%,1980年出现了34年来第一次亏损(也是当年美国企业史上最大的亏损),从1980-1982的三年间,亏损总额达33亿美元;而克莱斯勒公司濒于破产,通过提起反倾销法案强制日本人“自愿”限制汽车出口数量,方才免于倒闭。美国保持了多年的汽车第一大生产国地位也一度被日本人强占。

    说起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这段历史,有这样一个细节:

    1980年7月份,美国nbc电视台在黄金档时间播出了一个名为“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的电视专题片,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其主题是比较美国与日本的工业。nbc节目主持人说道:日本本国几乎不产原材料,工业原材料的95%依赖进口。这就是说,就天然而言,日本可算是赤贫。而在美国的市场上,到处都是日本的产品,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等不用说,就是你要买把铁锤,也是日本制造。在二战之前,日本人以制造伪劣产品昭著于世,“日本制造”一词成为取笑劣质产品的口头禅。但时至今日,“日本制造”已经是品质优秀的代名词。

    美国是汽车制造的王国,可是这个“是”字要写成过去式。因为,今年日本生产的汽车总和已经超过了美国!主持人把画面镜头切换到了日本的汽车工厂:日本的汽车工厂日夜加班,连周六和周日都不休息,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而美国的汽车工厂呢?画面转向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停工的车间处处可见,街头到处是失业的工人,一片萧条景象。最近听说,美国福特汽车有意替丰田在美国装配汽车。这真是天底下最荒唐的事情,制造汽车的老鼻祖居然沦为装配线!而日本的汽车都销售到哪里去了呢?镜头: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在美国的街头、在停车场,到处都是日本品牌的汽车。记者现场采访:“为什么要买日本汽车?”“日本汽车省油”、“日本汽车质量好又美观”、“日本汽车价廉质优”、“日本车使用方便”、“日本人服务态度好,售后服务质量高,用起来放心”、“美国车耗油,费用高”、“维修不方便”等等。美国的汽车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美国汽车如今是一片打折降价声,但还是斗不过日本。美国的年轻人现在以开日本的小跑车为荣。主持人的语调十分沉重。

    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并以老师姿态自居的美国汽车业,在日本的进逼下,节节败退,以至于不得不动用反倾销法案等其他手段来进行干预。

    比起美国来,日本的汽车生产起步较晚。先让我们看一下日本汽车发展的几个主要数字:

    ·现在作为日本第一大汽车生产厂家的丰田公司1933年底才成立,而且只是作为丰田自动纺织机械制造厂的一个部门。

    ·1937年8月丰田汽车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丰田汽车公司。

    ·1950年,为了学习美国的经验,公司总裁丰田英二专程到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考察了福特公司的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每天能生产7000辆轿车,比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1961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五位。

    ·1965年超过法国居第四位。

    ·1966年超过英国升为第三位。

    ·1968年追上西德居世界第二位。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1990年日本以134868万辆的汽车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那么,后起的日本汽车凭什么能与美国较量呢?凭借着一种精细的精神。

    ○先从市场说起

    1957年,丰田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已达到年产汽车8万辆的生产规模,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常丰田公司多名领导出国考察时,都发现了当时年销售量700万辆的美国汽车市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