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超陆权强国 > 第5节
    李汉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松了口气!不是马贼就好,不是马贼就好,这一大堆的,怕不是有好几百人,可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抵挡得住的,不是就好。

    “李壮士,俺去村外报声信了,你也让大家伙都收起来枪了吧!”

    楼小阳见他收起了枪,这才上前道了一句,见他点了头之后,方才放下了枪,一路小跑的出了村子!

    “二叔…二叔……是俺,牙子。不要开枪……不要开枪……”

    远远的,还能听到村外他的呼喊声!

    “行啦,警戒解除!既然不是马贼,大家都散了吧,通知石头,让他叫个脚力好的,去通知村民们回来吧!”

    将手雷什么的全都重新装好,李汉简单的安排了一下,既然这楼村的事情即将解决了,那么,剩下来的,就该去考虑他如何借助着即将到来的大革命风潮,谋取国家能够真正崛起,走上富强之路的办法了!

    “李壮士,俺给你介绍一下,那边的是俺二叔,还有,这是陆家庄陆老爷的大公子,陆大少爷对你很欣赏,想跟你认识一下!”

    就在李汉收拾好了东西,准备把他的枪械什么的都扔到自己的防弹押运车上去的时候,突然间,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跟马蹄声,是楼小阳,他带着两个骑马的人跟一队约莫十来人的武装家丁到了村口附近!

    “吁~~~,停,你们几个,把马看好了!”

    说话的是个看上去正值壮年的白面汉子,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令他看上去十分的正气,并且长得也算魁梧、怕不是要有一米八上下,当然跟他一比起来就要差上半头了,一身青灰色的长衫看上去令他多了些许文士之风,不过李汉见他扬起手中马缰时不经意间露出的一层厚厚老茧,很显然,是个经常玩枪的汉子!

    “你就是他们口中的李壮士吧?幸会,在下陆俊豪、字华之,听闻李兄使得一手好枪法,碰巧陆某也对着枪术十分精通,有时间倒是希望讨教一番。李兄一直客居外海,这一次怎么想起来回国了呢?”

    在周围的一众村民们眼中,这陆俊豪看上去倒是好像没有架子,翻过了堆在门口的一堆杂物进了村子,便微笑着主动跟他李汉打了声招呼。不过,面对着他伸过来的手,李汉皱了皱眉,这才伸手与他轻握了一下,坦白的说,他不喜欢这个人。原因吗,或许是他那隐藏在平易近人背后的高高在上的语气令他不爽吧。这种不像是在询问反而是在审问下属的语气令他十分不爽,李汉心中冷笑,看来这位主就是方老先生口中的那个陆家大少,也就是那位被格了职的原新军管带了!

    见他问话语气如此不恭,还真当自己是吃他们陆家喝他们陆家的下人了。李汉脸色也淡漠了起来,“久仰陆先生大名,在下李汉,乡野把式一个,哪里敢跟陆先生相提并论,因为刚回国,没有表字!”

    他这话说的虽然隐晦却也讽刺意味十足,身边的一队人没听懂什么意思,但是陆俊豪嘴角猛地一抽,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脸色也变得有些生硬了起来。初次回国、又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久仰大名,摆不是虚假的应付还能是什么?何况他所问的几个问题更是每一个得到答案的,这不是摆明了完全没把他陆家大少放在眼里吗!

    旁人在场,陆俊豪倒是不想让人道一句自己心胸狭隘,不过,冷眼瞧了那李汉一眼,不知道为何的,他突然感觉怎么看都瞧他不顺眼,眼珠一眼,顿时心中来了主意,张口询问道:“陆某见李小哥器宇不凡,加之之前也曾听闻李兄使得一手好枪法,百米之外毙敌更是不在话下,当真是佩服、佩服。现如今这朝廷正是用人之时,李兄应该也知道这邻省武昌新军作乱,此危机时刻,当是朝廷用人之时,刚巧我陆家也算在这涪陵地界之上有点能量,不若李兄便屈膝来我陆家当个教练官如何,陆某保证,不出三五天,必要那为害这涪陵地界的义庄马贼除名,到时候在下必保举李兄成为纸坊巡防营的管带,不知李兄意下如何?”

    李汉冷笑,这可是赤裸裸的跟自己炫耀自己的出身以及陆家在这江夏地界上的影响力了。不过,他还真当自己就会被这一个小小的纸坊、甚至江夏、武汉困住了吗?“陆先生当真是谬赞了,在下这点庄家把式哪能跟您这位曾经的新军管带相比,李某见那身后一队队的家丁个个都是精悍不凡,显然必是经过阁下之手一手调教出来的,想来再不过三五个月,必能赶上新军之流。这管带之位,怕是除去了先生以外,再没有人更加合适了!李某祖籍四川,不过甲午年间就随父母移居花旗国,前些时日父母染病去世之后这才动身回国,准备回那故居重庆暂居,之所以会来到这里,完全是路上误了方向、记过迷失了路而已,怕是要让先生失望了…”

    这话说得倒是没有之前一句话中讽刺意味十足了,盖因他也想明白了,反正这个小地方他也不会停留多久的,原本就打算帮助楼村解决了义庄跟奎盛,他就要离开这里,前去寻找自己的强国之路的,现在对方竟然已经夸口接下了这剿灭义庄的脏活儿,难道他李汉还要哭着抢着傻13一般的再给抢回来吗!所以,当下便感觉与他斗嘴实属无趣,也就熄了争斗之心了!

    不过,他心里却是倒是对面前的这位被暂时革去了管带之职的年轻军官来了几分兴趣,之前听方老爷子提起此人乃是成都府编练的新军管带之时,他就是开始怀疑是什么原因,让朝廷罢免了一位‘高学历’的新官管带,仔细思考了一番,似乎…似乎就只有一点可能了,那就是此人与会党走进或干脆就同情革命党人,当然了也不排除此人于‘保路同志会’走进,因此也没必要因为对方的一点性格问题闹得很僵!

    对方显然也是聪明人,一瞧出了没了说话的意思,他陆俊豪也是性格高傲之人,自然不会去做什么热恋贴人家冷屁股的事情。当下陆俊豪便指挥者手下的家丁把他们之前堆在门口的杂物一一移开,好方便村外的数百家丁进来!做完了这一切之后,刚好见到了村西方,一队队的村民们回村的身影,领头的正是方老先生跟他的孙女还有几个年岁古稀的老人…

    第一卷 燃自武昌的革命之火 第十二章 离开

    “如此说来,小哥儿已经打定了离开的主意了?”

    方先生有些失望的看了一眼正在整理装备的李汉,脸上遗憾尽露无疑,“也罢,老夫早就瞧出小哥儿实属人中龙凤一般的人物,让你留在咱们纸坊镇倒是耽搁了你的前程了,唉…”

    “呵呵,老先生快别这么说,快别这么说。在下也瞧见了,这陆家大少带来的家丁个个都是久经训练的,比之寻常州府的巡防还要强上三分,尤其是其全副装备俄式水连珠步枪(1891型莫辛-纳甘步枪),除去实战经验稍微有些不足之外,素质完全不是义庄的那帮马贼所能媲美的,有他出面,相信以后这义庄也会收敛很多!”

    当然李汉话也没说全,那就是没怎么见过血的家丁完全跟杀人如麻的马贼不是一个档次,就算装备好了一些,真要正面冲突起来,先不提马贼上马冲锋了起来,陆家庄的那帮只有两挺轻机枪的家丁能够拼成什么样,坦白说,那就要看陆俊豪的指挥能力了!

    “能够当上新军管带的,这个年代若没喝过洋墨水或者毕业于陆军学堂,几乎没有可能!想来他陆俊豪的指挥能力应该不是很差吧!”

    心中有些不太确定,不过,在他想来,那傲气十足的陆家大少应该有些本事才是,所以心中已经打定了离去的主意了!

    手上掂起五条刚刚缴获的崭新俄国莫辛-纳甘步枪逐一检查了一遍,又将数百发子弹整齐的摆放在放入包里,所有缴获的家伙中,他只要了这五条莫辛-纳甘步枪跟那把勃朗宁m1911手枪留作备用,还有不少的子弹,剩下的全留给了村民们,这样即便是再有马贼来袭,只要不是数十近百人的一起出动,想来村民们也有了自保的能力了!这也是他虽然不放心陆家的家丁武装,却仍准备离开的原因。

    做完了这些之后,李汉抬头见到方老先生脸上一丝愁思至今没有消去,皱眉思考了一下,便明白了这位之前令那高傲的陆俊豪也表现的有些沉谨的老人在担心些什么了。看他们之间交谈的样子似乎很熟,那么,对于对方的性格他不可能一点都不了解,如此便说的过去了。正是因为太了解对方的性子了,所以,他才怕那陆俊豪中了奎盛的诡计,到时陆家庄再失去了他,无疑在这江夏地界之上,他奎盛的义庄就真成了无冕之王了,到时候惨得一定少不了像他们楼村这样庇护于陆家之后的小村落。

    “放心吧,方老,李某不是失信之人,等会我会先去他义庄打探一下,就算他们陆家庄不去对付奎盛,我也会趁黑摸进去结果了他。对付百余人的马队我可能没有陆家那般能耐,但是趁黑、趁乱的干掉几个人,相信没人比我更擅长了!我这一手枪术可不是白练的,何况,我有手段能够令自己在黑夜里打枪也一样不受影响!”

    脸上闪过一丝自信,李汉昂声对着老人说道,他跟这楼村也算是有缘了!穿越之后来的第一个村庄,所以,也不想自己的一段回忆就被一帮马贼给毁掉了。

    老人果然还是受了他的影响,听他自信的话语,加上也曾见过他的枪法,点了点头,面上闪过一丝微笑。

    “罢了,小哥儿,量力而为吧!差点忘了,小哥事了之后就要回那重庆老家了吧。老夫与那现任巴县知县——段宗秀早年交情颇深,加上他与现任重庆府知府乃是八拜之交,你可携带我的这封亲笔函文与他,此时朝廷正是用人之季,我已在信中为你力保重庆巡防管带之职,即便不能与你,也必许你一官半职!这里还有两幅老夫珍藏多年的字画,那重庆府台钮伯元乃文雅之士,素好山水之画、名人字帖,你且带上它们,必能保你马到功成!”

    深叹了一口气,方老先生自墙角的某隐蔽处掀开一处木板,从木板下的一处洞穴中取出两个软香锦盒包裹住的字画,硬塞进了他的手中,见李汉一愣,似乎想要开口拒绝,老人赶忙阻止,“小哥儿,你也看到了,我这糟老头子如今也算是活到头了,还要这些东西有何用,不提你救了我拿苦命的孙儿,便是只看你这一副侠肝义胆,我便也要为你保了一份前程。拿去……拿去,那钮伯元与我先前不曾见过面,所以谈不上什么交情。况且他与老赵大人不属于一系,若是没有这两幅字画,当真难以打通他之门路,即便我那知交与你走动,也只能讨个生僻的门路,却是白白耽误了你的前程。所以,拿去拿去…切记不可莽撞顶撞了两位大人,还有你之发辫也是一个难事,我这里有一条刚刚从村里师傅那里讨来的假辫子。你若进了城,务必装上假辫,否则当会引起二人不喜……去吧…去吧…”

    看得出来,老人的确是为了他好,里面的条条道道,都分明与他理了个清楚,话中欣赏与遗憾之意表露无遗,显然对他十分看重!

    “…老先生的好意李某心领了,不过李汉虽然要回重庆老家,但也不打算去当什么官儿,不过还是要谢过老先生的美意了…”

    心中委实感慨万千,李汉也没有想到仅仅是举手之劳,这老先生便记住了他的恩,一直寻思着想要报答了他。不过,这份好意他只能心领了,这大清朝可就要倒下来了,还要他一个满清朝廷的身份有何用。不过,李汉并没有说谎,他祖籍便是四川重庆,求学之时在老师讲述当年的国家与世界近代史的时候,他还特别拜托自己那个就职于某陆军学院的少校老爸帮他搞了一套军方院校编纂的内参四川近代史来看,对于这近代的四川发展,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的军事、势力,更是所知甚详。

    他之前经过半个多钟头的回忆,终于确定了自己将要走的路子,那就是若要成事必要拿下四川。找遍了脑海中有关清末辛亥革命那段时间的记忆之后,发现了辛亥革命前后最容易让一个根基薄弱之人成功掌握的省份只有两处——新疆与四川,其他地方不是朝廷跟北洋的传统势力范围,便是南方革命党人一窝子混在一起的省份,看看熊秉坤那样的武昌起义的大功臣吧,起义之中他便成为了独领一军作战的将领,可是战后呢也不过是被随便的给了个第五协的协统领之衔,半年后改变为第五旅的少将旅长。但却完全被排挤出了武汉军政府,反倒是黎元洪之流的投降分子彻底的掌握了湖北大权,甚至还不如其他同盟会的一些没出多少力的所谓革命元勋。

    人家尚且如此,先不说他就算侥幸的在这即将到来的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中拿下一个省来组建未来夺取全国的势力,就算是他得到了之后,还得面对省内满清遗老贵族的反扑以及南方革命党人的束缚,更需要面临周围环绕势力的敌视与觊觎,劳心费神不说、还要受到各方势力的掣肘,一个不小心,兴许不但自己小命不保,还要失去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省份跟新中国崛起的希望,所以,他是需要万万小心的!

    思来想去的,就只有新疆跟四川两个省份最符合他迅速占领并将之转化为根据地的要求了!先说新疆吧,新疆地处国家边境,不但矿藏仿佛,更兼面积广阔,不过由于距离中原过远,所以无论是即将阴谋取代满清朝廷的北洋、还是南方会党,于此处的实力都明显不足,加上新疆虽然面积几乎等于国家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但是所编新军就只有个三十五协,历史上的迪化起义若不是因为革命党中出现叛徒导致新军中的一些倾向于革命的进步军官被当时的新疆巡抚袁大化提前抓扑了,兴许1912年初在南京组建的临时政府成员又要多出一省了!

    不过,新疆虽然比起他所选择的四川优势明显,却也拥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不足、民族成分居多、加上外有强邻沙俄虎视眈眈,虽然容易拿下,却很难真正将它建设成工业基地,而没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他就难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尽量争取在一战前结束国内的割据与混乱局面,争取尽可能的自那一战所产生的高达300-3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中谋求一块蛋糕。只有真正的借助了此时的一战东风,才能初步的完成国家的轻工业化改造,跻身世界工业国之林。

    相比新疆,四川虽然不如新疆那般容易拿下,却也是他的最佳选择。第一,穿越前就是四川人的他由于曾对家乡的历史做过一番了解,现在已经能够依稀的记得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诸势力。第二,此时的四川并未拥有着与它地位相仿的军事实力,清末满清朝廷训练新军时,四川获得16、17、18三镇的名额,但是至朝廷灭亡时,真正练成的新军却只有第十七镇,还因英人觊觎西藏而常年驻扎康定与拉萨,可以说省内除去数目不菲但却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巡防营、巡警营(旧清兵营、八旗绿营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兵力,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九月的保路运动中,满清朝廷还要从那邻省的湖北、陕西、甘肃调兵入川,镇压爱国革命者的原因。

    何况此时的四川虽然工业实力不敌东南沿海,好歹经在历史上留下了累累骂名的赵尔丰兄弟还有之前几位总督多年得苦心经营,也算是打下了一些薄弱的工业基础,勉强能够跻身进全国十大工业强省,川东拥有便利的铁路、水运优势,川北铁路基础也很不错。尤其是其富足的人力资源,作为清末的人口第一大省、近五千万的川人劳动力加上四川天府之国的独特地理位置,足够他在两三年之内,初步的完成工业改造了!

    不过四川的劣势也十分明显,省内地势多有险峻,民族成分复杂外加民众几乎七成以上都跟袍哥势力有牵连,虽说一旦给他掌握了四川,好处大大的,但是这些劣势势必在几年后成为制约发展的掣肘。不过,他最终还是要回到四川去的,但是以什么身份回去、又该怎么回去,他心中已经依稀的有了些想法了,剩下的、剩下的便是准备……

    根本没有去接老先生的锦盒,方老爷子原本还想看口,但是见他面上表情坚定,眼睛不自觉的扫过他的顶上头发,顿时脸色一暗便不再说话了!

    跟他道了声别,也没有再去惊扰此时正在村长家中询问情况的陆家大少,李汉将他的东西搬上了车之后,便在方老先生跟他的孙女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没有惊扰任何人的悄然驶出了村子,离开了…

    目标,正是纸坊镇所在的东南方向!

    第一卷 燃自武昌的革命之火 第十三章 义庄(上)

    夜幕徐徐的落下了,整个纸坊镇上也因为江夏县老爷下午刚刚接到的武昌府的戒严函文而下令早早闭了城门,城内原本应该拥拥嚷嚷的走号客、遛鸟人也都没了影子,镇上到处是紧闭着的门户。大街上除了那更夫跟夜号的巡防,镇上少有吆喝之声,便是那寻常人来人往的烟花之地、也少了不少龟公、老鸨夸张的招呼之声,或许除了烟馆之外,其他地方都感受到了现今省内糜烂的局势,这大清占据了汉人数百年的江山,要丢了…

    这镇上大老爷们感觉惶惶不安,却也完全影响不到一个人的心情,这不,纸坊镇南郊五里外的义庄,此刻那正是骂声笑语、吆喝冲天,在那近百盏巨大的灯笼照耀之下,宛若一座小城般的义庄此时也随着夜晚跟外出征税人员的到来而逐渐变得热闹起来,或许对于曾经马贼出身的奎盛跟他的义庄来说,夜晚是他们一天收获的开始…

    “奎爷英明,自从弟兄们跟着您被朝廷招安了之后,许了一营巡防管带的位子,咱们现在在这纸坊镇得地界之上,谁人见了不得给上三分面子,就算是他县官老爷如何,一箱银子抬过去,还是不是咱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哈哈,痛快…痛快,可比那天天钻鸟山林舒服的多了…”

    相比较义庄外围左右前三大庭院中,冲天的火光与邀酒之声,此时的义庄正殿——忠义堂中无疑要冷清了不少,因为堂内除去殿中央高坐于猛虎皮之上的壮汉——奎盛之外,殿内就只有8个壮汉,跟几个身着红丝下人服装的婢女,其中的一个眼眶中虽然已经充满了泪水,但是脸上却挂着僵硬的笑意,被一个正在拍着奎盛马屁的刀疤脸搂在怀中,他的手更是不规矩伸进来小婢的亵衣之中,正在大笑着放肆着!

    大殿内其他几人都知他的性子,也见怪不怪的或喝水或两两交首低声交谈,好似没有看到一般!

    这八人正是奎盛手下的八大金刚,在这江夏地界之上,骂名不比他奎盛低多少,若论起凶残程度了,只怕其中还有几人更在其上。

    奎爷、奎盛是个高壮的中年汉子,这些年的打拼,风里来雨里去,不是面对官军的追剿,就是需要应付其他马贼的敌意,有时候甚至还要跟各地的地主家的家丁斗上一回儿,如此的经历,早就令他原本高瘦的身材变得魁硕起来。见那大殿之上,他还没有开口,那个怀中正搂着一个小婢调戏的汉子便率先拍了个马屁,不过,奎盛脸上表情非但没有一丝得意,反而隐晦的皱了皱眉头。

    “你们几个,都下去吧!记得把门带上!”

    示意殿内的几个婢女出去,那个被那最先开口的刀疤脸搂在怀里的小婢原本绝望的脸上顿时来了几分精神,她挣扎着猛地挣开了汉子的怀抱,衣饰不整的她胸口露出了好大的一抹雪白,似乎望去原来胸前的肚兜已被那刀疤脸解了去,此时正拿在手中闻着肚兜上的香气。

    “是,老爷…”

    几个小婢赶忙出了大殿,不过临走之间还是为在座的几人各换了一杯水,方才掩门而出!

    “账房处已经把这个月的收入都统计出来了…都传传看一下,然后…还有什么话说吗?”

    放下手中的茶杯,奎盛脸上挂上了一丝冷笑,拿起摆在他旁边的一个账本,哗的一下扔给了离他最近的一个正在大口吃着旁边桌上糕点的汉子。

    那汉子本还没有在意呢,只是当他漫不经心的翻开了奎盛扔过来的那本账本之后小看了几眼,顿时脸上表情变得古怪了起来,像是不敢确定一般,从头至尾的快速翻了一遍,这才将它递给了旁边的另一人,低下头去默默无语了!

    “怎么样,老二。你跟我时间最长,看出来了什么没?”

    奎盛闷哼一声,脸上冷笑更盛。

    “这…”

    账本在殿内一众人的手中转了一圈之后,再一次回到了奎盛的手中,但是面对着奎盛的追问,却没有一人敢接口,因为,他们都发现了,这一次眼前的这位从不喜形于色的奎爷是真的怒了!

    “老二的三队本月上交银两6238两、布匹120卷、快枪30条、良马3匹,比上月少了六成…”

    “虎头的四队本月上交银两6180两、布匹115卷、快枪30条、良马4匹,比上月少了五成半…”

    “禾子的五队本月上交银两5831两、布匹120卷、快枪25条、良马2匹,比上月少了六成…”

    “你毒老虎的五队本月上交银两6310两、布匹85卷、快枪20条、良马0匹,比上月少了五成半…”

    “还有你泥鳅的六队本月上交银两5780两、布匹100卷、快枪25条、良马2匹,比上月少了六成半…”

    “哼,你王三也给我耍小点子了,本月上交银两7280两、布匹130卷、快枪30条、良马5匹,比上月少了四成半…”

    “小言是最近才进来的,少了点也就罢了…但是,刀疤…我把陆家最肥的几个村子都安排给了你,瞧瞧你给我交的是什么成绩,银两8430两、布匹120卷、快枪50条、良马5匹,比上月少了七成半…刀疤,能给我解释下原因吗?哼!”

    奎盛脸上寒意大盛,最近他也听到手下风声了,似乎有些人呐,觉得自己手上的实力足了,翅膀硬了,开始对他屁股下面的虎皮来了兴趣了。尤其是不少人都在传他独吞下了赵家数百年库存的银子,令最近一段时间来,义庄私底下的气氛变得古怪起来…

    他口中的刀疤正是那个之前调戏小婢的刀疤脸。奎盛这些时日以来对他不满可不是一点两点了,这义庄里的数百弟兄,谁人不知道这庄内的小婢都是他的私人物品,手下八大金刚中,除了他这个以前老龙头(奎盛岳父)的义子之外,还有谁敢在他面前放肆。

    向他奎盛也算待他不薄,他手下的八大金刚中独独他刀疤一人的马队人数超过三百人,纸坊附近的数得上号的富贵地界,七成以上都扔给了他,而他倒好,不但带头修改了上交7成的规矩,更是私底下大肆拉拢手下,现如今,跟在他身边的人只怕有五六百之众了吧!已经到来威胁到他的地步了!

    对于手下这帮越来越猖狂的马贼们,他知道对于马贼们来说,实力才是别人效忠的关键。所以,对于这些明显就在刀疤脸跟他之间摇摆不定的手下,虽然他恨不得一个个的全给拉出去毙了,但也要等到他解决了刀疤之后。

    “一只眼怎么还没消息,该不是被刀疤给偷偷做了吧?”

    脸上寒意更重,奎盛目光死死的锁住了刀疤脸,几个月前的一次与这横行江夏地界上的另一帮马贼冲突的时候,他唯一的心腹,也是被他派去监视刀疤的原八队的首领意外的丢了性命,没了办法,他这才小红心找了几个机灵点的小厮,其中就包括一只眼塞进了刀疤脸的手下去,这段时间来他都表现的不错,虽然只帮他从刀疤手下拉拢了一个小队,却从没出过差错,从刀疤那里传来了不少有用的消息。

    之前刀疤碍于他的实力不必自己,加上他也知道,八队的那件事情做的有点过火了,所以,对于他把手下塞进自己的队伍里也保持了默认态度。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一定不会找他茬了,先是私下接触马家合子、接着又吞了自己点名给他的小黄庄,他刀疤耐不住性子想要除掉一只眼也不是不可能,不然,怎么可能到了现在,他都还没回来跟自己汇报消息。

    第一卷 燃自武昌的革命之火 第十四章 义庄(下)

    “……这,奎爷。不是弟兄们不努力,实在是最近一段时间,先是西南王家、再就是陆家、刘家,这江夏县最有实力的三家都加紧了戒备。他们哪一家里可都是有几百号的家丁,虽然比不上之前被咱们给灭了的赵家,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现在,弟兄们不敢单独行动不说,也不敢跑远了,就是唯恐在路上让人给堵了,到时候死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尸体被人扔到哪里去了…”

    刀疤倒也算的上是一号人物,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实力比之奎盛还差了不是一点两点,别人或许还只是在猜测那件事,但是他却是通过某些手段,知晓得一清二楚。所以,只是眼珠一转的,他就率先开了口叫冤,反正那帮子跟他一样私底下吞了不少银子的家伙可能会跳出来支持他的。

    “还有那帮子凶人,前天咱们在新滩的烟馆被砸了,东湖的燕春楼最近也总是有人过去寻事,红帮的那帮人的胆子随着新军离了武汉变得越来越大,咱们现在的买卖不好做啊…”

    “是啊…是啊,奎爷。弟兄们最近些日子的工作可真不好做呐……”

    “正是…正是…”

    “没错……”

    果然如刀疤所想的那样,这边他才刚刚跳了出来,剩下的几个显然心中有鬼之人也纷纷跳将了出来,张嘴便是喊冤。

    “哼~~~”奎盛冷哼一声,心道信你们才怪,不过有道是法不责众,何况此时的他正因为私吞了整个赵家的数百年积蓄,闹得手下一干兄弟怀疑,刀疤又妄图取而代之之时。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顿时和缓了些许,比起他之所得,这些不过毛毛雨而已。

    “嘭嘭~~”

    就在他刚连上放缓,准备开口的时候,大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

    “谁…进来!”

    奎盛知道,下人们若是没有急事绝对不可能在他们聚会的时候前来打扰,所以,一旦来敲门,必是急事。

    “许是一只眼那厮回来了吧…”想到他吩咐一只眼去做的事情,他就稍微安了点心,回来就好。

    “奎爷…是我,三子。情况有点不太妙…咱们之前派了一个马队的弟兄往东北方向去巡视的,刚刚那边传来了一阵枪声,很密集,少说也要有几十杆枪的火力…”

    剩下的就不用说了,屋子里的几人都不是傻子,他话里的意思顿时就都明白过来了!

    “有人来找咱们义庄的麻烦…”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分不清是嘲讽还是什么,“刀疤,你带一队弟兄过去瞧一瞧是那一家活的不耐烦了…若是红帮的人,抓个活口…”

    “是,奎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