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超陆权强国 > 第126节
    却不想几人还没到,他便出了事情!

    三人中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即便是年龄最小的那个背景也不可小瞧,他叫黄宗庆、字子男,别看年龄是三人中最小的一个,但是只要亮出站在他背后的那人,同盟会内多少大佬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因为他的族叔正是南洋糖王——黄仲涵,此时的糖王虽然还没有借助着一战之风彻底坐实自己的‘糖王’之名,也没有后世‘一亿美元大亨’的倾世之财,但是身价也已经达到了千万之巨,几乎比的上大清国一年一般的财政收入了。而他本人也毕业于美国可纳尼亚商学院,不仅是一位意志坚定的革命志士,目前也在帮助糖王打理旗下国内的一些实业,是同盟会最大的捐助者之一。

    “只是,均室兄,咱们该如何进去还是个麻烦事情,瞧那外面的阵势,若没有个借口,怕是见不到那位大帅吧?!”

    两人交谈黄宗庆一直插不上嘴,黄宗庆好不容易找准了机会,方才插进了一句话,他努了努嘴示意二人看向实枪核弹审查严密的军政府办公处,询问两人该如何才好!

    他哪想到,他这话一开口,略显未老先衰的易均室就笑着摇了摇头,“还要找什么理由?呐,这不是最好的借口吗?”

    到底是老江湖,他伸手指着不远处墙拐角上贴着的一张告示,原来已经想到了借口了!

    “哈哈,原来如此。均室兄妙哉,倒是十分和你胃口!”

    冯自由抬头一看顿时合掌大笑,你当为何,原来易均室手指指的地方不是别处,乃是一处军政府贴出的招募告示,明说了军政府要办一张报纸,需要招募几员编辑,易均室不同于其他两人,他乃是潜江人士,原本回国就是打算投效革命的,没想到陪着冯自由去江西、湖南走了一趟,再回到家乡的时候,满清鞑子的统治早就被推翻了,心里也确实动了在这离家乡不远的地方找份工作,一来报纸什么的他最拿手,二来也能为军政府、为革命大业尽一份力。

    冯自由与他相交甚久,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性格,当下也是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如此就祝均室兄事业有成,呵呵,兴许不久后咱们的铁血十八星旗就能插遍全天下了!”

    易均室乐得微眯着眼睛,笑道:“同喜同喜,到时当真是我中华之幸、天下之幸!”

    几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如今临时改成军政府办公处的大院前。见士兵走了过来,易均室没等他们说话便开了口:“几位民军兄弟,易某前来应聘这报纸主编之位,还请帮忙为易某通报一声!”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军服

    “大帅当真雄才大略,短短不过几日便已扭转省内之局势,不但覆灭了荆州八旗跟南下清军更是拿下半个鄂省,他日必将登鼎耳革、封王拜侯!”

    一双美眸闪烁这说不出的神情,赵诗嫣很是淑女的端坐在屋内一侧,配上美玉一般的肌肤、一张被造物主万般宠爱雕刻的绝美面颊,宛若仙子临尘、洛神降世一般,又好像一副出自上古大师之手的绝美画卷。

    那副美态直叫李汉看得鼻息粗重了一阵,深吸了一口气强叫自己低下头去盯着桌上光化那边刚刚发过来的电报,半响才抑住了内心的冲动,心中暗叫一声‘祸水红颜’,这临近正午不请自来赵家四小姐年芳不过十五六又不施粉黛,浑身上下便散发着如此诱人的魅力,果然应了古人的一句话——倾国倾城、祸水红颜。

    “小姐说笑了,三军将士用命、革命士气正足,能在短短几天之内平定省内局势却在意料之中,不足小姐一句称赞!”

    李汉摇了摇头没有接受他的称赞,他知晓这段时间国内之大势,自己所行所作不过投机取巧罢了,真正检测军政府实力的第六镇最近几日在信阳蠢蠢欲动。

    根据情报司安排在信阳的情报官传回来的情报,第六镇已经开始清点辎重了,显然这几日先是陕西、湖南响应革命,昨日又有九江起义,天下短短半月之内竟有四省同反,紫禁城里的那些个‘爷’们怕是真得坐不住了,形势已经由不得摄政王再与袁世凯讨价还价,一帮子觉罗氏的宗贵们已经忍不住要向摄政王载沣逼宫了,料及以他那么软的性子,最迟三五日便要向袁世凯妥协,到时候真正残酷的两个月就要开始了!

    不仅是武昌三镇,他将鄂中、鄂北成功连到了一起,刚巧组成了一道防线,防止清军自河南南下进攻湖北军政府的防线,这也是为什么这两日眼见鄂中突然发力连连攻城陷地之后,武昌止住了其他动作的原因,情报司到现在都还没能找到重伤逃走的李济臣的下落,没准真给他命大的将消息传到了武昌那边。

    若不是他李汉如今至少能够牵制南下清军四分之一的力量,李汉实在想不到捏着他把柄的一帮恨不能夺了他手上兵权的老狐狸们会坐观他在鄂省内扩大影响力。

    他的手指轻点在刚刚送到的电报上,很显然心情不错。事实上入住鄂中之后,他便在马荣成、李东来两人的帮助下,完成了一副不小的棋局,而鄂北那边也是在那个时候落下的棋子,只不过当时情报司是因为实力不足,只好将重心落在了襄阳以北的地区,不想却歪打正着,反而跟光化那边的江湖会、革命党联系上了!

    革命军光化分军政府成立了,他派去的人除了程先生另有要职之外,其余几人都进了军政府,甚至掌握去了军政府一半的兵权。

    他的疑心太重了,重到或许除了自己,其他人都不敢相信的地步。自然不相信光化那边的几句空话,这乱世还是手中有兵才是王道!

    当然了,也可能是他真的多心了!

    站起了身来,赵诗嫣这次前来拜访,并没有带着他那位形影不离的老奴,只带上了几个家丁,一同带来的还有几套已经做好的军服,其中还有两套为他制作的将军军服,李汉之前忙着处理光化那边的任务,这一做完了,自然也就有了事情,过来看看自己的新军服!

    “嗯,做的不错!”

    拿起其中一件方才制成的田野灰色的军服,李汉先是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很快便隐去了,开口称赞了一声。

    看得出来赵家技术不错,也做得很认真,用的是坚固呢为布料,不但柔软有弹性,而且经久耐磨,算是这个年代不错的一种制作军装的布料了,并且样式都是严格按照他依托二战德国军装而改良后的样图制作的,极尽了磅礴大气与华丽美感。尤其他的那两套将军军服,小姑娘更是很费了些心思,在原本该镶着鹰的图案出找师傅为他用金丝镶出了两条盘龙,看上去更显霸气。

    就连他看过了之后都忍不住脱掉了如今身上的那套新军将官军服,换上了这套刚刚送来的将军军服!

    “赵家果然技术了得,不错,不错!”

    李汉赞了一声,微微活动了下身子,发现这套将军服他穿起来竟然分外的合身,丝毫不显半点胖大或不适,而赵家根本没跟他量过自己的尺寸、腰围,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种可能了!面前这位少女有着过人的眼力,只接触了几次,就把他的身高、尺寸把握的差不多了!

    “大帅还满意吧!”

    听他连连夸奖,赵诗嫣显然脸上欢喜,美眸含波扫来。

    李汉点头,指了指自己领口的扣子:“真难为你们了,这么小的也能雕刻成功!”

    纳粹将军服的领口处扣子雕刻的是‘卐’标志,他之前也只是提醒一下将这里的纽扣上雕刻上铁血十八星,没想到赵家竟然真得雕刻上了,加上了这标志之后,整套将军服便更显大气磅礴,就连那赵家小姐也是抬头看了他两眼之后脸上便飞起两朵红晕,瞧见他没注意之后很快便低下了头去,不敢再看他了!

    “不错,不错…赵家如今做出了多少套军装?”

    德安府的几家百年裁缝联合了几家相熟的纺织厂,这小半个月来已经做出了三千多件军装,不过所用的布料却是稍差一点的粗呢,只有军官服才用的‘坚固呢’,一看之下顿时高下立分,令他有了接完这一批之后便将全部订单交给赵家,由赵家负责供应军政府所需的军装、服饰!

    给自己装备上武装带之后,李汉唯一有些不适应的便是右胸口前的穗带,不过这些并不影响他的着装!带了那同样将鹰饰变成了盘龙的军帽,可惜屋内没有镜子让他自己看一看,不过只看两个警卫的眼神,他便知道这套军装没白做,成功了!

    “哒哒哒!”

    刚要跟赵家小姐反应一下右肩膀上有些磨人的时候,门外突然出现了敲门声,李汉眉头一抖,“什么事情!”

    “大帅,军政府外有三人求见,说是前来应聘报纸主编,您吩咐过若是有人前来应聘,一定要亲自接见的,属下特别过来请示一下!”

    门外传来一个士兵的声音。

    李汉脸上一喜,连忙说道:“快,快请三人进来!”

    他早有动了要组建一个咽喉报纸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没找到负责的主编,以至于机器送到了许久,都不曾有动作,如今有人前来应聘当真是上天助之。

    “是!”

    那士兵赶忙跑出去请几人进来了!

    “大帅既然来了访客,诗嫣不便与此打扰,还请大帅恕罪…诗嫣先行告辞了!”

    赵诗嫣面上明显有些失落,李汉看她表情便知道她肯定有事,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出口罢了,不过他若接待客人,这里确实不适合留下一个女眷,何况这赵诗嫣也不是他的家眷,只好点头应下。

    “如此却是有些遗憾,我来送送小姐吧!”

    “请!”

    他方才将赵诗嫣送出了屋子,就听到院外有了脚步声,只得停了下来:“客人已经到来了,真是十分抱歉。赵家的这批军服我十分满意,日后若是不出现其他的差错,军政府的军服订单将全部安排在赵家订做,赵小姐真不考虑一下将机械、工厂搬运到我鄂中来吗?两地一跑光是运费便是一笔巨额数字!”

    赵诗嫣刚要开口,就看到士兵领着三个年龄都不大的人走了进来,张了张嘴只好作罢,“大帅还是先招待几位先生吧,有关军服的事情,诗嫣下次再来拜访!”

    “稍等,来人,去陈副官处调一队人马,护送赵小姐回去,顺便听从赵小姐的安排,将已经完成的军服搬运回来!赵小姐请恕李某得罪,不远送了!”

    “大帅请自便!”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中国之声

    “几位先生是前来应聘主编的吧?方才故人来访多有怠慢,请里面坐,咱们慢慢聊!”

    送走了赵家四小姐,李汉回过神来自己打量被那士兵迎进来的三人,顿时眼睛一亮,这三人秀光内敛、个个身上书卷气息十足,偏偏目光神动不似一般死读书的愚书生一般,尤其是其中那个带着眼睛的男子跟另一个有着娃娃脸的白面年轻人,两人估摸年龄与他相仿、估计应该是远渡重洋留学方才归来,却没有丝毫傲人之气。至于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眉宇之间孕着一股傲气,不是年少得志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这种人他见得多了。知道其若是没受过挫折根本目中无人,所以心中熄了招揽之心,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另外两人身上了!

    李汉打量三人的时候,三人同样也在打量着他。

    只见他雄姿英发、健硕魁梧,一对鹰目之中说不出的英气,独掌一军半月,他的身上自有一股领军一方的诸侯之气,一身方才换上的新式将军军服更是衬托的他格外夺目,三人一见心中几乎同时感慨“好一个领军一方、征伐天下的年轻大帅”、“天下竟有这般雄伟的奇男儿”,这半月来他们形成遍及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省一地,见过的傲人之主多不胜数,唯独脑中思量了半天,却找不出一个如他一般浑身散发着浓郁自信与威势的年轻大帅。

    对于李汉的信息,几人在上海的时候便知道了一些,当然,都是李汉自己派人传播出去的老三样。自国外归国,如今这般局面几乎是他赤手空拳打出来的,在几人心中自然要比依附一方会众夺得一城起义的豪杰们能力要大得多!

    李汉招呼几人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一入门几人顿时眼睛一亮,齐齐被屋内的张巨大的桌子,准确的说是桌子上的东西所吸引。只见上面赫然摆放着众多石膏、木块雕刻的建筑、城池拼凑成的一副沙盘,正是李汉委托省内匠师耗费五天之功才弄出来的,为平时推演军事之用!

    沙盘规划的乃是省内之军事,如今却被遍布的红、蓝、黑、黄四色分成了四块,即代表着红色的武昌三镇,附近团团被代表着鞑子朝廷的黄色所包围,两色缠绕之间分布着数座城池,显然正处于争夺之中。

    而另一块蓝黄缠绕的区域则位于沙盘中标着宜昌城的地方,蓝色代表着宜昌分军政府,黄色则是宜都至当阳一线被困的清兵,西有宜昌觊觎、北有鄂中军政府伺机而动,便是那清军指挥都统恒龄麾下还有五千兵士,早已没了回天之力。灭亡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遍观省内之局势,最大的一块当是起于湖南湖北两省交界,过鄂中、至鄂北,几乎占去了省内三分之一繁华地区以及一半以上领土的黑色,不消说,它代表的自然就是如今正气势如虹的鄂中分军政府。

    “几位不必拘束,请坐!来人,通知厨房准备茶水…”

    “是!”

    请几人入了屋子坐下之后,他方才开了口询问道:“我观几位先生均是十分不凡,却不晓得是哪位先生前来应聘军政府即将组建的报刊主编?我这将要组建的‘中国之声’非是一般之报纸,一来是为向民众、地方乡绅名流宣扬我革命之政见、国外宪政国家之闻;二来也有监督军政府之职责,起事这半月来我深感心力不足,有不少会党、甚至革命党人变了心思,感觉举义已经成功便自以‘革命功臣’自居,不想不图上进,反而收受各地贿赂、沦为祸乱一方的贼人之保护伞。说来惭愧,前几日我方才逮捕、判决了巡防营的十几人,不少还是我从武昌带出来的老革命,着实让我痛心不已。革命尚未成功便有众多我革命者沦陷在敌人的糖衣炮弹之下,我实难想象这其他地区是不是还有更多,所以便动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一来可组建一份报纸为我革命广为宣传知识,二来也可行使代民监督一方之责,拷问军政府之政策,我国内到底官本等级实行了几千年,民智未开很难仓促传播国外的先进思想。估计一时之间民众心中‘民不与官斗’、‘不谈国策、国事’还要大行其道,军政府的有些政策便是出了问题,也断难在短时间之内发现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他收了声细管三人面上表情,却是第一个便将那眉宇之间傲气浮动的少年排出了出去,这般年纪最是容易犯错,太过傲气并不是什么好事!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细细品味一番他方才说过的话,初时还没什么,不多久之后,易均室、冯自由两人面上隐隐有了一丝明悟,只听冯自由感慨道:“大帅当真非常人也,这般年轻见地却堪比圣贤,我初时心中还有些不服气,听闻大帅一段话,顿时明悟了许多东西。确实,如今革命尚未成功,的确就有不少意志不坚定的革命者变了心思。”

    他是心中想到了湖南的局势,长沙起义成功后,当即成立了以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的“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宣告了湖南革命政权的建立。与此同时,不少在军政府中未获得实权的革命党人却勾结起了立宪派。他们首先迫使焦、陈同意,成立了参议院,举谭延闓为院长;接着又在都督府设立民政、军政两部,分由谭延闓、黄鸾鸣为部长,革命尚未成功内里便已经埋下了内斗的种子,日后免不了又是一份厮杀、争斗!

    易均室同样点头叹气,他不喜党争,但本人却是出身寒苦,因此更对李汉口中的‘民智未开’、‘民不与官斗’、‘不谈国策、国事’了解甚多,若果不是这些年来鞑子朝廷逐渐加重了税收压迫民意、真正迫使人民大众活不下去了。只怕便是有一干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也断难创造如今这一副大好局面。

    他心中隐隐对能说出这番、瞧出这般状况的李汉多了几分好感,直言说道:“冯兄跟黄小兄弟不过陪我前来罢了,不日将赶往武昌。敝姓易、大帅可称我为易均室,曾在国外的几分革命报刊上做过编辑,对于报业所涉杂物多少有些了解,虽然比不过我旁边这冯兄!”

    冯自由客套两句,他乃是孙中山钦点的机要秘书,眼看孙先生即将回国了,他忙完了此间的事物势必要赶赴上海迎接孙先生,顺便将这半月来自己遍游四省一地所遇的事情与他交代一番。

    两人听他之前那番话都对他第一印象不错,发现果然传闻不可全信,至少说他飞扬跋扈这一条就说不通,因此交谈之间气氛倒是融洽,易均室很快便应下了就任鄂中军政府即将组建发行的报纸‘中国之声’的主编。

    三人交谈融洽,却少了一个声音,正是那黄宗庆。他几次都要开口却给冯自由拦了下来,就怕他年少气盛、又口无遮拦加上历练不足恶了这位领军一方不属同盟会的年轻大帅,到时候不但得罪了如今正是风头一时无两的鄂中军政府,他若要强留下黄宗庆,免不了的两人还要夹在中间为难,又给同盟会得罪了大金主南洋糖王。

    不过两人遮着掩着,到底却让他心中越来越烦闷,瞅准了三人交谈之间的一个空隙机会,冷不丁的突然开口询问道:“敢问大帅,这京山原本不是刘副都督管辖吗?两位先生与他乃是故交,这次前来也是接了他的邀请?不知大帅可否通知他一声,就说故人来访,希望与他交流一番!”

    冯自由二人眉头一皱,到底还是没能拦住他。不过心中却是微微担心了起来,他这话里可是韵味十足。

    李汉显然也品出来了,倒是有些诧异的看了这个小年轻一眼,不知道他这么冲的语气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没做犹豫便果断的回复了他:“这位小兄弟想必是才来省内吧?不知道也是应该的!”

    见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他面上微微闪过一丝遗憾,说道:“京山刘帅我素来仰慕已久,可叹几位是他好友,恐怕却也再难相见了!几日前清军协统刘温玉买通了刘帅坐下民军一个标统,他暗中在县内酒楼之中埋下了大量的火药,然后劝说县内名流设宴款待刘帅,于宴会中点燃了火药,刘帅他……哎……我也是第二日才听说了京山变故,又闻说清军南下,方才率兵西进,重新夺回了已被清军拿下的京山后想帮他收敛尸骨都不可得!各位来的时候想必应该看到了吧,城中士兵均是实枪核弹不敢有半点松懈,便是因为这京山方才拿下不久,某深恐城中还有隐藏的清军潜伏杀手!”

    “什么?”

    三人均被他的话惊得无语,其中尤以冯自由面上悲戚最甚,刘家乃是京山富户,刘英虽是共进会元老,却也在同盟会颇有威望,平时对于会内贫困子弟多有捐助。何况冯自由与他乃是至交好友,听到他如此悲惨之下场,哪能不心中悲戚。

    易均室二人有些担心的看他一眼,就连李汉也感觉自己甚是虚伪的关切道了一句:“先生还请节哀,刘帅英年早逝乃是我革命党之一大损失…只是自革命以来每每有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才打出了如今这一副有利局面,还望先生节哀!”

    他心中多少有些愧疚,为了尽快拿下京山,这里面情报司出了不少的力。比如全云南所用之火药,就是情报司转了几手之后流入他手中的,俱是军用的大威力黄色火药。

    见那冯自由还不说话,叹了口气,李汉招来一个警卫:“准备些香烛、瓜果,带几位先生去爆炸遗址看看吧,也快到了午餐时间了,等会安排几位先生去军政府食堂,我与几人一同用餐!”

    “是,大帅!”

    听他好心嘱咐,冯自由面上多少有些感激,抱拳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口来,三人放下了行李,一同随着那警卫离了去!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全云南

    几人走了之后,李汉也没能休息多久。

    几乎是前脚后脚的事情,张梅生便一脸严肃的捏着几份东西赶了过来。

    李东来已经被他安排回了应城,那里才是他的老巢,如今正是多事之秋省内震荡,因此老家需要一员狠将坐镇。相比较张梅生,李东来处理政务的确不行,不过要说起镇压中枢,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这几日处理完了京山这边的事情之后,他便要回归应城坐镇,昨天刚刚接到汉口租界来的电报,货物已经成功运达了汉口,最迟三五日便能抵达仙桃。

    洋人那边卡尔也透过情报司安插的情报人员传过来一封电报,说是到时候会有几位先生陪他同来,字里之间无不显示与他同来的几人身份不一般。

    这背后的意思令他皱眉之余也是松了口气,看样子他又有的忙碌了。

    张梅生给他留在了身边,有他这个老江湖在,他算是彻底从一群繁杂的政务之中解脱了出来。

    李汉有心像后世的各国一样组建一个智囊团,他一个人到底智力有限,遍观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雄主,那个敢说自己一生没有出现了半点差错,一个人即使再伟大,智慧也无法媲美千百个大脑智慧火花的碰撞。

    没错,李汉的确有想法组建一个高级智库。

    这个智库需要招募众多的有着丰富官场经验的失落政客、军事专家、经济学者甚至文人学者都需要。可惜他如今麾下可堪使用的能够称得上智囊的,也就只有张梅生一个了,参谋团到底都只能算是上过几年私塾,最好的也不过上了两年陆军小学堂,专业知识的不足让他们现在只能跑跑腿、打打下手还行,没看到马荣成如今都要归在第三标协统何进的麾下当个副职吗?若不是他这段时间自学了些军事指挥等方面的知识,一向谨慎的李汉根本不敢让他领军一方的!

    “是先生啊,有什么事情吗?”

    张梅生严肃的点了点头,“大帅,全云南已经招供了,快跟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