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超陆权强国 > 第170节
    三营大部分士兵都是湖北人,豫人治鄂本就多有偏见,又因为前番动乱导致几位河南巡防营出身的军官对于第三营的看管甚为严厉,动不动就是体罚责骂,第三营不少士兵心中都极有怨气。

    因此,待刘化欧拿着张锡元的腰牌通过了营地外把守的士兵之后,很快得便说服了第三营的士兵们,解除了守备的武装之后,稍稍耽搁一阵清点,共计获得士兵快四百余众。

    待他点上了几人任命为各队队官之后,又挑选了不少未暴露的文学社的同志担任了这一营的各棚,一行人便按照计划在他带领下分两拨往军械库赶去。

    时间就在这焦急的等待之中很快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

    此时正站在南城墙上焦急走来走去的唐正芳麾下的那个督队官心中别提有多紧张了。

    虽然他已经关闭了关门,并且严令城墙之上的士兵们小心警戒,不过自从一刻钟之前,远方传来一阵持续了几分钟的隆隆炮声响起之后,他的一颗心就一直噗通的跳个不停,一直没办法停下来。

    “怎么这么吗?大人他们怎么还没回信?”

    约莫在炮声方才响起之后他便立刻派了一人前往西大营报信了,只是那人一去之后便没了下文,到现在都不见回来。

    眼看着这一刻钟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如何不叫他心中担忧呢!

    “会不会关内出现了什么事情了?大人他们……”

    脑海中猛地闪过了几个人影,赫然正是方才入城不久的刘化欧等人。他的心中突然一紧,隐隐感觉城中可能有变,只是很快的这个念头就被打消掉了,原因无它,因为有士兵来报,城中开过来一大批人马,领头的几人之中正有自家大人跟城中另外一部自河南开来的巡防营管带。

    瞧见这一部差不多有一个旗队的人马,甚至他还看到了几挺小炮、机枪被推在队伍之中,一路行来显得杀气腾腾的,只是那督队官看到自家大人走在队伍最前面时一时疏忽,倒也没有察觉到这一队人有哪里不对了!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六十一章 争分夺秒(上)

    没敢让唐正芳走上城楼上,那督队官便率先下来城楼,来到他跟另一位管带的面前,躬身就要参拜!

    “卑职见过两位大人!卑职惶恐,惊扰了几位大人聚会,皆因一刻钟之前,南方东重方向传来炮声阵阵,如今虽已停了下来,但是卑职方才派出细作几人快马赶去查看,至今还未有消息传来!”

    看到两位大人被一群部下簇拥着,来到了自己面前,那督队官赶紧迎了上去,心中却暗暗有些诧异,城中几营巡防都不是正规军出身,哪里来的今天这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

    心中这样想着,不过两位大人就在面前,他自然不敢暗自非议,一直低着头等待两位大人回话!

    却不想,他两人还未开口,两人身边看似护卫的一队人中顿时冲出两人,在大家还未来得及反应之前,一把手枪便抵在了他的胸口之上了。

    “别动!”

    “这……大人……这是作何?”

    那督队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连连挣扎着反问道。

    附近的士兵都注意到了这里的动静,只是一面是自家管带,一面乃是负责他们这一旗队的督队官,当下面上一阵犹豫不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

    趁他们这一瞬间的犹豫,几门被推来的小炮炮口微微扬起,正对准了城墙上的几排守军,借着唐正芳‘带来’的那一队新军快速的登上了城墙,在大家伙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瞬间将枪口对准了他们,大声喝道:“都别动,把枪放下!”

    说的是湖北方言,这群河南兵并不算陌生,当下那督队官脸上也是反应了过来,口中有些结巴,颤颤的说道:“你们……你们是三营……!”

    “没错!”

    唐正芳身旁的一人突然开了口笑道:“唐管带,如今整个武胜关的所有军官都被我们控制住了,北门也已经被我们接管了,你还是识相一点,快叫你的人放下武器吧,我们也不会为难你。方才的炮声你都听到了吧,如今军政府的大军已经抵达关外不远,军政府接管武胜关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了。”

    说话的正是刘化欧,由他亲自提着把枪抵在唐正芳的腰间,只要他稍微有点犹豫,就要开枪当场结果了他。

    那督队官立即反应过来,倒吸一口冷气,同时也停止了挣扎,惊道:“造……造反了……你们是革命军!”

    刘化欧点了点头,吩咐道:“唐管带,念在大家都是汉家子孙,没必要为了鞑子朝廷效命,致我等兄弟骨肉相残,叫弟兄们放弃抵抗吧。”

    守城的这百多号人,想不到竟然出现这样的变化,面对此等劣势,当下有几个骨子较软的便噗通丢了手上的武器,受了他们的影响,一会功夫就有十数人丢了武器投降,显然主帅被擒军心失散。

    唐正芳见状,知道势不可为,长叹一声,认命道:“是唐某对不起各位,弟兄们,不要抵抗了,丢下武器投降革命军吧。”

    原本还有些想要反抗之人听他这么一说,顿时也没了抵抗之心,纷纷丢下来手中的武器,让出了武胜关南门的防务。

    不久后一队队不在抵抗的河南巡防营的士兵在第三营的看守之下被押送到了西大营内看守,那里还有不少跟他们一样被胁迫的清将下令解除了抵抗的几营士兵们,而所有的军官们都被另择了一处地方安置。

    等待城中两千多守军的命运就只有被彻底打乱了编制重新编练。

    这几营河南巡防营虽然没有多少战斗力,但是总比方才征召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新兵要强的多,因此,李汉早就将目标对准了他们,就等着大军赶到,彻底打乱接管这几营编制!

    武胜关终于被拿下来的消息传到李汉耳里,已经是晚上八点以后的事了。

    此时他方才脱去了身上的军装,约莫一个小时前城中巡防在北区一处发现几个形迹可疑之人。巡防喝止几人停下接受检查之时,竟然有一人抢先开了一枪,结果引动半个城区的巡防围捕,终于在付出了六人死、九人伤的代价,当场击毙了三个、抓住了一个,还有两人给逃掉了。

    不过他对此却并不是十分担心了,原因无它,早就因为中午的暗杀李汉之时憋了一肚子火气的卢三亲自出动,跟随那两人一路追去,虽然至今还没消息传回来,不过李汉相信以他的本事,即便是追不上两人,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就被发现的!

    得知了武胜关那边终于有电报拍过来了,李汉顿时兴奋的连饭都来不及用,便匆忙的将安抚民心的工作交给了副官陈天祥,赶回指挥部坐镇。

    季雨霖终于还是在清军之前拿下了武胜关,在刘化欧、孙国权等人的配合之下,他的第八标基本上可谓是未损一兵一卒便拿下了武胜关,接管了这一座雄关的防备。

    趁着如今李纯一部还未抵达武胜关,一门门随着第八标一同被运抵武胜关的重炮被架在城墙之上,同样地关内两千多被俘的河南巡防营士兵则在大军的看管之下加固关内城防。

    由于军政府北上的突然性,加上孙国安、刘化欧等两路合作,助军政府快速的拿下了雄关——武胜关,季雨霖得知关内未走失一兵一卒,而南下的李纯部极有可能还不知道武胜关被夺的消息之后定下了一个略有些冒险的计划,并将它如实的写在电报之中发来请示。

    他竟然想趁机打一个伏击战,借李纯部还不知道武胜关被夺的消息,趁夜色伏击南下清军。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很冒险。因为武胜关内如今军政府真正掌握的大军不足两千五百人,剩余还要两千之众的被解除了武装打乱编制的清军降兵,而这时一个不查,季雨霖部所要面临的便是损兵折将,甚至可能危及武胜关城防!

    不过,这个计划他也却是心动了!

    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左右走动思考了一阵之后,他最终还是敲下了这个计划,同意了季雨霖的计划。不过他也在回电之中多处提醒小心,可见心中的紧张。

    呼来士兵将电报送到后院电报处让他们发回去之后,他又开始为襄阳那边的战况担忧了起来。

    谷城防线的战局已经陷入僵滞,第一夜的清军虽说一个照面便击溃了张国荃的第十一标,不过也在十一标的拼死阻击之下损失惨重,加上渡江之时的损失,以及李秀昂的第十二标在狄家山的阻击,北路聚集与光化县内的清军邹洪明部损失惨重,已去三、四千清军,这一日来的几次强攻谷城都表现的明显后劲不足,尤其是在第三协赶到之后更是收缩了进攻,全力固守光化县城;不过相较之谷城那边的战况,襄阳的马荣成却是陷入了苦战之中。比起老将张怀芝,马荣成便是依仗雄城襄阳,也是陷入了苦战之中,完全被压制在了下风,勉强只有招架之力。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六十二章 争分夺秒(下)

    他到底是文职军官,对于战局的把握跟指挥差之何进、季雨霖等甚远,下午甚至差点被清军潜伏在城中的探子诈开了襄阳城城门,一番手忙脚乱、付出了不少死伤才将这一波清军的强攻打退。小半个城墙区附近都是密密麻麻的弹痕,甚至清军还调用了几门重炮攻城,导致城中多有失火之处,令陷入围城困境之中的襄阳城中民心隐隐不稳。

    不过马荣成虽然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不过他却谨记李汉的提议,死守襄阳城。只待张怀芝部不耐要挥军进攻他处之时,方才派出一营出城牵制,待他回头便赶回城中,虽然中途被老谋深算的张怀芝趁机设下圈套引远了一些距离打掉了他的半个营,却也勉强将张怀芝的主力落在了襄阳府内,不叫他西望谷城、东看随州!

    当然,襄阳那边的局势虽然危险却并不是他现在最担心的地方,他如今最担心的反而是北上夺取平靖关的第一标跟第四标四千多人,方才刚从季雨霖处得到的消息,据被俘的清将透露,信阳南下的清军马继增部正同样督率两个标的人马赶赴平靖关。信阳至平靖关的距离虽然比之县城至平靖关要多出不少路程,不过平靖关此时也在清军手中,那里虽然只有一营清军把守,但是占据地利,对方完全能够多坚守四五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第一混成协若是不能在马继增部赶来之前拿下平靖关,等到他的两个标入了城之后,不但军政府再也没有趁机拿下这一座与武胜关齐名的省界重镇,甚至第一混成协也有可能在两部的合计之下惨遭损失!

    不夸张的说,如今的第一混成协就是再跟清军打一场争分夺秒的战争!陈穆坤若是不能在马继增赶至增援前拿下毫无防备的平靖关,那么,敌人反应过来之后可就是一场很难打赢的恶战了!

    处理完手上刚刚从各地发回来的战报,李汉面色阴沉不定的独自呆在自己的办公室之内,视线却死死落在了面前的省内地图之上,似乎生了根一般,偶尔从谷城、襄阳一线移向武胜关方向,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落在平靖关处,虽然一直没有其他的动作,但是屋内死寂一般的压抑气氛无不显示他此刻心中的担忧!

    而这个时候,陈穆坤第一混成协已经趁着天色逐渐黑去疾行北上,他们如今正停留在一处郊外,稍作休整后,继续赶往豫鄂两省交界的平靖关。

    第一混成协的组建乃是李汉临时起意,陈穆坤的指挥能力他心中有数,就跟之前的张炳乾一样,没有经历荆州之战前,他根本不放心以第二标为骨干组建第二协。所幸大战之中张炳乾获得了快速的成长,他方才被任命为第二协的协统,如今不但坐镇雄城荆州、为军政府镇压一方地域,还肩负着训练新兵、随时准备支援北线的艰巨任务!

    李汉本想再磨练磨练陈穆坤再放他出来独掌一军的,奈何战事不等人,加上他手上的确没有合适掌军的将领了,而第四标如今却是新收、又没有指挥,战事惟恐出现纰漏,这才临时将第一标跟第四标凑在一起,由暂时由他指挥,也算是磨练的一种吧!

    第四标的战斗力有待考验,不过好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接受过训练,加上军政府重新为其配备了武器,火力已经只比第一、二、三标稍差一些,算一算两部合计四千人马强攻平靖关,而且又是趁敌不备,任务并不是非常艰难。至于会在他们赶至平靖关处几个多小时候抵达的清军马继增部,只要第一混成协能够趁机拿下平靖关,依仗着这座雄关的庇护,便是敌人再多一倍的人马,他们也能坚守几日甚至半月保证不失。

    “报告,据放缓的后营队来报,自出城后便跟踪我们的十数尾巴,已经被全部清除!”

    趁着天还未完全黑透,陈穆坤正在研究如何拿下平靖关,便有下面的军官来报。

    “很好,命令探子将搜索范围扩大至十里,严格保证不叫清军提前发现我等行动!”

    “是!”

    “对了,指挥部发来了敌人的最新军情了吗?”

    “报告,指挥部刚刚发来电报,已经确定信阳南下清军第二路乃马继增部二标,目标与我等一致。考虑到路程跟道路问题,马继增部行军速度将慢于我等二至三个小时后抵达平靖关”

    “什么?这倒是个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了!”

    陈穆坤虽然心中有所猜测,不过当真听到那南下的清军一路目标正是他们现在要夺取的雄关——平靖关之时,难压心中的惊乱。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立即道:“命令第一混成协所有督队官(第四标因陈征之故,编制略与军政府不同)、连长以上军官,到我这里集合!”

    “是!”

    很快他这附近便围满了第一协内一标跟四标的大小数十位军官。

    这是被任命第一混成协协统之后,陈穆坤地第一次正式全体军议会,加上此时大军正要北上夺关,因此大部分的军官都在心中猜测,可能军事行动就要开始了。

    “诸位!”陈穆坤一身新式军装,华丽大气的军装将他衬托的极为不凡。虽然他没有李汉的那种魄力,但是平淡无奇的言语之中却也中气十足:“我们此行便是为了为军政府夺下雄关——平靖关,我想大家都明白我们此战的艰巨之处。我们共面临三大困难,第一,那便是这方才经历了大雨之后泥泞难行的道路;第二,便是要尽快赶到平靖关、趁守军不备之时强攻拿下平靖关;第三,想必各位还不清楚,方才收到指挥部的电报,武胜关已经被我们拿下,但是却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清将马继增率与我们相仿的两个标合计三千五百之众的兵力正在赶赴平靖关,若是我们不能尽快拿下平靖关,一旦马继增部清军反应了过来,那么第一混成协不但再没有机会拿下武胜关,甚至第一协也会因此陷入危难之中!”

    “局势对我等严重不利,因此,我决定等士兵们用过干粮之后,咱们立即急行军赶路,争取在一个小时内赶至平靖关附近,然后稍作休整之后便强攻平靖关,务必要赶在马继增部赶至之前,阻击歼灭关内守军!”

    陈穆坤此命令一出,只有少数几位军官点头应和,其余皆是面上犹豫不决,这一路泥泞的约莫还有三十里之远,第一混成协如何能在一个小时之内赶到呢?

    而且第一协便是准时赶到了地方,恐怕还有体力作战的就只有少少的一些,休息?他口中的休息应该不会超过一刻钟,只是这么点时间与立刻投入战斗有何不同?届时体力消耗严重地战士们,如何能立即展开战斗?

    陈穆坤似乎明白一些军官的心思,接着道,“诸位,如今到了考研咱们的时候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不但要在清军马继增部抵达平靖关前赶至,还要迅速攻下雄关——平靖关。另外留给我们的战斗时间非常紧凑,只有一个多小时,最多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因为咱们这边的战事一旦打响了,马继增部很快就会派来援军。所以,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平靖关!争取比南下清军更快抵达。”

    “时间,就是我们夺取胜利地关键!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争。我不希望在这次急行军中,出现任何掉队和受伤的情况。尤其是随后将要肩负着攻城重任的重炮营,你们断不能有失,挺清楚了没有?我们是第一混成协!我们必须捍卫军政府第一这个编制的头衔!”

    “是!”所有军官立正大喝。

    “是!”

    陈穆坤掏出怀表看了眼道,“再休息五分钟,命令全军加紧准备,五分钟之后,全军出动赶赴平靖关!”

    “是!”

    泥泞的道路给北上夺关的陈穆坤部带来了不便,于此同时,已经收拾了行囊南下的马继增所部官兵也开始叫苦不迭了起来。

    前几日的阴雨,应山那边下的还只是小雨,但是信阳却是一日……比一日要大,到了第三日也就是二十七日,信阳府内的各处河流、沟渠可都被越下越大的中雨溢满,29日虽说放晴了一日,但几日来连绵的雨水带来的道路泥泞,又岂是一日能够曝晒、晾干的,因此这一路南下的清军没少遭罪,几乎是趟着泥泞一路前进。

    随着鞋上积攒了越来越多的泥巴,一行清军的脚步越来越重,不时的周围噗通一声响,原来有士兵没有站稳跌倒在了泥泞之中,顿时就被地上的脏泥汁沾湿了衣服贴在身上,粘了吧唧的,别提多难受了。

    “大人,让弟兄们歇歇吧,您看这一路方才刚刚下过雨,到处都是泥巴、水坑的,走不了几步大家伙脚上沾得都是泥巴,根本走不动那!”

    马继增乃王士珍的亲信,对着周围冲耳的抱怨之声,一路只得假装没有听见,只是催促着大军不断加快速度,虽然,这速度好像越来越慢了。

    “歇歇?你们以为本帅不想吗?应城昨日夜就传来电报,鄂中乱党大部队出现调动情况,因为鄂中方面的有意遮掩,因此还不清楚对方出动了多少人马?什么时间北上?是不是已经北上?这一段时间来,鄂中接连捣毁了我朝廷派遣的几波探子设立的据点,结果导致咱们一直很难收集到有关鄂中乱党的消息。导致信阳完全失去了他们的影踪!不知道他们的主力如今是不是已经北上,并且抵达了应山县内!”

    马继增也不喜欢在这种鬼天气里行军,他虽然骑在马上,但是这一路泥泞的说不上哪里就有一个陷人的坑洞,这不,才不过短短二十多里的路程,他麾下的战马已经换了两匹,其中一匹被水沟给崴了蹄子,而另外一个则是被扎坏了脚掌,害他跌落进了泥坑里,结果跟一群士兵一样,半个身子上沾得都是肮脏的泥巴!

    他脸上虽不耐,但到底自己也想休息一阵,边走边眺望前方雾蒙蒙的村庄,半天才压制住了停下休息的念头,继续道,“这个时刻,我们不能疏忽大意!因为鄂中的乱党极有可能已经抵达了应山县内布防了,未免给他留出时间经营防势,日后损失更多的儿郎们。所以我们要加快点速度才行!传令全军,加强警戒。必须在午夜前赶至平靖关,才可休息!”

    “是!”

    被他拒绝的果断,这一下不但一群清兵士气更加低糜,甚至连他身边的几个军官声音都小了不少,无奈的应了一声,下去通告军令了!

    雨天之后的泥泞给双方之间的行军都是带来了不便,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南边应山县内因为雨势较小,加上提前半天停雨,因此这会儿地面虽然还是有些松软泥泞,却不如北边那般难行,因此陈穆坤的急行军命令下了下去之后,大军开拔之后的速度明显比马继增他们要快不少。

    “来人!”陈穆坤甩了甩鞋上的泥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大声喊道。

    “到!”

    “这里离平靖关还有多远?”

    “报告,这里已经入了大龟山地界。算来离平靖关还有十几里路!”

    十几里路?

    陈穆坤从旁边一个士兵手中接过火把,趁机翻开怀表看了眼时间,已是八点一刻。因为天空浓云密布,光线已经逐渐昏暗!

    “速度还是差一些,先锋第一营抵达平靖关外五里准备了没有?探子还没传来消息吗?”

    “报告,方才刚传回来的消息,未免引起平靖关那边的注意,先锋第一营不敢点亮火把行军,因此大概还有十分钟左右才能抵达平靖关外五里休整。另外已经按照大人的命令派出了探子摸黑打探平靖关那边的情况了,只是还未传回任何消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