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超陆权强国 > 第357节
    董山,失陷已成定局!

    相比之已经打响的信阳战役,河南另一路战役却比预计晚了一些。约莫在信阳战役打响了几个小时后,天已经是大晌午了,第八师这边才在马荣成的指挥之下经过了连夜的行军,前头部队已经基本冲入南阳境内,沿路击溃了数股河南守军。

    此时,距离南阳城尚有不足十五里,冲的最快的却是新近归属第八师指挥的一个坦克营,准确说是战车营。因为坦克这个词语至今还未诞生,而作为率先使用了坦克这种先进陆军武器的国家,中国有资格为这种武器命名。于是李汉大笔一挥,直接书上了‘战车’这个简洁明要的名字。

    “大帅他老人家总算是想到咱们,终于可以离开四川了……”一个压低了的声音抒发出了某种被压抑了许久的快意。

    “可不是,我是第一批调往四川培训的。去年四月就到了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待就是整整一年,除了每天识字、学习就是体能训练,一开始没那么多油,三五天才能拉出来开这大家伙转悠一圈,嘿……这一会可总算是到了咱们露脸的时候了!”另一个声音嘀咕几句,是个脸上涂满了机油的年轻人。

    “就是故障太多了,幸好培训的时候有学过修理!”一个鼻音浓重的年轻人接了一句。

    旁边另一人从停靠在不远的六轮卡车上拎下来一桶汽油,“这见鬼的东西真是油老虎,咱们这一路跑得飞快,可已经添了五回汽油了!”

    队伍中有说有笑的,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到了北军十二师的眼皮子底下一样。

    这个队伍是由九辆卡车跟三十二辆规格不一的战车组成,编制李汉完全照搬的后世共和国的陆军编制。即一个战车排是3辆战车,一个战车连是3个战车排加1辆连长车共10辆,一个战车营是3个战车连加2营务车共32辆,一个战车团是3个战车营加2辆团务车共98辆。到目前为止,以军政府现在的根基穷一年之力也不过组建了两个战车团,不提战车团的成员要学会驾驶,要精通通讯、维修,要识字、要懂得机器设备的使用,要会装投弹、要懂得看经纬度跟天位分辨方向等等,几乎每一个战车团士兵的培训周期最少也要达到半年,光是花费便足够培养一个班甚至更多的普通步兵了。

    不过虽然心痛,李汉却知道这战车乃是未来陆军的主要武器之一,更是衡量一个国家陆上霸权的基石,所以军政府一直都没放松对战车的制造跟战车士兵的培训。

    李汉曾经考虑过继续隐藏战车这一利器,不过随着一战的临近,他忽然心中又有了新的想法了。底牌攥在手上一直没人知道并不是防贼最好的方法,更好的方法乃是让惦记你家产的贼知道你家里喂了只会咬人的凶恶看门犬,想偷你东西时才会因为有顾虑而迟疑、而忌惮。

    何况英国国内已经早早有了设计坦克的方案了,虽然隶属英国陆军的发明家兼战地记者厄内斯特·斯温顿这位坦克之父已经倒在了军政府海外暗杀团的手中,福斯特有限公司(一家英国本土拖拉机公司,历史上制造了第一批英国坦克)也遭遇了调查局在英国资本的阻击而步履维艰。不过英国陆军部早早已经有了制造一种陆地军事武器的想法了,并且在这个世界第一强国国内,不乏拥有此类想法的其他发明家。可以说尽管李汉根据后世的资料加调查局收集的一些情报提前清除了一批欧美科学家跟发明家,但估计等到一战在欧洲大陆的军事行动受挫之后,欧洲一些国家内又该有声音提议制造战车了。

    与其被动等人,李汉更愿意将局势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战待近,若不好好利用手上这一利器为自己谋夺更多的利益,他这个政客两年来的学习都算是白学了。

    也因此,无论是基于在最短时间内摧毁袁世凯所掌握的力量,还是待价而沽,被他遮掩了这么久的底牌都到了该亮出来的时候了。

    军政府如今拥有的两个战车团,李汉调了一支往陕西,另一支则是经铁路跟水运运往襄阳,山西跟河南将是他计划中战车的第一个试验场!

    “好啦,都别墨迹了。这一次营长让停下来是让咱们检查一下战车、补给燃油,可不是让你们打诨、聊天的!”

    从旁边停着的一辆连长车旁漏出一个人头来,不悦的训斥了一句。

    “连长,咱们也不也是实在在车上被颠的受不了,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别磨蹭了,方才卡车队那边说了,后面的战车二、三营距离我们只有不足十里了。大部队跟咱们现在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该做准备了!”

    训斥完众人,连长掏出怀表看了眼时间,“我们比预计晚了一个多小时,不过总算是搭建好了这一处临时飞机停驻点。营长已经给后面的大部队拍电报了,各自分散开警戒,等后面我们的航空中队到来,我们将是第一波对南阳发动攻击的主力!”

    正说话呢,战车营的营长走了过来,“十二师不知道我们的实力,很可能会派兵过来试探我们,全体都有,三分钟内结束休整!”

    随着营长的一声令下,从各处战车后钻出来数十身影,战车内也陆续下来了不少人,不过大家并没有列队,而是直接奔着前后的战车排列整齐,以方便在第一时间进入战车内。

    看着各排逐渐集合起来,营长把几个连长单招到一旁,掏出一份作战地图对着众人说道:“这一次可是我们战车部队的首战,所以诸位可别嫌我罗嗦,有些嘱咐趁现在还有些时间,我还要再多罗嗦几遍。根据情报南阳驻守北军第十二师一个师,前头十五里就是十二师的阵地,我们战车营将在航空中队之后作为作战主力投入战斗。信阳那边第十师已经打开了局面,根据新收到的消息,董山战场已经进入扫尾,我们的兄弟部队第十师已经朝着信阳城大踏步的前进了。团长下了死命令,咱们战车团这一年来躲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接受苦训该到见成果的时候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零九章 雷霆(5)

    “轰隆隆!”

    天空之上传来的轰隆飞机发动机声不知道惊飞了多少飞鸟,尽管这个干冷的季节里北国的天空中飞鸟尚不显得多见,不过方才长官方才匆忙带着一队人下来巡视,提到了湖北李汉部已经起兵造反的消息。在十二师守军的惶惶不安之中,随后没几个小时先后传来信阳已经打了起来跟邓县遭遇护国、军袭击的消息。

    邓县地处豫、鄂、陕交界,素有“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赵倜此人好歹当年也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末官至姜桂题武卫左军总兵、河北镇总兵,虽说还在用老思想指挥十二师,但能力也不是完全没有。自他被调往南阳镇守豫南道之后,便第一时间往邓县调拨了一个步兵团并配置了一个炮营,主要就是为了防备湖北这边。只可惜在航空中队的轰炸之下,几乎是一个照面,没等到后面的步兵跟战车团跟上,十二师的部队便在空袭中损失了大半之后狼狈逃出了邓县,一路往南阳逃窜。

    随着他们带来了邓县失陷的不利消息,南阳十二师一阵不安的躁动,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护国、军,首当其冲的他们并不知道能不能在来自天空中那种无法反抗的敌人攻击之下守住豫南。

    十二师的小战士陈光保就是这众多不安士兵中的一员,事实上,一条手臂上还绑着绷带的他是刚从邓县逃回来的溃兵之一。他们团长因为丢掉了豫西门户邓县,虽然逃回了南阳,却也被大为震怒的赵倜直接绑走当着众军面枪毙了。那一刻,似乎愤怒加惶恐不安的赵倜也忘记了,那团长正是他的心腹兼一房姨太太的表哥。

    从邓县逃回来的溃军很快被打散了,陈光保跟百十名只受了一点轻伤的士兵被安排到了新的编制,他们已经进入阵地,种种迹象都表明了护国、军很快便会抵达南阳,对豫南地区发动总攻。

    陈光保现在负责驻守的是南阳城以西的卧龙岗阵地,这块卧龙岗南滨白河,北障紫山,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是南阳的门户之一。这块相传千百年前曾经是一代大贤——诸葛亮所隐居的地方,却在去年经第五师靳云鹏之手,累半年之功修建成为一处兵防重地。修筑的和此时世界上大多数防御工事略有些不同,陈光保所在的这个地区方圆几公里的正面,到处都是一人深,四通八达的壕沟外加有些稀疏的铁丝网。陈光保曾经听人闲聊时说过,这种挖战壕跟拉铁丝网的战术,都是来自于几年前那一场在东北打起的耻辱‘日俄战争’中。那一场新世纪以来两个世界最强陆军国家之间的战争诞生了许多的新战术。北洋军直接面临来自日本跟俄国的压力,因此也跟着学了不少东西。

    擦拭着手上掉了漆的步枪,陈光保的双手一直抖个不停,苍白的脸色显示他还没从几个小时前邓县的大轰炸之中走出来。虽然并不晓得为什么已经打下了邓县的护国、军还没有对南阳发动攻击,但毫无疑问,亲眼见识了护国、军威势的这个年轻的北军士兵,已经对十二军能不能守住南阳完全不抱期望了。

    将脑海中胡思乱想的想法抛开,陈光保突然发现那个陌生又有点熟悉的巨大轰鸣声开始越来越近。脸色大变的他突然抬起头往天空之上看去,赫然看到那晴朗的天空之上,密密麻麻的一群小黑点变得越来越大!

    “快趴下,是飞机!”

    他慌忙的大喊了一声,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一连串密集的声音传了过来:“哒~哒哒~哒哒哒~~”

    卧龙岗阵地上少有的几挺马克沁机枪响了,这一刻,陈光保知道已经攻陷了邓县的护国、军终于赶到要对南阳发动攻击了!

    “轰~~~”

    就在他紧张的拉开枪栓按进去子弹的时候,自那天空中密集的高爆炸弹开始落了下来,卧龙岗十二师的阵地上,一时之间尽是爆炸声。

    “都趴下,趴下。他们的飞机装不了多少炸弹,一会就过去了!”

    因为法国提供的飞机明显比不上‘德国’卖给李汉的飞机(北京政府认为),所以,只跟法国购买了少数几架用于训练飞行员之后,便再也没有购买更多的飞机。不过出于对李汉手上的航空力量的恐惧,袁世凯还是将第六师反馈回来的所有跟飞机有关的情报都交代给了下面。所以纵使是十二师,也有不少军官分到了有关介绍。

    可惜,的确如他们所想的那样,飞机在卧龙岗阵地上空盘旋了约莫二十多分钟之后便消失在了远方天际,但还没等阵地上的欢呼声响起来,一声突兀响起来的开炮的声音过后就是一阵同样巨大的轰鸣声,而轰鸣声过后,原本响彻天际的马克沁水冷机枪没了动静,然后又是一阵轰隆的声音远远的传了过来。

    “妈呀!!!”

    稀稀落落的枪声中,突然响起了一声不似人所能发出的尖叫声,陈光保看着从交叉纵横的地道中快速奔跑的人影,仿佛见到鬼一般的尖叫声中,让人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这声音中的惊恐,这该是见到什么东西才能把一个上过战场见过血杀过人的士兵吓成这样?

    “轰~~”

    随着隐约的震动传来,又是一声奇怪的炮声过后,一声巨大的轰鸣声从不远处传了过来。陈光保小心翼翼的从战壕中伸出半个脑袋,这一次可是看清了这是何等一样的怪物。巨大的轰鸣声中,一道漆黑的烟雾出现在怪物后面,而在对着自己的地方,赫然是一个圆圆的柱状管子,而由钢铁组成的盔甲将士兵们努力射出的子弹无一例外的全数弹开,只留下了子弹和金属相撞击刹那间所产生的火花。

    “轰~~”

    随着柱状的管子闪过一道火光,一阵尖锐的声音划破了他的耳际,这一刻的陈光保都能感受到炮弹飞过所产生的音爆,然后就是一声巨大的轰鸣声从身后传来,下一刻的他就发现天地间一阵寂静,就连身边向着自己大声说话的同伴,也变成了哑巴一样。

    努力的推开压在了身上的一块土块,他看到刚才那个可以发射炮弹的怪物,此时已经越过自己所在的壕沟,继续向着后面开去。战车开枪了,机枪“哒哒哒”地吼叫起来,或者掠过战壕。或者准确地击中那些头探出战壕的倒霉蛋。“轰”一个侥幸躲过空袭的碉堡被战车一炮轰坍,“轰隆”又是一声,一个比较隐秘的重机枪阵地被战车炮弹掀到了半空。

    “小王,快快,八点钟方向有个土石堡……”战车里张治中高声地叫喊着,由于战车专用的大马力汽油发动机的噪音很大,所有指挥口令不得不通过大声呐喊才能发布出去。小王很沉着操纵起来,炮塔缓缓地转动,直到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目标,这是一辆最新生产的装备了37mm口径炮的中型战车(装备8mm口径哈奇开斯机枪的为轻型),“哐当”一声,一发37mm口径的炮弹推进了炮膛,炮手迅速击发了炮弹,“轰”地一声炮响原本的沙包堆和后面的重机枪变成了一堆废墟……

    张治中应该也算是最早一批追随李汉的人了,他本名张本尧。年轻的他曾在辛亥年武胜关大捷之后从江苏跟随众多的支援革命的年轻人一道来到了湖北又到了应城,最终还跟其他四五人一起接受了李汉的亲自接见,一度成为受其重点培养的小将之一。

    只可惜这一切都在李汉拿下了四川就任四川都督之后变了样,他先是被升任一团总参谋长,但随后却被一纸调令,调往了成都接受李汉的亲自面谈之后,被派往川东北某处荒凉地区执行秘密任务,成为了一个战车营的总指挥。一年来在川东北的默默无名,因为签署了保密协议再加上周围驻扎重兵把守,甚至连回乡探亲都要受到军政府的严格监视。张治中一度自嘲自己成了囚犯,眼看着昔日一同接到李汉接见的同伴,李济深、王柏龄已经成为了手握重兵的一方将帅,白崇禧等也因为年龄稍少难以服众而重新进入了陆军军校进行高级将领培训,估计等完成培训后也会成为一师长官。唯独他,被扔到了一片荒凉的地方,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培训,一度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军政府,被李汉所遗忘了。

    为此他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治中’以明志,劝告自己哪怕军政府也遗忘了他,他都不能忘记自己幼时官拜大将军为国拓土开疆的梦想(治中,汉时为州刺史的助理,唐时升为仅次三公的司马重职,相当于明清时的兵部尚书,民国时的陆军部总长)。

    这一次总算是接到了军政府的出战命令,这对认为自己被遗忘了一年的张治中来说毫无疑问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也因此,他这个战车团的团长才会亲自驾驶一辆中型战车,出现在了最前线的冲锋部队中指挥。

    战车越来越逼近战壕了,跟随在战车后面的护国、军步兵也都猫着腰紧随在战车前后前进。虽然不时有对方阵地飞来的流弹打在战车上铛铛作响,但士兵们丝毫没有畏惧,有了战车这么皮厚肉糙地东西做挡箭牌,就太让人放心了。虽然是第一次的配合,步兵跟战车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混乱,不过总算十二师并不是什么列强精锐军,因此第八师的士兵们倒也压力不大。以移动中的战车为掩护,对敌方阵地进行火力压制,不是用轻机枪扫射一番,就是随手甩出去几个手榴弹,倘若遇到轻火力无法压制的机枪阵地或工事,则招呼战车伺候。

    陈光保就是倒在了这么一波冲锋之下的,当冲锋在最前面的战车冲过了他所在战壕时,他方才刚露出头,就看到一个第八师的士兵端着刺刀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缴枪不杀,抱头蹲下!”

    于是,还没从之间的爆炸中回过神来的他几乎下意识的扔掉了手中的枪,虽然没有按照那士兵的要求抱头蹲下,但是手上没有了武器,那士兵也就不去管他了,反正后面还有第八师的士兵正在源源不断的冲上卧龙岗阵地,南阳门户的失陷已经近在眼前了!

    在这种交相掩护,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北军十二师只有招架之功,丝毫没有还手之力,经常是整个整个阵地士兵投降或者向后逃去。要不就是因为躲避不及时被战车活生生辗死在战壕里。李汉特别重视战车,因此军政府所产的战车无论是使用的特制履带还是发动机都不比历史上的战车诞生之初,虽然依旧因为军政府薄弱的工业基础而故障重重,但总算不会像一战中的英国那样,开战时只有四分之一的坦克能够完好投入战斗。

    一种朦胧的步兵跟战车配合的战术也在慌乱中被使用了出来,在这种战术中,战车和步兵的分工很明确,前者是突击箭头,用来冲破对方防御,为跟随地步兵打开进攻通道;后者的主要使命就是肃清残敌,占领阵地、巩固战线……

    不到20分钟,南阳外围战线全面土崩瓦解,北洋军士兵纷纷抱头鼠窜,向城里逃去。几乎在同一时间第八师调集重兵向南阳南门跟紫山炮营发动强攻,三路部队像三把钳子,夹得北军十二师守军喘不过气来。

    驻守在南阳城中豫南镇守使府内的十二师师长赵倜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噩耗,先是一大清早的开封跟邓县先后传来了李汉谋反并起兵进攻河南以及邓县被攻陷的消息。接着不过几个小时之后,南阳门户卧龙岗一线便传来了爆炸跟轰鸣声,下属带来了护国、军发动猛攻的消息后不久,南阳外围阵地全线失守,士兵退回城内,还没等他回神过来,下面的人又慌慌张张地报告说西门、南门在护国、军的重炮炮火跟航空中队的高爆炸弹轰击下被轰开,城防士兵不是四处逃窜就是做了俘虏……

    赵倜原本还做着援兵上来,反戈一击的美梦。没想到仅仅只过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南阳全线失陷敌人已攻到了自己地家门口。

    “大人快走吧,趁现在咱们的溃兵还在零星抵抗,再不走就没有时间了!”赵倜的卫队长声嘶力竭地劝他,“护国、已经打进来了,这豫南眼看着是守不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是啊大人,您才是咱们老毅军的支柱,只要您不倒下来,咱们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的,大人!”他的心腹幕僚也是急得直跳脚,“咱们犯不着为了袁大总统把命都丢了!”

    虽说赵倜投靠了袁世凯,但是毕竟不是他的嫡系北洋出身,无论装备还是军饷都不如他的嫡系部队。如今眼看着赵倜赖之以跟各大势力周旋要价的十二师损失惨重亦不可救,几人心惊胆颤之间,也顾不得这时候身边是不是有外人了,连如此大逆不道的话都说了出来。

    赵倜耳旁听着越来越近的爆炸声,知道护国、军已经杀入城中,再不走恐怕就没机会了,眼看着他的嫡系十二师要在南阳遭受重创,眼眶欲裂的他咬牙切齿地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李易之、护国军,咱们走着瞧……撤!”

    也顾不得去焚烧府上的一些机密军事文件了,几乎他的一声令下,整个豫南镇守使府很快失去了主人,只剩下府外尚留守的两队还不知道他已经逃走的守军还在担心受怕着。

    “报告师座,我军已经进城!”传令兵快步前来报告,马荣成掏出怀表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

    “传我的命令,迅速控制南阳城中电报局、警务处、税务库、军营、镇守将军府!”

    “是!”

    很快另一名身上还占着些许烧焦炭灰的参谋骑马赶来,“报告师座,镇守将军府已被攻陷,没有发现十二师师长赵倜!”

    “没有吗?”马荣成只是微微有些失望,“情理之中,命令完成补给后的航空中队继续往方城方向搜索,令22旅追歼残敌,趁机拿下方城、南召两县后转入休整;23旅和24旅部分入城部队迅速肃清城内敌人,打扫战场;战车、炮营各部队收拢编制,准备补给、维护;休整至三个小时之后直扑汝州,目标第五师……”

    “是。”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一十章 雷霆(6)

    武昌大本营里,电报声在3月20日这一天此起彼伏的响个不停。

    “皖北王安澜部第三师已进入战备动员,第七旅出兵江苏徐州,完成既定目标占领萧县,可随时截断大运河!”

    “浙江季雨霖部于金山击溃北军第二师三旅,目前第二旅已经开赴上海,第一旅、三旅往苏州方向行军!”

    “安徽张孝准部十五师已攻陷六合县,已经截断南京与扬州之间的联系!”

    “江防舰队已经强行突破南京至镇江江面集结,随时可布雷阻断海军舰队驶入长江内!”

    “陕西熊秉坤部已完成集结,熊师长回电今日午夜按计划出兵潼关……”

    “陕南张国荃部已占领阌乡,但遭遇北军第五师阻击,未能占领灵宝县!”

    战端一开,一份份电报如雪片般的飞来……

    “最新电报,河南大捷:我军(第十师)已于今日中午攻克董山,下午两点攻克信阳防线,信阳守军一部被歼,另一部沿京汉铁路往北逃去。因京汉铁路遭破坏,目前正在紧急抢修之中;南阳已下,基本全歼第十二师主力,其中师长赵倜逃走,目前正予追歼……在今日战斗中,我军损失甚微,具体战果尚在统计中。马师长已令各部紧急休整后往汝州进军,预计三日内将配合陕南第十四师合围北军第五师靳云鹏部。战车部队于南阳表现优良,但故障情况严重,途中抛锚及中途因故障退出战斗返修达15辆!”

    “好!漂亮!”

    得知河南主战场上接连传来的好消息,李汉忍不住高声叫好,“任潮跟荣成给我们开了个好头!”

    他这一天基本上都待在总参等前线的情报,身边蒋方震、李宗仁等均是面有喜色。

    “立刻给河南八师、十师发报,对今日战果进行嘉奖,希望他们再接再厉,直捣黄龙!另外告诉他们,信阳、南阳残敌已无多少价值,不必刻意追剿,立刻按照既定方案,快速向洛阳、开封一线推进,击溃第一军现在河南的主力师,威逼直隶、山西战场,令敌人自乱阵脚!”

    “后勤方面还要催一催,我看两边发回来的军报,均是抱怨航空炸弹使用的太快。命令汉阳兵工厂全力生产,令四川兵工厂立刻调运一批往陕西,以防山西开战之后出现紧缺!”

    一条条的命令从武昌拍发出去,眼看着护国、军在河南战场上的快速推进,他的心情十分喜悦。有道是喜事成双,这一天的泰晤士报上又给他送来了另一条喜讯。欧洲时间3月17日,德皇、奥皇自李汉处获得意大利国王同沙皇秘密签订‘拉冈尼基协定’协议并得到证实后大怒下向意大利王国施加军事及政治压力,最终借这一场意大利的国家信用危机逼迫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三世妥协,3月17日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三世颁布诏书不承认乔瓦尼·乔利蒂内阁,迫使这位四度连任意大利首相且亲近协约国的权臣兼自由党领袖被迫下野,同时任命亲近德奥的前首相西德尼·桑尼诺第三次出面组阁,以弥补三国同盟之间的裂缝。同时,为平息盟友的愤怒,意大利被迫将意土战争中所获得的位于爱琴海的多德卡尼斯群岛归还土耳其。

    这里意大利还是耍了一个滑头,多德卡尼斯群岛根据1912年意大利跟土耳其两国签订的乌希条约,于意土战争中所占领的多德卡尼斯群岛早就该归还土耳其了,只不过意大利人耍流氓,故意一直压着不给,摆明了是要强占不给的,历史上这里的确被意大利所吞并,直到二战之后才被明文规定主权属于希腊。

    虽说是远在欧洲大陆的事情,但是3月17日意大利乔瓦尼·乔利蒂内阁倒台的确令李汉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因为这表明德奥两国已经明确的发现了意大利的不轨之心,相信日后定然会分出部分精力盯着这个三国同盟中的油滑者,并因为意大利的二心加紧拉拢其他盟友。作为亚洲可以依赖的准盟友,同时也是为德国提供了这份情报的李汉,他毫无疑问将在德国势力版图中的地位更重一些。

    要说唯一令他感觉有些遗憾的便是意大利王室的权力并没有因此得到削弱,恰恰相反的,那位倒台的前意大利首相乔瓦尼·乔利蒂虽然亲近协约国,但毫无疑问他四度组阁期间已经大为削弱了意大利王室的权力。德奥两国扶持起来的新首相西德尼·桑尼诺虽然亲近同盟国,但是他的能力跟威望都不足以令意大利国内各势力信服。而且,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三世这个罪魁祸首权力却没有受到打压。不同于其父,信仰天主教的他跟法国、俄国都表现的十分亲近。

    可以说,德奥两国许是因为都是君主制国家,因此也不愿意过分削弱盟国的王室力量,但两国对君权的固执,必然将在未来因此受到重创!

    河南战场上,李济深部经过紧急抢修,很快几段被逃得匆忙的吴佩孚命人炸毁的铁轨得到了修复,后方孝感车站已经紧急调拨了一批车皮抵达信阳,第十师前头部队立刻出动掩着京汉线一路北上直往开封杀去。南阳的战事也随即沉寂下来,但这并不等于说战斗完全结束了。护国、军兵分数股,十师在李济深的带领下沿京汉铁路快速推进中;第八师则在李济深的带领下快速杀往汝州方向,意图配合已经杀入豫西的张国荃部第十四师,尽可能的全歼北军第五师靳云鹏部。

    原本护国、军认为北军的河南防线防御坚固,攻打可能要费些时间。没曾想轻轻一发力,号称固若金汤地信阳跟南阳城防就土崩瓦解,这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新兵部队在微微感到失落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强大,增强了军队的士气跟军心。军官们也多少有些失落,学校学到的各种步兵冲锋战术,居然都没有派上用场。虽然取得了胜利,而且是很轻松的胜利,但他们丝毫没有激动的神情,特别是那些立功心切的中下级军官,更是怅然若失,咬紧牙关要求部队迅速追击,多抓逃兵。

    于是乎,一面逃得飞快,一面追得使劲,这个时候,李汉部的军事训练效果就体现出来了,一直都没落下的越野等体能训练令护国、军在追击残兵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北军溃散后纷纷抱头鼠窜,尤其是南阳第十二师更是被打破了胆,一路溃逃几乎是将身上所能丢弃地一切东西都抛落道上,只知道撒开脚丫子跑。而追击的护国、军士兵却能在背负枪械、带着子弹带跟手榴弹的情况下,仍然能在速度上丝毫不落下风,跑着跑着,就有北洋军士兵停下来喘粗气,他们实在是跑不动了,只能束手就擒当俘虏。更滑稽的是那些大烟鬼,情知跑不过护国、军,没跑两步就跪在道路边,双手举得老高准备投降,但奉命追击的护国、军战士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纷纷将他们丢给后面的人处理。

    京汉铁路起点站北京,终点站原为汉口现为汉阳,是这个时代中国最重要的陆上交通命脉。谁控制了这条铁路,谁就掌握住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无论是从北方南下的军队,还是从南方北进的军队,要想进行战略展开,都必须首先控制住京汉铁路。

    此次护国、军大举北上,进攻袁世凯的北军。李汉之所以确定“主打河南”的战略,就是为了打通京汉线。虽说他掌握的安徽也控制另一条南北大动脉——津浦铁路的部分路段,但因为安徽比邻山东、江苏、河南三个北军掌控的省份,战略上陷入不利局面,不宜摊开兵力从安徽发动进攻。海运李汉更是从来没有想过,他的江防舰队这半年来一直都没增加新舰,不过他是打得什么主意,现在江防舰队面临海军不占优势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而且军政府不缺车皮却缺少船只,因此和海运比起来,铁路运输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效率上来讲,都是最符合护国、军战略需要的。何况,攻陷了信阳之后,护国、军便可以沿铁路一路北上,顺流攻取河南直隶,在最短的时间将兵锋推进到威胁北京中央的地方。

    也因此,信阳无论在南北双方的版图上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信阳之战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场铁路之战,守住信阳,就守住了河南的大门,攻克信阳,就夺取了京汉线上很重要的一个战略点。攻守双方原本都本以为要围绕着信阳的控制权,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的。却没想到局势的变化之快让双方的军事指挥官都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