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超陆权强国 > 第372节
    就在詹天佑等人还在悠闲的用着早点的时候,一辆福特轿车从路头经过。这年头国内汽车还是很少见的稀奇玩意,便是北京城内也很少能够看到汽车的影子,不过最近随着新总统的到来,北京城里倒是偶尔会响起那电喇叭通电之后刺耳的单调尖锐噪声,提醒着路上的行人注意安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汽车虽说已经诞生了半个世纪,然而早前因为汽车速度普遍较慢,根本不需要装备喇叭,后来还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汽车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改进之后,随着交通事故的逐年增多,才有了这种通过通电发出刺耳尖啸声的简单电喇叭。李汉倒是有意将真正意义上的车载喇叭率先在中国生产出来,只可惜除非攻克了晶极管跟留声录音的相关技术,否则只能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那汽车过去的时候响起了尖锐的喇叭声,詹天佑等几人齐齐转过脸去看向了马路上,目送那辆福特轿车渐行渐远。

    “先生,好像是外交部的车!”

    能获得上海那边命令护送詹天佑北上,几个年轻军人显然也不简单,其中一个瞧见汽车往他们之前来的方向开了过去,脸上有些迟疑,“好像是往火车站去的!”

    詹天佑愣了愣,“陈副官,你是如何知道是外交部的车?”

    “我在长江陆军学院学习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后来进了外交部,联系时他们告诉我,总统采购了不少的美国产福特轿车,初时都有统一的编排,后来随着采购的汽车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又有了新编号。比如你看方才那辆车,外交部的马车统一是以zw拼音开头,车牌后侧还有‘外’字期印,应该错不了的!”

    “原来如此!”

    詹天佑点了点头,旋即那陈副官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微有些疑惑,“先生,您说那车会不会是来接您的?您跟大总统有约,抵京之后理应当往总统官邸走一趟,会不会是大总统派人来请您的?”

    詹天佑摇头,“应该不会,我听说总统府也有专车,我若抵京的确该往总统府述职,要来接我也应该是总统府的车!”

    “保险起见,卑职还是派人过去看看吧。没听说这两天有什么大人物要抵京!”

    “这……好吧!”

    那陈副官最终还是说服了他,派出一人一阵小跑往车站跑去,詹天佑等结了帐,往外面一处开阔处寻了个显眼的空地稍作停息,不想没多久之后,那一辆先前开走的外交部的汽车,竟然又开了回来,而且还是在陈副官之前派出的那人的引导之下。

    “眷诚,真的是你啊!”

    车子在众人的审视中在詹天佑等人附近停了下来,车门打开,里头跳下一人,却是詹天佑的旧识——蔡廷干。

    詹天佑与蔡廷干是老交情了,他们不但是同一年出生,而且当初曾经一起留学美国,并在回国时宣誓一起剪去长辫明志。民国成立后,两人都在袁世凯麾下工作,只不过一个在总统府给袁世凯做机要秘书,另一个继续修他的铁路。算是当初一批留美学生之中关系最好的两个了。

    “是你,耀堂?”

    “可不正是我,眷诚,你来得可真快啊,我本以为今天赶了个大早了,还以为能跟你一起用个早饭呢!”蔡廷干笑着拉住詹天佑的手,两个老友半年多没见,这民国半年之间可谓是风起云涌,局势变化的速度之快令两人都有些不适应。

    “见怪、见怪,待我见过大总统述职之后,再跟耀堂你痛饮几杯!”詹天佑拍了拍自己手里的旅行箱,“耀堂,我先去总统府,拜会大总统了!”

    他虽然想跟蔡廷干好好聊聊,但到底还知道轻重,苦笑着跟他请了辞。

    “半年不见,你的性子还是那么急躁!”蔡廷干见他要走,连忙拽住了他。“别去总统府了,赶紧跟我去东交民巷。让我来车站接你的正是大总统本人。你可能不知道吧,外交部陆总长跟大总统、铁道交通部汤总长现在都在东交民巷美使馆内呢。清早美国公使向外交部递了文书,今天美国国内有几人来华已经抵达北京,具体内容我也说不清楚,快跟我走吧,大总统那边需要你!”

    “去东交民巷美使馆?那应该是你们外交部的事?怎么还需要我过去?”詹天佑给他的模棱两可的话弄得有些糊里糊涂的,只好干巴巴的问道。

    “先上车再说!”蔡廷干一把拉着他上了车,“诸位可先拿着我的腰牌去外务部小作休息!”

    打发了几个一路保护詹天佑北上的军官之后,两人上了车,蔡廷干松了口气,小声道:“难怪袁总统那么精明的人都斗不过大总统,你看这带出来的兵,我站在旁边都感觉脖子凉飕飕的,八成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兵了!”

    想他蔡廷干也算军伍出身,眼光自然十分毒辣,一眼便看出来了保护詹天佑的几人不简单。

    詹天佑接不上话,嘿嘿跟着笑了两声,又继续追问自己方才问过的话,“耀堂,你怎么进了外交部,今天大总统要我去东交民巷,可是跟铁路有关系?”

    仔细静下心来想一想,他想到了之前蔡廷干提到的了铁道部的汤总长,便大胆的跟着猜测了一番。

    “我跟陆总长有些交情,是他说什么外交部人手不够,邀我给他做个秘书!”蔡廷干爽快的回答了他,倒也没有隐瞒,“要你过去是大总统的意思,我听陆总长说,似乎是美国国内来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连美国公使都要亲自接待。陆总长虽然没提到是什么事情,但我想既然汤总长也跟着一起去了,应该是跟铁路有关。你也知道咱们国内在铁路方面除了你詹眷诚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专家,所以我猜总统要你过去,八成是担心洋人从中耍什么花样吧?”

    他这么一说,詹天佑倒是去了几分心中的怀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洋人在华谋夺其路权来可谓是无所不用,盖因为一条铁路修筑下来,若是京张铁路那样的短线,洋人能够赚到不下三四百万的利益;若是京汉、粤汉铁路,这个数字至少要扩大十倍甚至十数倍。除了这些直接的成本收益外,通过铁路,洋人可以将国内的产品源源不断的卖到沿途各县城,同时低价收购跟打压、控制沿途的农产品价格跟规模,获得的潜利益不见得少多少。也因此,修建一条铁路可以说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这也是之前李汉提出了赫赫有名的大铁路计划时,他嗤之以鼻的原因。

    只是,美国那边来的人到底会是谁呢?

    带着满腹的疑惑,福特汽车缓缓进入了东交民巷使馆区!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四十四章 年轻的哈里曼(上)

    东交民巷使馆区位于北京内城东南角。被夹在正阳门与东郊门之间。南边紧挨着内城的城墙,北边的界限是东长安街,过了东长安街就是皇城了。使馆区的东边保卫线距离崇文门大街不远,而西边的保卫线就是那条出了午门往南延伸的御街。东交民巷使馆区的总占地面积与皇室的紫禁城差不多,十一国驻华使馆就在这个区域里。

    按照各国国力的强弱以及在华势力范围的大小,这十一国驻华使馆的占地面积和规划也大相径庭。

    英国因为国力最强,在华势力范围也最大,因此英国使馆不仅占地面积最大,而且位置也最好,就在使馆区的西北角上,可以遥望紫禁城。英国使馆的邻居是沙皇俄国的驻华公使馆,位于英国使馆南边。作为英国一直拉拢的同盟国,日本驻华公使馆坐落在英国使馆的东面,北边紧挨着东长安街,西边与英国使馆只隔着一条街。

    日本使馆的邻居分别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三国驻华使馆。因为在华势力微不足道,西班牙使馆占地面积最小。为了显示与西班牙国力的巨大差异,同在这一区域里的法国使馆在东边的街对面也占了一块地盘,使其总占地面积与俄国使馆相当。

    作为法国的敌对国,德国的驻华公使馆紧挨着法国使馆,而且也同样跨了几条街,基本上将整个东交民巷使馆区的最东南边的角落占据了,而作为德国的盟国,奥匈帝国的驻华公使馆则位于使馆区的最东北角上。与同在北部的意大利使馆只隔着一条街,而且与德国使馆之间也有一段距离,虽然看上去似乎与三国之间现在的同盟关系有些不适应,不过这三国使馆确确实实是从三面把法国使馆给包围起来了。

    至于中立国荷兰,则与西班牙一样,都只分到了可怜的一点点地盘。而且位于距离大前门火车站很近的西南角上,如果有火车进站,荷兰外交官将听得最清楚,和美国外交官不分先后。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美国驻华使馆区,它被荷兰使馆和几条街给切成了左、中、右三块,占地面积马马虎虎跟奥匈帝国差不多,只是零零碎碎,这倒是与美国当时的国际地位相适应,当时还未建成大白舰队跟世界第三海军的美国虽然工业实力很强,但是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远在英法德俄等传统欧洲强国之下。

    东交民巷使馆区的主干道只有一条,那就是东交民巷,使馆区也因此而得名。几条次要街道都由东交民巷延伸到各个方向,这使整个使馆区的交通都非常便利,而在路口总会出现异域风情很强的饭店、餐馆,著名的六国饭店就在其中一个路口。

    自从《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东交民巷就成了国中之国,在这里,中国的主权完全被无视,各国使馆不仅自行制订法律条文对这一区域进行管理,而且也将各国使馆卫队编组起来,全权负责区域范围内的警戒。平时使馆区的出入管理也是由各国控制。

    庚子年的拳民之乱已经过去了许久,以至于东交民巷的诸国使馆也放松了警惕,认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奴役之后,中国这个国家的民族意志已被彻底扼杀,成为了跟非洲一样的可以任其奴役的地区。结果,当四月初,袁世凯被炸死在东交民巷,当真如一道惊雷惊醒了不少洋人。各国大怒之下追查凶犯,可惜一直进展不大,因为追查不到幕后凶手,最后只能含恨吞下了苦果,下令重新增加了防备。现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已经很少允许中国人自由出入,即使是外交部的车辆要进入也要出示十一国任一国使馆签发的护照,才能自由出入。

    詹天佑默声看着蔡廷干出示了美国公使馆签发的护照,在自己的国家国都内还需要别人国家的强盗颁发签证才能自由出入,这对于每一个中国国民来说,都是赤果果的巴掌打在脸上。蔡廷干跟驻守的英国军官小声聊了几句,车子这才得到允许驶入使馆区内。

    回过头来看到老友面上黯淡,蔡廷干倒是对他十分了解,感慨一句,“在咱们国家里还要洋人的签证才能自由出入,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国才能重新回到世界强国之林!”

    詹天佑嘴唇动了动,也跟着叹了口气,一路默不作声,直到车子停靠在了六国饭店门口。

    “到地方了,走吧,眷诚,去美国公使馆之前,咱们要先到六国饭店见一见大总统他们,算一算时间,大总统他们应该还在六国饭店,咱们要快一点了!”

    蔡廷干拉他下了车,跟那司机交代了一句之后,车子停靠在了六国饭店附近,蔡廷干、詹天佑两人走进了六国饭店中。

    “耀堂啊,这位想必应该就是名满天下的中国第一铁路专家——詹天佑、詹眷诚了吧?”

    正如蔡廷干所说的那样,李汉等几人正在六国饭店内,事实上他们都在等着詹天佑的到来,因为今天的事情离了他还真不行,里面牵扯到政治上的东西他们都能谈,但是具体有关铁路的技术性跟专业性问题却有些含糊,却是需要詹天佑这样的专业人员前来帮衬。

    蔡廷干拉了拉詹天佑,帮他引荐道:“眷诚别愣着,这是大总统!”

    詹天佑这才回过神来,抱了抱拳,“见过大总统!”

    李汉含笑点点头,“眷诚先生一路北上劳马驰途本该好好休息一番,可今天对于我民国十分重要,铁道交通部的那些年轻人我担心太年轻了恐在洋人身上吃亏,这才烦劳耀堂先生去请先生一起过去,也好同心协力,为我民国早日重回世界强国之林再增几块砖石!”

    詹天佑道:“大总统抬举了眷诚,眷诚一届庸才岂敢当得大总统美赞。只是不知道何事困扰诸位,还要眷诚从中效力!”

    “这次可算是搔到了眷诚的痒处了,大总统这次制定要请眷诚做我中方的技术官员,正是因为国内再也找不到比眷诚更合适的人了。咱们长话短说吧,眷诚啊,这一次咱们要跟美国国内的来人谈一笔大买卖,倘若一旦谈成了,我国未来几年内将增加数千万的铁路修筑款,足够修建近万里的铁路,你说这事重不重要!”

    说话的是个胡须花白的老翁,一身西装穿在他身上微有些不合体,不过詹天佑一看到他连忙抱拳鞠躬,“原来是汤老,后进见礼!”

    比起李汉,显然詹天佑更加尊敬这位老者,因此此人不是旁人,正是现任的铁道交通部总长——汤寿潜。

    李汉在一旁只是微笑却不见生气,因为要论国内的名气跟影响力,这汤寿潜对他而言绝对是前辈级的人物。要论年龄,汤寿潜其实只比詹天佑稍大几岁,但是浙江萧山出身的他曾经提出了赫赫有名的‘东南互保’阻挡了洋人派兵攻打东南沿海的计划。更是‘预备立宪会’的发起跟组织者之一,他曾担任过辛亥年的浙江都督,虽说民国成立之后便暂离了政坛,但仅仅再造东南沿海数省铁路之功,便足以令李汉站在他面前也要敬称一声‘老先生’。这也是李汉派人备足了重礼数次登门请他出山的原因。

    “什么?”

    詹天佑被他口中的话惊了半响,他是知道李汉曾经在去年年底时便开始酝酿提出的‘大铁路修筑公债’计划,只是一来还没从清朝时政府不情不愿的在洋人威逼利诱下举债、卖国修筑铁路的思想误区中走出来,根本没有考虑过在国外发行国债性质的债务修筑国家基础设施的可能性。

    这也是国人跟洋人之间的差距,因为在欧美,实际上从铁路出现之初,一直走的都是在外发行国债修筑铁路的路子。财大气粗的日不落帝国是如此,它占着世界最大的黄金产地,占着世界近半的殖民地,依旧是依靠着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靠着源源不断的将欧洲大陆各国贵族、商人跟王室甚至民间资本吸引到英国国内,这才在那么狭小的本国领土内,第一个修筑完成了上万公里的铁路。

    法国人如此、德国人如此,而新大陆的美国更是将这一计划发展到了极限。从南北内战之后,美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仅仅基础设施一项便从欧洲各强国尤其是英法德三国吸引了高达百亿美元的资本,不夸张的说法,美国四十万公里的铁路,至少三十万公里都是靠着欧洲资本的输血才修起来的。至于本国的资本呢,美国国内的资本反而投入了石油、工业等其他行业之中,借着持续半个世纪的铁路修筑之旅,无数的美国人从中获利富裕起来,无数的美国资本、公司、银行运作得当从小到大,一跃有了拥资百万、千万甚至过亿的规模。可以说,借了大量的债务虽然令美国政府负债累累,然而这个国家却真正的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美国大修铁路发展交通的获利者并不是只有这个国家一家,欧洲大小各国都从美国的铁路大发展中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这也是十九世纪中期之后,英国一改敌视美国的政策,改为冷眼旁观美国在美洲光荣孤立,再到世纪末大力拉拢美国的原因之一。英国没能通过战争从美国获得特权跟利益,却用了半个世纪收获了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不得不说是美国人的高明之处!

    后世邓公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假,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历史参考经验,比如一个世纪前美国大发展的经验。有了历史上的两大成功作参考,这也是李汉有信心的吼出两亿铁路修筑公债口号的原因。

    何况一开始他便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就算到时候在欧美遭遇冷待,他也可以趁机转移部分在海外的资产回国,一战在即,这些资本与其放在国外等待贬值,还不如趁现在国际环境尚且安全,将之送回国内促进发展呢。

    不过不提铁路公债在欧洲的一波三折,在美国也是同样遭遇从冷漠对待、到小心接触、再到民间资本欢跃、最终到美国政府高度重视。2月的情人节前后使团抵达美国便一直在跟美国政府协商发行债务的事情,但直到四月二日袁世凯被炸死的消息在美国政界引起轰动之后,美国国会才迅速批准了最有可能登上民国大总统之位的李汉派出的使团以中国铁路公债名义,在美国试发行两千万美元的以试探民间的反应。却没想到两千万公债刚刚得到了美国财政部跟摩根斯坦利等银行的保证并发行,短短两三日便销售一空,速度之快比之当初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在美发行的国债还要快上十数倍。随后美国政府又放出了两千万的公债,一样仅用了四五天的时间便销售一空。而这些公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被美国国内的中小势力跟普通百姓买到,绝大多数都被调查局海外势力买下,通过公债合法将调查局控制了数百个皮包公司麾下的资产第三次洗白。

    中国的铁路公债在美吃香的程度着实震惊了不少的美国国内势力,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都对中国公债十分心动,但是因为是中国头一份在美发行的债务,美国国内势力表现的比较谨慎,本只是想试探一下民间的反应,不想民间资本竟然对中国公债如此看好。大惊之下美国政府总算是放下了心,将跟使团协商的剩余一亿美元的铁路修筑公债全部放出,就连调查局也只抢到了不足十分之一,就被美国各大财团势力瓜分完毕,其中财大气粗的摩根财团更是一口气吃下了三千五百万之举的五年公债。

    一亿四千万公债打个水漂就被美国国内完全消化掉了,僧多粥少之下,不少人没能分吃上这块大蛋糕,自然心里不满意了。这其中就以美国昔日的铁路巨无霸——哈里曼家族最是恼火,世纪初哈里曼家族以六亿美元的资产傲视群雄稳坐美国五大财团之列,不想罗斯福总统的一个垄断诉讼,轻松的将偌大的哈里曼家族击垮,最高法院最终判定这个铁路大财团必须被“肢解”,结果到了14年,昔日的铁路霸主已经跌落到资产不足两亿美元,虽说仍是美国国内一流的财团,没落之势已经十分明显了。

    哈里曼家族已经认识到了在美国,想要靠着铁路重新夺回昔年的家族荣耀已经基本上不可能了,不提哈里曼家族在政治上的短脚,便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跟民间频繁祭出的‘垄断法’便令哈里曼家族束手束脚了起来。以铁路起家的哈里曼家族自然比摩根等美国财团更加了解铁路所能创造的利益,正因此,在同美国其他势力的争夺中,只抢到了区区数百万美元公债的哈里曼家族上下普遍不满,很多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大洋彼岸的中国之上,更有人放言中国有成为第二个美国的潜力。

    在这种情况下,哈里曼家族私下里同中国在美使团接触,得到了李汉从国内发回的暗示之后,在美使团给出了很令哈里曼家族兴奋的暗示。于是一位正在菲律宾旅游的哈里曼家族的嫡系成员立刻得到了国内的命令,随后他带上了几名随从坐上了开往天津的船只,终于在今天凌晨时分抵达北京,比詹天佑早一步。

    李汉等一行,现在正是要与哈里曼家族的这位嫡系成员碰面。之所以会惊动美国驻华公使跟李汉,完全是因为这位哈里曼家族的嫡系成员身份不简单,他全名叫‘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是曾经的美国铁路大王兼哈里曼家族的开创者——爱德华·亨利·哈里曼的长子。有着这个身份,想必来华的他必然手上掌握着极大的权力,面对着自己手上可能将再多出的一笔巨款的诱惑,李汉也坐不住了,决定亲自上阵,跟这位未来二战中表现极为抢眼的年轻人过过招!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四十五章 年轻的哈里曼(下)

    “眷诚明白了,大总统,有关铁路的修建眷诚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可否趁现在求大总统给个解惑?”

    “可以!”

    看到詹天佑脸上的严肃,李汉收束了笑容,点了点头示意他随便问。

    “大总统,自鸦片战争以来,洋人恶我辱我,掠我妻女钱财、霸我河山领土,所作所为无不是强盗途径。这铁路愚以为必须要修,只是却不能假洋人之手而修,还应该靠我们自己!于洋人举债而修,风险大于收益,倘若五年后我国能够支付的清债务倒也罢了,若是无法支付的清,劳民伤财辛苦修建之铁路,经营权岂不白白便宜了洋人?”

    蔡廷干有些担心的看了李汉一眼,见他只是点头却不见生气,才拉了拉詹天佑,“眷诚,大总统这么办自然有他的道理!”

    “呵呵,先生倒也直爽。我这大借款出来也快半年了,至今国内尚未有一人直面问我,结果到现在也无人知我之想法,有些不理解倒也不怪诸位,是我的错!”

    他掏出怀表看了一眼时间,沉吟了少许,“陆总长已经先行去了美国使馆,咱们也长话短说早点过去吧。眷诚先生,你有句话说的不错,洋人始终对我中国包藏祸心。我们只能警惕,而断无可能成为亲密朋友。这话不错,前朝洋人威逼利诱之下,数十年间逼迫清廷贷款上亿两白银修建铁路,洋人从中获益数千万,对我国之百姓多有鱼肉!然凡事皆有好坏两面,坏的一面便是以上种种,但诸位难道没看到好的一面吗?京汉铁路、津浦铁路修建之后,我国南北数省因此得利,沿途百姓富裕、商旅往来更加便捷,可见修建铁路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关于发行公债修建铁路问题,我想反问眷诚先生一句,倘若只依靠我国之力修建铁路,举个例子,从明年开始征服每年从财政之中拿出两千万元用于修建铁路,则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在保证物价跟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修建三万公里铁路。而若是借助洋人之财力,这个过程至少能够缩减到一半甚至更少。只有眷诚先生担心的经营权问题,我知道眷诚先生曾经往美国留学,美国过去半个世纪中至少吸收了欧洲数十亿的资本用于修筑铁路,但是可曾听说过经营权的问题?国债跟贷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若经营的好,一来可以吸收洋人资本为我国修筑铁路,改善交通环境。二来也可节省更多的资本用于扶持实业发展,编练更多的军队!智者见智,大铁路公债有美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完全可以适当参考后借鉴!”

    “是啊,眷诚。我知道,你一向坚持中国人的铁路中国人修,但是目前这种财政状况和国际局势之下,咱们中国人还是需要拉上几个外国朋友的,就算是狐假虎威,也比被日本、俄国欺负强啊。你不是外交圈的人,对于现在的国际局势不太了解,去年的‘波斯尼亚危机’结束之后,欧洲局势有走向冲突的迹象。一旦欧洲列强被吸引了注意力,咱们东洋的那个恶邻还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事情来呢。现在这种局面之下,我国实力尚且不足的时候,唯一可做的便是让出部分的利益,以便拉拢几个盟友。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挟洋自重。既然欧美列强都有投资中国铁路的倾向,与其让其逼迫我国修筑,反倒不如主动要求公债修建,一来将洋人跟咱们拴在一条线上,二来也掌握了外交主动权!”

    李汉跟蔡廷干的话让詹天佑有些郁闷,虽然明白对方讲得未必没有道理,不过眼睁睁看着自己国家的铁路要靠别人来建,他这个半辈子都跟铁路打交道的技术人员说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或许心里仍不能接受,不过詹天佑已经安静了下来,至少没再表示反对的意见。暂时说服了他,李汉看了眼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便又给几人小声交代了等会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几人一同出了六国饭店,往美使馆驶去。

    到了美使馆,美国公使芮恩施已经遣人在使馆外等候多时了。因为是民国临时大总统亲自到访,芮恩施得到了消息,自然要亲自迎出来,便屏退了侍官领着李汉等进了一间会客厅内,当他敲开会客厅的大门时,一个看上去十分英俊加精神的年轻白人非常客气的用英语问了声好,然后将几人请了进去。

    寒暄几句,双方落座,很快切入正题。

    “公使先生,听闻贵国哈里曼家族来人,欲与我国商谈铁路修筑公债的事情。贵国铁路大王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先生我素来知晓,听闻哈里曼先生长子将访华,不知道这位年轻俊秀可是先生后裔?”李汉也没拐弯抹角。

    “总统阁下,这位正是哈里曼先生的长子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先生,哈里曼先生去年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目前虽说正在进行全球旅行,但已经开始接手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职务。哈里曼先生,请允许为隆重为你介绍,这位便是远东中国的新总统李汉先生。你们两位都是青年俊杰,想必之间更应该有些共同话题才是!”

    美国公使芮恩施从中代为引荐,李汉二人起身互相见礼,因为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不会中文,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只能用靠英文,索性在座诸位包括汤寿潜都对英语并不陌生,自英法侵略者用枪炮打开了这个国家的国门之后,政府一直推行的英文学习为这个国家至少培养了十万精通英文的人。

    “你好!”

    威廉舌头打着卷,酝酿了好半天,总算是勉强用这一句中文问候,跟李汉打了招呼。

    “总统先生,您的直爽跟效率必然将带领您的国家走向更强,如您所说,这一次前来中国,正是为了同贵国政府商谈有关铁路公债的事情!”

    这后面自然说得是英语了,李汉点头,“不知道贵方的意思?”

    他在美国发行了共一亿四千万美元的公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五年期的短期公债。五年公债虽说利息低了一些,但是胜在时间较短可以应付多数危机。

    威廉看了看旁边的美国公使芮恩施,见他点了头表示支持自己之后,方才开口道:“之前大总统曾在我国发行一批铁路债务,只是因为国内的一些银行家同财团势力幕后操控,导致真正精于铁路修建的我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却没能获得多少公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我们家族在美国已经从事了近半个世纪的铁路修筑,拥有着丰富的经验跟世界第一流的技术、设备,如果可以,我们希望能够同贵国之间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比如……”

    “比如什么?”

    李汉不动声色的询问道,他给一旁的陆征祥、汤寿潜一个眼神示意,提醒要进入正文了。

    几人顿时精神一直,竖起了耳朵要听个清楚。

    “比如,我们希望能够获得贵国更多的铁路公债,甚至直接参与贵国铁路修建!”

    “这恐怕不可能!”

    陆征祥在旁边接了嘴,“我国国民很难接受我们国家的铁路由又外国公司修建!”

    “不错,当前我国民情激愤,不适宜由贵国代为修建!”汤寿潜也表示了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