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超陆权强国 > 第376节
    一列马车匆匆的驶进了位于青岛德国人为李汉临时安置的住处附近的警戒区,李汉正在办公室里悠闲的喝着茶。因为住处是德国人安排的,加上他的警卫也不能确定这里的服务人员是不是有德国人的间谍,所以,他很少在这里处理公文,全当来山东的这几天就是休息。舰艇交接仪式就在今天晚上德国人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发布,今天下午,他的副官跟德国人正在港口码头上忙碌着,李汉答应的货物,一批从上海海运过来的货物已经抵达了青岛港,德国人的武官们得到了他的允许之后登上了船验货,两辆战车的样车跟三十五辆原车,想必能让德国人满意的交付战舰了。

    海军总长汤芗铭也是今晚宴会的主角之一,眼看着夜幕降临,他带着随从匆匆的抵达了李汉的歇脚地,将宴会将要开始的消息告诉了李汉。再等他出了府邸,刚到门口就看见李汉的警卫官卢三面色匆忙的带着两个看不清楚脸的年轻人一路小跑直往府里走去,瞧见了是他也只是含笑打了个招呼,似乎有什么急事。他心里虽然有些好奇,但是到底知道这些不是他能管的事情,压下了心中的疑惑,先行往宴会场地赶去了。

    卢三三人的确很急,不过他们都很懂规矩,到了李汉的临时办公室外,先平了平自己的气息,卢三跟两人小声说了一句。然后两人停了下来,让他先行进去通报。才恭谨的走了进去,喊了一声报告!

    李汉正在看一份新送来的报纸,看是他进来,微笑道:“是卢三啊,你不是亲自带队去查看宴会会场附近的安全问题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卢三也顾不得回答他这些问题,上前一步,低声道:“大总统,是调查局的人。李总长让他们给您带个信,今天下午四时许,日本人从复州、安东县撤兵回了原地!”

    李汉霍的一下站了起来,有点惊喜又有些茫然的样子。这半个多月里,他一直都在为了日本出兵奉天的事情而烦恼着,甚至十分恐惧在这个时候同日本交战会不会输光了自己的家底,毕竟他要以羸弱的民国去面对那个曾经击败了北极熊,拥有着世界第四海军亚洲第一强国——日本!

    千般算计、万般布局,但是现在真如他所想的那般日本做出了妥协,他却说不上来自己现在的心情是如何!

    兴奋、激动、茫然、后怕……

    他大步的从办公桌后面绕了出来,走到了门口。风迎面而来,吹动了他的军服下摆。

    日本退兵,暂时结束了,新的历史,真的是要开始了啊。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五十四章 削藩

    国防军收复复州、安东,日本退兵啦!

    这一消息很快随着‘中国之声’报纸跟‘泰晤士报’的报道而震惊全国,宛若一道清新的风,拂过因为东北战云密布而陷入焦躁之中的这个国家,一时间国内无不为之欢腾!

    日军撤兵的消息第一时间送到李汉手上,正在山东青岛暂留的他当夜在参加了中德军舰交接宴会之后便匆忙返回了北京,应付日本撤兵之后的动荡。也因为日本撤兵这一重大消息的遮掩,国内大多数人都没有只在报纸角落里才点到的一句话。5月13日夜,德国远东舰队向中国海军转交‘埃姆登号’、‘纽伦堡号’两艘轻巡洋舰。中国海军将之更名为‘友谊号’跟‘青岛号’!

    5月14日下午,离开北京前往山东几日的李汉重新回到了北京,而他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已经抵达东北的国防军第八师跟国防军第十师进行就地防御,开始建设兵防线以防止日军偷袭。同时,下达前期响应中央号召往北京集结的军队就地停止行军跟驻扎。日本方面一如他所想的那般,在西方列强各国的实力没被战争吸引之前,这个国家即使对中国包藏祸心,它也不能在不占情理的情况下再一次挑起‘中日之战’在大陆上扩增殖民地。

    占据朝鲜跟台湾两大殖民地,日本在远东跟亚洲的扩张已经达到了它的敌人跟盟友所能容忍的极限了!

    短时间之内,大战不可能发生了。

    对,至少在一战前不可能会发生中日大战!

    李汉兴奋的认识到了,自己这支逐渐强壮起来的小蝴蝶已经对历史的影响越来越大。他虽然明白自己恐怕很难影响到历史上一战的爆发,但是,却可以用一些手段,延迟一战的爆发速度。比如……他往奥匈帝国跟德国分别派遣了一支商务使团……未来他还不清楚自己究竟能不能改变,但是,暂时从东北的泥潭中腾出手来的他终于一改之前面对日本压力下的怀柔手段,开始展现出自己强势的一面。

    5月15日,李汉于北京发布总统令,怒责奉天督军‘张锡銮’在八旗子弟之乱同日本出兵‘复州’、‘安东’问题上的不作为,责令其立刻解职,除去其‘奉天督军兼吉林都督’,但考虑其在‘乌泰之乱’中累计有功,功过相抵不再追究,命令奉天派兵护送其往北京养老。等同于下令将其软禁了!

    张锡銮一去,东北瞬间两省失去了督军,正是改制的最好时机。趁这机会,总统府任命原北洋军第十七师现国防军第四十七师师长张作霖为奉天省长,张作霖在东北危机期间曾经向其密誓效忠,考虑其在奉天省的影响力并补偿中央失信剥夺了答应给他的奉天督军任命,李汉松了口令其麾下第四十七师自行扩充至三旅,并为其补足一个旅的装备。算是打了一巴掌又给了一个红枣!

    吉林护军使孟恩远是倒在李汉刀下的第二个倒霉鬼,这位曾经靠给慈禧拾发簪而发迹的‘拾簪将军’曾经不但得到慈禧的喜爱,更是袁世凯麾下一员爱将。民国建立后先是被任命为陆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去年年中又做了吉林护军使,今年年初被任命为镇安右将军。吉林督军陈昭常于年初突发痢疾死在了任上之后,吉林省便被袁世凯划归了张锡銮兼管。当时兼任吉林护军使的孟恩远虽然趁机掌握了吉林省的大权,但是却向张锡銮跟袁世凯同时献上了一份大礼,据说光是貂皮、百年老参便各有五百件,其余各种名贵珍品不计。调查局情报显示他在就任吉林护军使的两年间,尤其是今年年初到现在,至少在吉林搜刮了高达百万的财物。同时还有情报,在日本出兵复州跟安东县期间,他曾经接受过日本人的贿赂,借口清缴省内八旗之乱,拒绝将现在编制更为国防军第五十三师的原二十三师调往奉天配合向日本施加军事压力。

    又考虑到其的北洋系背景,孟恩远也倒霉的上了李汉的黑名单,成为了中央开刀的第二人。5月16日,几乎在新就任奉天省长的张作霖派兵将张锡銮‘护送’往北京的同一天,吉林省富商凌元成并前清时吉林咨议局议员鲍鞍莱、张温林、长春县前知事柳济安等十九人联名通电举报吉林护军使孟恩远在吉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短短两年间贪墨不下三百万元,请求大总统将其拿办。

    当天,李汉以中央名义回应,责令孟恩远及举报其的十九人立刻前往北京解释详情。孟恩远担心遭软禁不肯前往北京,第二天,李汉下令驻扎奉天的第四十七师、第八师、第十师进入军事动员状态,同时命令第十师派兵进军吉林,并责令一旦五十三师反抗,一律以叛国罪惩处,允许立刻武力还击。又一日,李济深责令麾下将领郭松龄领兵一旅向吉林进军,沿途派遣两艘飞机为其侦察敌情。行军未至长春,五十三师所部士兵捆绑孟恩远抵达长春南七十三里迎接郭松龄部接管长春。原来,五十三师前身新军二十三师几位将领都曾在蓝天蔚麾下任职,后来被调往二十三师之后依旧受其影响,多在军中传播民主思想,是故平日五十三师中早有对孟恩远鱼肉一方不满者。五十三师的投靠,不但令中央未动一枪便接管了吉林省,更令李汉手上的兵力猛增近万,尤其五十三师乃是清末便开始编练的新军,装备虽然中等,但是吉林位于中东铁路,与日本、俄国之间的冲突不断,时有交火导致兵员素质一流,勉强算是一支强军。

    眼看着东北三省中的两省短时间内先后被换成了李汉的人,黑龙江省督军朱庆澜一并向李汉投诚,表示愿意接受中央的军民分治政策。随后于19日被任命为黑龙江省省长。至此,东北三省悉数落入中央手中。

    将东北三省省长悉数换成自己的人之后,李汉并没有因此而满足,21日宣布因东北局势复杂,三省内马贼众多危及商旅及百姓生命安全,下令成立‘东北三省联合剿匪司令部’,任命国防军第十师师长李济深为剿匪总司令,第八师师长马荣成为总参谋长,张作霖、朱庆澜为副总司令,郭松龄率部并入五十三师任新国防军第五十三师代师长,王柏龄因为经历的大战较少且麾下十二师缺少实战经验,所以没能获得重任委托。‘东北三省联合剿匪司令部’麾下掌握国防军第八师、第十师、第十二师、第四十七师、第五十三师以及驻守黑龙江的国防军第五十七师近十万军队,李汉更在随后命令调查局配合剿匪司令部提供全东北各地马贼之流的情报,并全力清缴东北各地驻军之中的日俄两国间谍。在东北,稍微有些规模的马贼不是受到日本扶持就是俄国支援,‘东北三省联合剿匪司令部’的成立当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从东北与日本开战的泥潭中抽出身来之后,李汉一改之前的怀柔手段,短时间内在北洋系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东北三省便彻底掌握在了李汉手中,段祺瑞等对其绕过陆军部私自用兵的举动十分不满,但是受限于李汉的强势态度,加上其在东北混乱局势中不惜对日开战的强势手段及同英德美几国积极联络的外交策略获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各地报纸上纷纷出现文人及时事评论家支持其的文章,甚至百姓自发为其立‘长生牌’供奉的举动中看出他现在在国内的影响力,只能暂时咽下这口气,对于奉天跟吉林这两个准北洋系控制的省份沦陷睁一只眼闭一睁眼!

    当然,‘东北三省联合剿匪司令部’的成立已经触及了日俄两国的根本利益线,李汉深知这一点。因此李汉先行拜访俄国公使,向其保证‘东北三省联合剿匪司令部’不会威胁到俄国在华利益。同时暗示其成立乃是为了应付日本持续增兵东北给中国造成的战略被动,并软中夹硬的表示中国断不会取消‘东北三省联合剿匪司令部’之后,他也适当的向强势的俄国服了软。在俄国公使前段时间提出的延长京汉铁路至归化的提案上第一次做出了正面回应。

    向日本同样需要作出妥协,日使日置益几乎是在他刚从俄国公使馆回来后边立刻向外交部递交了文书,随后往总统府拜访他。面对日本人的愤怒,他反复揪着日本增兵跟趁机强占‘复州’与‘安东县’的举动回击,当然,最后一样向日本做出了妥协以免过分激怒了日本,影响了自己的战略。比如,他答应随后解除对进口日货的限令,并同意了任命曾被他解职的原袁世凯的顾问,日本人——坂西利八郎继续担任总统府特别顾问。

    将这位日本在华的情报头目纳入自己的视线中,这是他的情报长官曾经要求的事情,理由是调查局发现了坂西利八郎一直在暗中同段祺瑞等人之间密切的联络着,甚至促成了段祺瑞、徐世昌、黎元洪、盛宣怀四人先后同日使日置益进行过会面。将这个危险的人物放在调查局的注意之下,显然比放任他在暗中活动更安全,这是他的情报长官的建议。

    只是,李汉的手段还不仅如此呢!趁着一战之前这国内最后的安静时刻,他显然打定了主意,尽可能的削弱跟平定地方各省的势力。表现最明显的,他在从东北抽出手来之后,终于开始对南方有了动作。首先其一,中央终于撕开了在闽粤之争问题上背后一直暗中支援龙济光向其出售军火的面纱,改为选择了更加主动的扶持态度。首先,李汉召见孙黄,向其再一次表达了希望国民党停止进攻广东并撤出在广东所有军队的提议,遭到了两人含糊的回答之后,他也没有同两人撕破了脸。但是却在随后,下令浙江省驻军向福建继续行军,一个师的兵力抵达距离浙闽两省边界只有十五里的地方。于此同时,中央命令湖南、江西两省驻军密集调动,同时再一次警告福建省军政府,立刻撤出在广东省内的军队,否则中央将以恶意挑起国内战争的名义,强令出兵福建。

    这种拉偏架的态度自然引起福建省内国民党人的不满,但是面对孙黄的问责,李汉的理由令其无法反驳,“广东省督军龙济光即使有罪也该这个国家跟中央问责,倘若人人都像贵党一样无视国家法纪,私自出兵强攻邻省,挑动国内各省之间的战事,日后我中国还有安宁之日。两位先生,事到如今汉对于贵党仍是那句话,革命功成、革命党亡。贵党一直标志自己为民主之政党,国家人民信任之政党,但是却无法掩饰私自出兵攻伐邻省的军阀途径!”

    这就是占着中央大势的好处了,他以中央的名义攻伐地方,人民视其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地方割据。而地方攻伐地方,他却可以趁机以大势压人,逼迫地方各势力选择屈服。孙黄二人尤其是孙雯一直都将自己标示为代表百姓、代表革命,结果反到在闽粤之战中被李汉捉到了把柄,只能被动招架。

    5月24日,在中央责令附近周围三省调兵遣将的第二天,国民党最终做出了妥协。陈炯明率领在广东省内已经逐渐占据了上风的军队撤往粤东梅州,持续了一个半月的闽粤之战最终在中央的调解之下停战。而作为代价,广东督军龙济光失去了对粤东梅州等十四县的控制,粤东落入国民党的控制之中。

    对于此结果,龙济光自然是十分不满的,然而,他历经部下的反叛跟国民党交战的损耗,他如今手下只有不足两个师的残军,总兵力已经减损到了一万三千人。中央似乎跟国民党达成了协议默许了陈炯明对粤东的占领,得不到李汉的支持,他也只能一腔怒火往肚里咽。日后为了防御国民党,少不了他便是不情愿,也要逐渐的向李氏中央靠拢的。5月25日,龙济光宣布了服从李大总统的统治之后,其兄长龙裕光携其子以及整整五大马车的厚礼自广东从陆地北上,目标直指武昌,目的不明而语。

    在其宣布向中央效忠的同一天稍晚一些,广西王陆荣廷同样向中央服了软,不但宣布向中央效忠,更是下令麾下军队接受中央新近授予的编制,他麾下本来有三个师的编制,然而中央新近却只给了两个。虽说新编制的陆军一师为三旅,总人数没有变化,然而却少了一个令其扩兵的理由。在这个时间点,陆荣廷放弃了对第三个师编制的争取而选择了接受中央的新编制,讨好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西南王唐继尧是李汉在地方最强的对手,滇军麾下二师二旅共有近四万精兵,黔军也有一师二旅两万三千多人。不过在唐继尧的两个昔日盟友都对中央服了软之后,云南王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中央同样找到了对付他的办法了。

    去年蔡锷赴京,唐继尧继任滇督,命令心腹戴戡主掌贵州军政大权,却因担心戴戡掌权日久生了二心,随后虽然推荐他做了贵州督军,却又委任另一心腹刘显世为护军使。戴戡、刘显世二人果然因为争夺贵州大权闹得不可开交,戴戡拉拢了军政府不少高层,但是自以为为贵州督军,疏忽了对军队的掌握。刘显世趁机要求扩张原唐继尧时期的黔军六团为一师二旅,命令其外甥王文华为第一旅旅长,心腹姜登选为黔军第一师师长,其他心腹如士官生谷正伦、朱绍良、何应钦、张春圃、李毓华、王纯祖等尽数纳入军中,趁机掌握了黔军。

    两人之间争斗逐渐升级,但是却没有朝着唐继尧所想的那样,两人为了获得贵州大权,争相向其效忠。戴戡倒是如他所愿,但是刘显世却让他感觉自己搬了一块石头砸在自己脚上。因为姜登选跟新任国防军第五十三师师长郭松龄曾是同学,两人都曾是朱庆澜的学生。有了这一层关系,刘显世轻松的攀上了比唐继尧更强势的大总统的高枝上。出于对分解滇黔联盟的需要,李汉对于送上门来的刘显世表现的十分看重,5月29日以戴戡督黔期间多有失德,刘显世配合着炮制了一桩十七名流状告戴戡贪墨案,将他送上了北上的名单中,中央下令戴戡暂时解职调往北京解释,同时任命刘显世暂代贵州省省长之位,又拿下了一个地方督军。

    至此,国内尚且还保留督军之位的,便只有新疆督军杨增新、云南督军唐继尧、广东督军龙济光、广西督军陆荣廷四位,以及无督军之名却有督军之实的福建省!

    整整一个五月,民国天空之上明晃晃的亮起的都是刀光。中央高举屠刀削藩,除非不想要了脑袋,否则哪个敢挡!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五十四章 入京

    六月的天,北京城已经十分热了。许是因为新政府的政策得当,许是因为远离了战争的威胁,北京这座国家的首都,已经没有了两个月前的萧条,走出了一片寂寥的窘境!

    要说京畿地区的经济,说得难听一点完全是靠整个国家中央的财政支持跟官僚经济的庞大消费与开支支撑起来的。最起码,不能生产任何工业品跟特产的北京,现在的北京如果说是连接关内与关外经济的中枢,它明显不如日本占领下的大连、旅顺甚至天津出货量那么大,大量的东北特产的皮草跟人参经三地发往国内外各处,真正走陆路经北京南下的实际上已不足十之一二。

    风中铜铃声声,进出城门人流络绎不绝。一支刚从关外回来的车队正堵在城门处接受北京城守卫队的检查,十数辆马车不时传出一两声骡马嘶吼声。这是一支规模并不是很大的车队,京城里来往关内关外之间的真正大的商队一般都会选择在东北采购完货物后走海陆经天津转津浦线入京,这样虽然看上去路线更长了一些,实际上却因为海陆跟铁路的便利,免去了陆地上遭遇马贼的危险,实际却要比走陆路还能节省几天的赶路时间。

    不过货物若是少一些走海陆转铁路运输却要损失一些,所以,一般规模较小的队伍现在都是走陆路,反正虽说耽搁几天,但是因为北京闲职人员较多、成本低,加上现在出入关口附近上千里内曾经猖獗的马贼都给国防军清理了一空,倒也能剩下不少的买路钱,实际上成本已经降低了不少了。

    这支商队虽说规模不大,但驾车的车把式们显然都是业内的老人了,一个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苍老面相,实际上真实年龄可能还不到二三十的年轻精壮。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驱车出入关内关外的,迎着风沙的腐蚀,岁月也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前面的大掌柜很快回来了,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一个红皮软本挥了挥,一群本就没放下鞭子正坐在横木上等着消息的车把式们顿时会意,知道是通过了城守卫队的审查了。当下便一个像是领头的车把式掐指放在嘴边吹了一声尖锐的哨响,顿时车队的赶车们齐齐混动马鞭,手一扬,鞭子一响,那一辆辆骡马大车就转向前,城门洞前的拥挤得到了解决之后,顿时来往出入城的百姓们又得以流通,热闹了起来。

    在这城门洞的熙熙攘攘中,一队骑兵飙尘,护送着一辆马车往城门处赶来。城楼瞭望台上,城守卫队士兵望远镜里发现了骑兵所穿的军服没有印象,连忙敲响了警钟,顿时间,这由国防军第十四师改编的城守军卫队立刻便有了反应。城墙上,数门大炮揭了炮衣,墙上墙下六挺机枪同时对准了尘烟飞起的地方。

    “莫开枪……新疆杨督军属要求进城!”

    这一队数十骑兵大队在城门数百米外速度开始慢了下来,分出两个骑兵挥舞着马鞭快速往抵达城门,那士兵下了马,从衣兜里取出一份公文,在城守卫队的监视下递到了卫队一名军官手中。那军官打开公文看了一眼,脸上一正,“原来是杨督军,不过大总统有令,为保证京畿百姓和睦安全,各地长官入城卫队一律不得超过十人,而且不得携带任何重型武器及炸药,请配合!”

    “这……”

    那杨增新的部下骑兵为难,他不知道这真是大总统的命令还是城守卫队的意思,只能根据以前的经验,上前一步从兜里拿出一个钱袋,道:“这位大人,可否通融一下?”

    那军官哪里敢接他的钱,脸上猛然变色,怒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眼睛不自觉的看了一眼不远处,两个身穿黑色军装右臂上还印着宪兵字样的人已经注意到了他们这里,正往这边走过来。

    “把你的钱收起来,这是大总统的命令,所有人必须遵循!”

    那军官的过激反应令骑兵一愣,看到附近围得人越来越多了,担心人太多了闹大了给自家大人脸上摸黑,他也只好灿灿尴尬收回了钱袋,道:“这位大人勿怪,勿怪……请稍等,容我去禀告一下我家督军!”

    城门处正巧此时有不少人进进出出,均都看到了这一幕,顿时有人公然叫好。

    “要不怎么说前任袁总统他干不过李大总统,看看人家带的兵,那各个都是虎贲!”

    “嘘,小点声。没看到旁边有宪兵队吗,可是逮谁杀谁的杀神,听说前段时间这里有几个城守卫队军官收了人家的供钱,给宪兵队发现之后直接带走,据说最轻的一个也领了十年的刑,带头收钱的那个上尉直接枪毙了!”

    文!“真的假的?”

    人!“哎,你们说这来的人是谁啊?这么大的架势,可比前几天贵州来的那些人大多了!”

    书!“没听刚刚说是新疆杨督军吗,肯定是新疆督军杨增新了,封疆大吏!”

    屋!“哦,原来是新疆王啊,我说谁那么大的阵势。奇怪了,他从新疆跑了半个国家,来京城做什么?”

    “谁知道呢……说不得还是李大总统的召见呢,咱们大总统这么年轻神武,他要招杨增新入京,他敢不来?”

    “说的也是!”

    ……

    正如城门处所传的那样,这队骑兵是新疆督军杨增新的人,不过却不是总统李汉的召见,而是他自己来的,对……不得不来!

    中央最近高举屠刀推行削藩,边防重省新疆也不能够躲开,直面来自中央的武力威胁。

    面对新疆,新总统似乎根本没有安抚的意思,直接用强借口新疆黑喇嘛之乱累经三年而不得定,外有俄人觊觎,下令胡玉珍率国防军第十一师直接强行向新疆行军。新疆虽然也编练有两个师的兵力,不提装备的补给困难、质量较差,光是黑戈壁跟科尔多的那些黑喇嘛以及俄人不时派出的一两千扰边军队,都令杨增新抽不出兵力来武力反抗中央派兵进入新疆。而且更令他感觉到不安的是,那位靠着武力击败了前总统袁世凯登上了大总统宝座,甚至赶在东北强硬跟日本人扳手腕的年轻新总统,似乎并不满足他那模糊的服从中央的呼声,不但派兵进入新疆,最近他的手下更是发现了自己的心腹樊耀南府邸上多次出入操着南方口音,从未在迪化城中见过的人物。再结合一个月前中央放出声音,要在新疆立新省长,匆忙将新疆军事大权暂时移交给他的堂亲兼心腹杨飞霞之后,便带上了数百护卫,日夜兼程往北京赶来了。

    杨增新很快做出了妥协,他不想在新到北京便引起了大总统的不满,所以得知了李汉的规定之后,便在城外为自己带来的骑兵找了一处住处,然后带着十名护卫在城守处做了登记,前往内务跟陆军部备档。

    当初为了防止到了北京之后被新总统摆了鸿门宴,他按照幕僚们的建议也是做了准备的。不仅将新疆地盘托付给几个信得过的亲信和亲戚打理,而且这一路过来的时候也在沿途埋伏了不少的眼线。一有风吹草动,杨增新就能利用这些眼线化装潜逃,就算不能逃回新疆至少较近的天津租界他还是有信心的。而且,杨增新有把握新总统不会拿他开刀,一来有东北张、孟两人的前例,他们两人被送到了北京之后也仅仅只是遭遇软禁,虽然暂时行动收了限制,但是并没有接受什么军事法庭的审判。而且他杨增新过去几年十数次在新疆打退俄人跟黑喇嘛作乱,就算谈不上功臣但也不算失德,中央要拿办他也需要考虑一下新疆那边的各族民意。

    进入了北京城之后,杨增新这悬了多少天的心算是放了下来了。作为第一位主动入京表达忠心的封疆大吏,他杨增新态度不可谓不够,自己该做的都做了,想必那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也该考虑一下安抚了吧!自清末便在官场中辗转,这些年来杨增新能一步步做到新疆王,他的官场智慧不可谓不高,但现在就算是心里已经有了些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却也悬悬的少不了不安。

    自从中央高举屠刀“削藩”以来,不仅国内各位封疆大吏、地方势力都受到了中央的打压,新疆也自然少不了。杨增新曾是第一位响应大总统取消了议会的地方强权人物,思想比较守旧的他本来就不喜欢新式的议会。却没想到新总统上台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宣布复开议会,重新进行全国国会海选。这下子好了,新总统吃这一套,新疆省内那些被他镇压了下去的议会的议员们个个是上蹿下跳。因为被他得罪的太惨,甚至还有议员叫出了“军民分治”要见他杨增新主动辞去新疆督军的职务,改任新疆护军使,以后专管军政,至于民政事务和捐税事务么,就不麻烦他杨增新插手了,省议院的议员们会安排的井井有条的。

    被一群之前自己还瞧不上眼,得罪了够惨的人物这么逼宫,杨增新的心情怎么可能好得起来?更让他忧虑的是,“东北混乱”平息之后,中央的权威进一步确立起来,民国总统的威望也进一步提高,尤其新总统以军起家,有跟洋人之间的关系密切,手下数十万的精锐大军仍不满足,据说依旧在有条不紊的编练新军。据说现在在收编了地方一些新占领的省份的军队加上投靠的势力之后,中央新政府手里至少掌握四十个以上的整编师武装,这其中有二十七个师都是按照国防新编制编练的一师三旅编制。手握近六十万兵力,这也是为什么南北诸位地方强人都不敢在中央的削藩令下有所反应。就算是吃了大亏的西南王唐继尧,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发了通电恭喜贵州省长刘显世上位,中央给的亏,他必须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

    现在的北京中央强势的紧,已与当初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政令不出京畿”的局面大不相同,作为地方实力派人物,杨正鑫确实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向中枢输诚,不然,下一个“有罪之人”恐怕就是他杨增新了。

    所以,杨增新经过认真考虑之后,认为新中央虽说实力强劲,但也不可能一味的向地方宣泄其武力,过去的一个月里中央可谓是占尽了好处,地方数位强人都服了软,总统府里的那位若是还没糊涂,差不多也该到了见好就收,该使软安抚的时候了。再一味的强逼,真就有可能逼迫地方几位强权派走到一起联手对抗中央了!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希望能够成为中央的第一位使软安抚的对象,这个险值得一冒。你想啊,他杨增新放着新疆督军的位子不做,不远万里的大半个中国跑来北京向大总统投诚效忠,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忠诚表现吗!

    显然与杨增新有一样想法的不少,广东、贵州都在他之前便往北京派了使者,可惜刘显世派了心腹、龙济光派了兄长,都没有亲自过来,要说着表忠心的效果还是没有他亲自前来要更好,这份重量可着实不轻!

    对于新总统,他杨增新是不敢不服,虽然人家年轻,可你看看人家的手段,无论是跟北洋巨头袁世凯扳手腕,还是跟孙黄等国民党大佬说笑间就翻脸,又或者是攀上德国高枝,跟英国在西藏交恶、跟日本在东北激烈对抗,再给他几个胆子,他杨增新也不敢说能做到几件。虽然羡慕人家不到三十而立便坐上了大总统,但机遇便是给了他,他杨增新也不敢确定自己能不能走到这一步!

    在这种心境之下,他的心思也就好理解了。现在这国内局势将定,利益的重新分配也正在进行。多少人都巴望着拍总统马屁呢,现在这个时候去挑战李汉的权力,那是自寻死路。杨增新不傻,他不愿意像唐继尧、陆荣廷等一样,上了新总统的黑名单。袁世凯时期,他杨增新是袁世凯‘信任’的封疆大吏,现在也要变成新总统的人,中国数千年来的官场,说白了不过两个字——站队!

    你站队了队,你就是胜利者。错了,就如同段祺瑞、徐世昌等人,别看着现在新总统没动他们,但是仅从中央一下手便斩掉了北洋系在东北的残存影响力便知道了,早晚少不了要对付他们的。所以,聪明点学学人家梁士诒、周自齐,把命、根、子交通银行跟中国银行现在都交出来了,或者学习严复、王士珍,一个老老实实的只管着教育不理会其他,一个干脆告老还乡不理会政治了。

    人活在世上,不就是为了一个‘利’字吗,他杨增新在新疆经营了那么久,要名声有名声,要钱财也有百万了。作为辛亥革命以来的既得利益者,杨增新的要求也不高,能继续掌握新疆大权最好,若是新总统不答应,就算是不能再兼掌军政、民事大权,也至少要他保留一样,他就心满意足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五十五章 劫

    杨增新等一行人进了京城,并没能获得多少时间,能在京城内自由的逛多久。

    很快一阵噪杂声,一队身穿蓝灰色军装的数名骑马军官的带领下找到了已经走到西长安街的杨增新等。

    为首的年轻军官对着他们看了一阵,询问道:“对面可是杨督军属!”

    这边回答:“正是!”

    得到了确定之后,那边军官下了马,恭敬上前见军礼道:“卑职见过杨督军,我等属京畿卫戍部队,接外交部呈令,请杨督军先往外交部暂时休息!”

    杨增新爽快的答应了,“有劳将军带路了,不知道将军该如何称呼?”

    “不敢,杨督军高看在下了,卑职陆云锦,国防军陆军少校!”

    “果然是英杰出少年,那老夫便作老一些,唤你一句陆少校了!”

    “轻便!”

    陆云锦一挥手,他所属的队伍立刻便换了阵型,将杨增新十余骑跟马车护送在了队伍中,往外交部行去。

    一路上杨增新有心与他多聊两句,只不过他很快发现了这个叫做陆云锦的年轻人不好对付,一旦杨增新问到有过国防军跟大总统还有京中最近大事的话题,他不是沉默便是果断称不知,人虽然表现的恭敬,但看得出来对杨增新等未尝没有戒心。

    外交部跟内阁各部一样,同在铁狮子胡同内,这么大的阵势,队伍刚过了铁狮子外围的审核进入,就惊动了内阁各部,陆军部总长段祺瑞便是其中之一。

    队伍很快被陆军部派出了几名军官给拦住了,带头的一位段祺瑞的心腹,陆军部下属军学司司长徐树铮。

    “等等,你们这是……”

    “回徐司长的话,卑职等接外交部命令,迎接来京的新疆杨督军前往外交部暂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