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超陆权强国 > 第448节
    陆军行动造成了双重外交,美国立即提出抗议,原来支持出兵的元老和国内舆论也转向反对。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九十一章 重要

    1917年的九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夺取了彼得格勒的政权。随后,革命形势以雪崩速度蔓延到俄国全境,在远东的海参崴等大中小城市到1918年2月前都成立了布尔什维克控制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因为此时的黑海被奥斯曼土耳其封锁,协约国物资不可能海运到沙俄的乌克兰,为此,英国与法国决定武装干涉苏俄革命,以阻止协约国储存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战争物资落入苏俄或者德国之手。同时,他们也为了帮助捷克军团推翻从伏尔加河到中国控制区的铁路沿线的布尔什维克地方政权。以达到最终支援俄国白、军重新夺取全国政权,俄国恢复欧战的东线战场,并重新承担沙皇时期一切债务跟责任。

    由于英军、法军都深陷欧战的西线战场,没有足够的军力直接干涉苏俄革命,为此英法从外交上积极拉拢、推动美国、日本等协约国成员以及中国这样的跟苏俄有着直接领土矛盾的国家派遣军队干涉俄国革命。

    中国虽然一直都未表态,但是日本突然的出手着实令英法两国满意。日本军队借口干涉需要铁路补给物资,要求中国开放‘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经营权,甚至暗藏祸心的要求中国将此条铁路交还俄国临时政府,或交予干涉过暂时运营。

    出于补给干涉军队物资的需要,对此英法两国都给予了肯定性支持。美国对于日本提议的由协约国接管此铁路十分感兴趣,对此也做出了肯定支持。俄国临时政府更是向协约国再三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立刻归还西伯利亚大铁路。

    对于日本及协约国的无理要求,中国自然断然拒绝。

    李汉深知现在协约国有求于中国,因此态度十分强硬的改口断然拒绝日本的提案,更是下令终止与英国及协约国之间,有关中国出兵武力干涉苏俄革命的谈判。

    因为中国迟迟不愿开放所控制的部分西伯利亚大铁路,协约国为捷克军团与在西伯利亚、乌拉尔的俄国白军,日美加三国干涉军打通铁路交通、打开出海口,获得协约国直接的物质支援的目的迟迟未能达成。

    西安已经深居中国内地,气候也是标准的北方气候。每年这里的春季跟秋季都是十分漫长且很有特点。即春天特别冷受到冬日余寒的影响将持续很久。秋季则受到夏季的影响,一直到十一月初,那酷热才会完全散去。

    西安作为一国的首都,如今已经得到了民国国内各方的肯定跟支持。首先这座城市位于中国的地理中心不远处,可以说自西安再往西走,便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了。将首都建立在整个国家最贫穷的地方,而自李汉入主中枢以来,其立足后世百年的经验,同时也是对民国外部恶劣环境的担忧,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的重型工业,超过八成都是被规划建设在中西部地区。以免在战争时期,落入敌人手中。

    中西部积贫已久,想要彻底实现中部的振兴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唯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以上,才有可能彻底得到改善。不过在那之间,政府也不能做的太过偏袒。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民国的经济中心赫然已经南移,沿海城市也变成了这个国家最发达跟富裕的地区。尽管李汉还在一点一点的把控,但贫富差距的出现,已经导致东部沿海跟部分南方省份对于他的偏心有些不满了。

    或许一时半会的,还能靠外部环境那套说法安抚一二。但,终究有一天,那些不满他政策的人还会跳出来。

    走一步算一步吧,既然重活一世,若不改变一些什么,尽可能的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环境,李汉并不甘心。

    尽管西安作为这个新生革命国家首都的历史只有短暂的三年多,不过作为曾经的六朝古都,这座城市古老的城市也已经走出了革命时期的满城大屠杀,宛若也经历了一场革命一般,重新焕发新生计。

    在10月底的某天,西安城难得的这个好季节当中。这个中华民国的首都,远东现在和未来的政治中心,正是一片繁盛的时候。高大的梧桐树在充沛的阳光中洒下浓密的树荫。城中到处是喧哗的人流跟商贾招呼客人的声音,经过了几年治理后,已被在沿途开挖了数十条分支泄洪渠道,并加种了数十万棵幼树防护的黄河,似乎被驯服了一些。至少今年本该洪涝成灾的天气里,却没有再发生洪水漫过堤坝的情况。

    在新政府的主持下建设的众多首都标志性建筑点缀在树和绿荫之间,让这座古老的城市,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

    西安英国大使馆,在这个民国日益显得繁盛起来的首都城市里面,这个英国大使馆仍然顽固的坚持着它的帝国气派,他们的使馆不像日本使馆那么戒备森严,也不想美国使馆、德国使馆那样靠近民国的政府机构。确切来说,这个定都没有多久的首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使馆区。规划中集中的使馆区计划在1916年完工,所以这座三层的洋式小楼仍然傲慢的伫立在中山路的新城区这里。穿着蓝色礼服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守备在这里。房子周围全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花草,甚至连园丁和佣人都是从印度还有锡克来的黑人。

    巴尔特大使有些疲倦的从汽车上面走下,为了拉拢在远东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中国。英国已经在今年四月被迫承认将中国的外交等级从公使提升到大使级。不过,这种诚意显然不足,毕竟德奥几国在几年前便正式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关系,而美国也在随后的一六年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关系,甚至连法国也在去年年底向中国递交了国书正式宣布将中国的外交级别升级为大使级。

    可以说,除了仍旧与中国未恢复外交关系的俄国外。英国也就只比仍旧固执不愿升级的日本早那么一丁点。

    巴尔特叹了口气,回头望了一眼远处街道上一队正经过巡逻的民国军人。才短短的两年时间,这个国家的驻军巡逻路线已经六次修改。如今更是距离英领事馆只有不足一百米。随着国力的增长,这个国家面对西方列强国家越来越自信了。

    几年前他们还能遥控指挥这个国家,但是几年之后,随着欧洲强国陷身欧战的泥潭中久久不能自拔。而中国,却借助着欧战之风,不但民间资本大肆扩张,已将英资、外资挤压的份额已是很好,工业跟军事上的飞跃式发展,也是令他这位时刻关注着民国的英国外交官夜不能寝。

    “也许再两年之后,我们恐怕连租界跟驻兵权都保不住了吧?还有那些合约跟特权!”

    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巴尔特深叹了一口,接过了一旁秘书递过来的公事包,一言不发的朝着使馆里面走进去。就连园丁和仆役们都恭敬的向他行礼,一样十分注重利益的他却没有和他们还礼的心情。他只是一直向客厅走去,留下了背后一群摸不着头脑的黑人园丁还有仆役们在那里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目光。

    他们不明白,这位寻常看上去十分和气的大使先生到底怎么了?看起来这么疲倦而且魂不守舍地样子?

    “先生,雷恩将军已经在会客室等候您多时了?”

    他才刚步入大厅内,一个近侍便应了上来,“日本公使先生在半个小时前曾来拜访,得知您前往外交部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留下话,他会在下午五点再来拜见您!”

    “日本人!”

    巴尔特心中没由来的一阵烦躁,自欧战爆发之后,他便一直在担心日本这个国家。因为比起中国来,这个国家或许潜力小了太多,但是国力、军力跟对外扩张性,都要比中国强得多。结果从中日山东冲突到日本出兵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再到现在日本出兵俄国后,却公然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永久性军事建筑等等……种种无不显示了,这个国家将是亚洲秩序不稳定的根源所在。

    难道真是上帝要毁灭这个世界了吗?

    14年欧战爆发,到15年底,几乎整个欧洲都被这一场突然爆发的战争,渲染成了一片血色的地狱。美国跟远东是当时少有的沃土,然而随后中国出兵收复故土与俄国展开了一场涉及到近百万陆军的大对决,随后日本出兵南洋,强占了东印度群岛殖民地。17年最后一篇沃土美国加入欧战之中,整个世界上,似乎已经没有了一处伊甸园。

    是的,非洲的混乱已经不是一百年、两百年的事情。中东跟中亚地区还在混乱之中,南美各国也是一样。印度、澳洲跟加拿大反抗英国统治的事件层出不穷,整个世界似乎都被欧战拖入了战争的泥潭中。

    难道二十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灾难?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九十二章 重要2

    整个西方世界已经在进行着最血腥的杀戮,然而东亚的确却也眼见不稳之征兆。

    寺内正毅在登上日本首相之位几年后,日本国内已经出现了不稳之征兆。或许连他本人都没有发现,其实他原以为稳固的统治,实际上并不似自己所想象的那般牢固。随着寺内正毅的上台,日本正式进入军人集团主政时期。在过去的几年里,寺内正毅亲自签署了数份扩军法案。海军建造了几艘新型主力战舰,势力有所增加。但是比起陆军来,他们虽然得到了更多的发展资金,发展势头却远不如陆军。在1911年中国辛亥年爆发革命那一年,日本陆军已在几任首相的打击下被削减到只剩下17个师团总规模约37万人。

    但是,如今的日本,不算上预备役,日本甲乙两级主力师团便已扩张到39个师团,合计82万人。受到邻国中国扩军的影响,这个国家陆军怪兽的扩兵还在继续之中。

    一想起日本巴尔特便头痛欲裂,因为从日本国内传来的情报来看。日本跟中国,这两个远东最强大的国家,如今似乎又走到了战争边缘,宛若两个火药桶一般,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可能性。

    这倒是不难解读,因为日本是个岛国。若想成就强国之路,除了积极对外扩张外,毫无第二条路可以走上列强之位。日本身边的国家,俄国太强、太大,日本或许可以一时借助天时地利击败它,但绝没有吞并俄国的可能性。朝鲜已经被日本吞并,那么剩下的目标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完全按照日本政府的战略在实行中。可是随着11年,日本自己暗中扶持的革命,却不想真得助这个国家推翻了前朝的腐朽统治。短暂两年的混乱之后,一个强势的革命党人李汉崛起。依仗着对欧美工业、军事跟制度的崇拜,同时也是在那些该死的德国佬的扶持下,这个国家快速的建立了自己完善的军工体系,并开始建设一支陆上强大的军事力量。

    随后的欧战爆发后,中国又很快的抱上了美国的粗大腿。短短几年内,从欧战中分享了不少战争红利的这个国家,靠着欧战红利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如今的中国,就算是欧洲的一些二流工业国家,也难说能比他强几分。更何况依仗着充足的人力跟国土资源,便是硬拼第一流强国,也有几分胜算。

    自16年中俄冲突后,中国击败了俄国的远东集团军,获得对列强国家胜利的这个国家现在越来越自信,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同样的对于列强各国在华特权也越来越不满。

    目前因为中国方面单方面拒绝继续履行1914年的《中日停战协议》中有关支付庚子赔款的问题,日本国内已经被严重刺痛了。

    是的,不仅日本被刺痛了神经,巴尔特跟英国也同样被中国现在的举动刺激到了神经线。

    巴尔特进入会客室内,一个中年人正靠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他身上一身崭新的英国陆军少将军服,嘴里叼着个大烟斗,正是驻扎香港,统筹管理驻华英军的陆军少将雷恩将军。

    雷恩将军自打1916年被调往远东以来,还是第二次前来西安,和英国驻华大使巴尔特见面。不过尽管两人只在天津见过几面,但是彼此都很聊得来。而且,两人私下里书信往来不少,很愿意就远东现在这些波诡云黠地局面交换一些意见。而今天,雷恩将军就特意在大使馆等待着巴尔特的回来。因为他接到了巴尔特的便条,说非常希望和他能够谈一谈。于是,他就在这里了。

    看着巴尔特铁青着一张脸走了进来,雷恩将军收起了烟斗皱眉道:“我亲爱的大使先生,什么事情让你看起来如此烦恼?难道中国人至今还不愿意在军事合作问题上松口吗?真该死,如果几年前我们再小心一些,加大对袁的扶持,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种情况发生了……”

    巴尔特疲倦的在沙发上面坐了下来,锡克仆人给他送上了一杯印度产的红茶。他倒了一声谢,端起喝一口,将茶具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将军!”巴尔特苦笑道:“我才从外交部那里回来,真是糟糕透了。那位总统先生已经第二次回绝了我的邀请,甚至连那位新国务卿,也借口有事,回绝了我的邀请。真该死,我开始怀念唐总理的时代了。那段时间应该是这个国家政治最清明的时期,那里像现在,完全是总统一个人说了算。”

    话落下,他深叹了一口气,骂了起来,“国内的那些混蛋到底在想些什么,难道他们还要用过去的老眼光来对待这个国家吗?现在帝国深陷欧战泥潭中,德奥两国最近密集展开合作,听说西线战场上还出现了土耳其人的身影。真该死,如果同盟国加深合作力度,这一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打到哪一年!日本人解救了俄国沙皇一家,这为我们干涉俄国革命,重新恢复东线奠定了基础。只是,有些人未免心里太过乐观了。如今的中国已是非比往日,帝国此时向中国施压,要其交出中国占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控制权……那帮政客脑袋让门夹了吗?”

    看着一向稳重的大使在那里发牢骚,雷恩皱眉紧皱,“阁下,难道中国人会因此拒绝向我们开放直接前往俄国,干涉俄国革命的渠道?”

    “这恐怕是最糟糕的情况了,中国人已经不止一次抗议要求将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他们说的海参崴移交给中国。可是,从南海到日本海再到鄂霍次克海,绵延上万里的海岸线全在中国人的控制下,除了即将结冰的库页岛附近海面外,我们没有一处安全的基地,可以将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俄国境内。我想,我们有大麻烦了。俄国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失去了对这个国家的控制能力,尽管临时政府现在还有很多的官员愿意接受他的命令,但仍有更多的人,不愿意将手上的权力还给他。临时政府没有一个稳定的核心,同时还要面临越发壮大的那些邪恶共产党人……若是中国迟迟不愿意开放渠道,让我们的物资直接送抵俄国国内。我很担心临时政府能够坚持多久!”

    雷恩将军惊诧,“大使先生,我个人认为,中国还没有这样地能力。”

    巴尔特只是冷笑:“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想,认为中国人没有能力影响俄国。他们只在远东有些影响力,但一旦帝国从欧战中脱开身来,收拾他只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白厅那些老家伙真的认真在关注远东,他们就应该知道,这个国家已经跟以前完全不同了。我们都被那位年轻大总统耍的团团转,借助着欧战的顺风车他采取了一系列地阴谋步骤,游走于同盟国跟协约国之间,一步一步的实现了壮大中国的计划。16年的中俄冲突,中国为什么能够击败俄国?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俄国远道而来,犯了日俄战争时同样的错误吗?不不不不,我坚决不这么认为。他们难道又忘记了中国那规模不下德法两国、还在我帝国之上的庞大陆军,据说这支军队的军火跟装备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产化,使用的全都是中国改良版的‘莫新纳甘步枪’。他们的海军或许羸弱不堪一击,但却拥有着亚洲规模最庞大的飞机跟战车编制。因为中国人的保密性,我们至今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架飞机跟战车!中国已经拥有了改变亚洲局势,甚至影响到欧洲的能力了!”

    他发泄了几句,认真的看着雷恩将军,有些无奈地道:“将军,我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了,但是我还是需要给白厅送一份报告,告诉他们我的意见。中国人不可能在西伯利亚大铁路问题上做出妥协的。是的,过去几年里,他们已经通过这条俄国人勒紧腰带修建的铁路,每年都能获得数以千万计的巨额利益。中国人也不觉可能轻易的就点头派出军队武装干涉俄国革命。利益……他们已经摆好了谈判桌在等待着我们让出巨额的利益!”

    雷恩将军有些吃惊,说了声抱歉后,给自己点上了烟斗,一边抽起了烟来,一边认真思考着。

    他到底常年在香港,而且只是一个军人。政治上的东西他懂但是并不精通,被巴尔特这么一说,他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无疑是很快的,16年他来中国时,这个国家只拥有2万多公里的铁路,今年却已经超过了三万多公里,与香港近在咫尺的‘粤汉铁路’如今经过中国跟美国铁路公司四年多来的合作,七十多万规模的恐怖筑路大军的努力下,已经部分开始通车,预计到20年前后就能完全通航。交通环境的改善是最能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除此外,军事上中国的发展他也确实感觉到了。不说那中国勒紧裤腰带建设的高达三百多万规模的庞大新式陆军,就是广东省新规划的毗邻香港的深圳,那里便驻扎着规模高达近两万人的中国军队跟上百门火炮。距离这支编制仅有不足百里的地方,尚有其他两支驻军部队。距离英国割据的香港仅有不足两百公里的范围内,中国就驻扎了四万多军队跟一百七十多门火炮,还有两到四个飞行中队。他曾经做过研究,一旦中英交恶,以香港现在的武力,除非把维多利亚外内的海军舰艇全搬上岸抵挡,不然最多两到三天的时间,中国便能重新收复香港。

    一个曾经只要英国稍微恐吓,便会吓得跪地求饶的国家。如今却掌握了对英的主动权,军事上跟经济上的发展,都让这个国家越来越自信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九十三章 矛盾激化1

    “我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巴尔特长叹了一口气,雷恩将军是一位绝对合格的陆军将领,而且和自己友谊深厚。让他领兵打仗绝无问题,但是,复杂的政治显然比之战场上的恶劣情况还要让人头痛。也真难为他了,还要用战场上的那套思维,去思考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加复杂且肮脏的政治。

    巴尔特喃喃的道:“国务院刚向国会递交了《庚子赔款草案》,根据我们得到的一些风声,站在国务院背后的那位李大总统,不但要通过立法确定全面废除与德奥俄美四国庚子赔款,还将向比、荷、西、葡、瑞典、挪威六国追回庚子赔款中已支付之军费。除此外,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国已经不愿意再向我帝国、法兰西、意大利跟日本支付赔款。若说前面这些还能理解为中国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问题再向我们示威,但……在这个时间若是这份法案通过,日本那边……”

    他已经说不下去了。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不夸张的说,庚子赔款就是洋人套在中国脖子上的一道枷锁,在前清时期,稍微一勒紧就可能会导致大清的财政吃紧,甚至面临破产。

    然而纵使一直想废除这个耻辱的赔款,解开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但是民国成立之后,无论是袁世凯时期还是李汉时期,都没有着急对其开刀。因为那时候民国初建,一切都是百废待兴,若是不小心动了这个东西,无疑会伤筋动骨。

    不过,虽然大动作不能有,但小动作却没有少。袁世凯时期靠着以贷还债的方式,靠着英法等国提供更多的新贷款,来偿还旧债务。李汉时期更是取得辉煌的成果,先是美国单方面放弃了庚子赔款,随后欧战爆发后,德国、奥匈帝国先后同意放弃赔款,原本的八大国之中,就只剩下‘俄、法、英、日、意’五国了。

    中日之间于1914年爆发冲突,随后的冲突之后,两国于当年年底签署停战协议,根据协议规定,胜利国中国赢得了暂缓三年继续向日本支付庚子赔款的结果。

    1916年,中俄战争爆发,俄国因为主力被牵制于欧洲东线战场上不得动弹,结果仅依靠二三十万俄国远东集团军跟远东驻军要抵抗举国之力一战的中国,自然败得一塌糊涂。开战之后,中国便宣布停止支付庚子赔款,并保留向俄国追回已支付款的权力。输掉了中俄战争的俄国,几个月之后便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跟社会主义革命,且两国到现在为止都没能重新恢复联络,中国实际上已经废除了庚子赔款之中最大的一块。

    时间缓缓步入18年,几年来中国发展只能用飞速来形容。随着一座座钢铁厂、发电厂、兵工厂等重型工业企业的建立,这个国家已经勉强拥有了二流工业强国的实力。再配合中国的庞大人口跟辽阔的领土两大先天优势,可以说现在只要不是与美国叫板,就连英法那些陷身欧战泥潭的国家,都没办法过分惩罚中国。

    这种置身于战局之外的优势,加上革命之后七八年来的飞跃式发展,都给这个国家增加了自信心。于是,才有了年初,中国借口民意,单方面要求将要支付日本的庚子赔款继续延后……而两国也因此摩擦骤然激烈起来,谈判从一月持续到现在,眼看着18年都要走完了,中国人也没有继续支付的意思。

    是的,中国人是不准备再向日本支付赔款了。

    巴尔特心中苦笑,日本人是断然不可能同意中国停止支付庚子赔款的。

    寺内正毅在登上日本首相之位几年后,日本国内已经出现了不稳之征兆。或许连他本人都没有发现,其实他原以为稳固的统治,实际上并不似自己所想象的那般牢固。随着寺内正毅的上台,日本正式进入军人集团主政时期。在过去的几年里,寺内正毅亲自签署了数份扩军法案。海军建造了几艘新型主力战舰,势力有所增加。但是比起陆军来,他们虽然得到了更多的发展资金,发展势头却远不如陆军。在1911年中国辛亥年爆发革命那一年,日本陆军已在几任首相的打击下被削减到只剩下17个师团总规模约37万人。

    但是,如今的日本,不算上预备役,日本甲乙两级主力师团便已扩张到39个师团,合计82万人。受到邻国中国扩军的影响,这个国家陆军怪兽的扩兵还在继续之中。

    日本不比中国,这个国家如今只有5870万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八分之一。人口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日本每扩招一个士兵,工商、农业的从业年轻劳动力便少了一个,且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是故招募并培养武装一个士兵的成本,要比中国高出一倍有余。

    吞并了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令日本财政有所改善,但是开发新占领的南洋殖民地,每年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还有国内的造舰计划、陆军扩军计划、武装干涉出兵俄国等计划……钱钱钱钱,全都要钱!

    根据英国在日本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情报显示,日本16年的陆海军军费为2.6亿日元、17年为3.58亿日元,到了今年仅前九个月的时间,日本军费支出便赫然高达3.91亿日元,今年恐怕军费拨款将高达4.5亿以上。

    尽管新得了几倍的殖民地,靠着南洋的廉价物资,日本国内的米骚动逐渐平息。但这并不代表日本人的日子就真的好过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倾斜向军事工业,日本又没有中国那么辽阔的领土跟资源可利用,所以,这国家的政府,绝不可能放弃了庚子赔款。中国继续拖延下去,只会令两国彻底走到战争的火线上。

    “难道远东,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也将彻底失去和平了吗?”

    巴尔特已经无法看清远东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了,是的……也许会是和平,也许会是……一场灾难!

    一场已经支离破碎的亚洲远东秩序彻底破碎的灾难!

    1918年是日本的大选年,寺内正毅真得毫无觉察,发现国内贫民越来越多,平民对自己的不满挤压的越来越大吗?

    不,他察觉到了。只是傲慢的他还是以自己的军人视觉是思考这些问题。他是陆军出身,曾经就任朝鲜总督,在他看来,只要军队,尤其是陆军还在支持他,他就不会有倒下的一天。所在,自打成为了日本首相之后,他一改大隈重信时代对海陆军的压制,全面发展日本军事机器。

    为确保财政收入实现了增税,制定了《军需工厂动员法》和规定国家照顾在战争中负伤人员及遗属义务的《军事救护法》,在内阁设立军务局,还设立了内阁直辖的咨询机构—临时教育会议,强化对人民的臣民教育。《军需工厂总动员法》赋予了政府统治国民经济的巨大权限。

    在过去几年里,日本陆军从17个师团扩增到39个师团,足足翻了一倍还多,说寺内正毅是日本陆军力量得以迅速壮大的最重要功臣也毫不为过。

    只可惜,寺内正毅却不晓得,虽然他的陆军扩增法案,令陆军上下极为满意,但是,不满他的声音依旧很多。

    寺内内阁倾注全力的内政政策的话,那就是构筑总力战体制。1917年第39次议会上,通过了政府提出的一项跨年度、总额2.6亿日元的追加预算,用于建立八六舰队及扩大与战备有关的电话,煤铁业。1918年的第40次议会上,又通过建立八八舰队的庞大预算。

    在过去几年里,日本陆军获得了合计1.79亿日元的军费,但是海军却得到了4.61亿日元,足足是陆军的两倍。

    作为一个陆军出身的首相,但是过去几年里他的态度却太过倒向海军,也因此引起了陆军内部的不满,很多高层将领都对他向海军献媚的表现十分不满,背后称他为‘海军首相’!

    18年应该是日本民间跟思想界最混乱的一年了,前后1911年邻国中国革命之后,国家迅速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也从革命之中分享到了革命果实,虽然谈不上人人有田种,家家有闲钱。但是民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减税、减负,同时各种利民跟便民政策,经过各种途径传回日本之后,都令日本国民所心动。

    甚至思想界,也开始出现了分化。有些人经过研究之后发现,民国政府已经开始大量的向民间跟各阶层放权。经过了几年的冲突跟混乱之后,议会制度在各省份跟地区已经彻底扎根,在廉政公署的监督下,政治也开始廉明起来,民国风气也开始活跃跟开明起来,最明显的莫过于新文化运动。这些都对日本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思想界吸引力不小。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九十四章 矛盾激化2

    17年俄国革命之后,日本并不如中国一样。因为刚刚经历一场革命,且本国的日子越来越好,因此民国百姓的思想也没有苏俄人那么极端,要求暴利抢夺其他阶层的利益跟资本重新分配。

    甚至可以说,民国的各主流阶层,尤其是那些商人跟立宪派、乡绅等名流更是自主出手封杀红色思想在民国的传播。加上劳工法案等逐渐完善,民国虽然有些人对苏联的红色思想十分好奇,但是有半个世纪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一想到均分田亩等等诱惑引起的国家混乱,便有利益阶层自主打压红色极端思想在民国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