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30节
    第25章 五零糟糠妻之子25

    沃罗别夫刚开始还以为来的是老冯, 有些没醒酒的他打了个酒嗝,拉着人就想继续讨论昨天没讨论完的话题。

    哪知等沃罗别夫看清楚来人,才发现来的根本不是老冯, 一肚子话无处挥洒的沃罗别夫顿时失望不已。

    虽然林知言自我介绍说是老冯的学生, 可依旧没能让沃罗别夫打起精神。

    昨天他跟老冯为了一套工程机械的设计图争得面红耳赤,两人各有各自的观点, 因为都无法认同对方的设计理念,吵到半夜还没结果, 只能暂时休战。

    回到住处后酒瘾又上来了的沃罗别夫,愣是喝了整瓶酒精度数极高的白酒, 这才心满意足的睡去。

    也不知是不是酒神眷顾, 第二天醒来后, 沃罗别夫突然灵感爆发,关于那套尚未完成的图纸, 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于是沃罗别夫早早的来到实验室, 打算再跟老冯争论一番,让他接受自己的设计理念。

    哪知他等了半天,老冯竟然放了他鸽子, 这让沃罗别夫一腔期待顿时落了空。

    沃罗别夫看着林知言过于年轻稚嫩的脸庞, 有些郁闷的咕哝了一句俄语方言。

    至于自己跟老冯争论的话题, 他可不觉得有跟个孩子提及的必要,想必他连自己讲的是什么都听不懂。

    沃罗别夫虽然有些郁闷被老冯放了鸽子, 还有些年龄歧视,不过对于林知言的问好,他还是挺给面子的, 跟林知言交谈了两句。

    然后沃罗别夫就发现, 这小子在机械设计上还是很有些天赋的, 懂的居然不少。

    沃罗别夫虽然是个酒鬼,他机械研究专家的身份却是毋庸置疑的。

    这位很有国际主义精神的达瓦里希,在发现林知言并非是他以为的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后,当即来了兴致,开始跟他认真交谈起来。

    等老冯终于完成手上的工作,赶到实验室时,就发现一老一少正对阿美利加前两年刚研发的数控机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林知言明显是数控机床的拥护派,虽然受制于基础技术方面的制约,数控机床暂时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对后世发展脉络清楚了解的他深知,只有数控机床才是未来。

    而沃罗别夫所在的毛子国最擅长制造傻大黑粗的产品,对精细程度的把控往往不怎么上心,因此对数控机床的诞生根本就没太放在心上。

    却不知道再过二三十年,他们为了弄到一套用于精密加工的数控机床,废了多少心思和力气。

    说到工业母机的制造,前两年奉天那边还被北边国家援建了两座机床厂。

    虽然接收的都是对方老旧落后的工艺,但这两座机床厂所生产的工业母机,对国内工业建设还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两人争论的话题引起了老冯的兴趣,想到自己手上最近没什么特别重要的项目,倒是可以趁这段时间组建个数控机床的研究项目组。

    工业母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既然知道了阿美利加有更先进的生产工艺诞生,他们就不能有任何轻忽。

    林知言可不知道自己随口跟沃罗别夫争论的话题会引起老冯的兴趣,不过知道了也只有高兴的份儿。

    上辈子国内正式开启对数控机床的研究,还要等到一年多以后,如今提前了这么久,在这项技术上肯定能更早些缩短跟国外的差距。

    下午的时候,林知言作为助手跟随老冯和沃罗别夫前往首都第一机械厂,查看机械零部件的生产线。

    生产车间里,第一机械厂的工人们挥汗如雨,忙得热火朝天。

    只听的一阵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一个个零部件被工人师傅们敲击塑形,直到打磨到想要的尺寸和形状,才算完成。

    跟后世相比,这个时代的生产环节显得格外粗放。

    半自动化的生产线上,绝大多数零部件后期都要靠着工人的手工打磨。

    而对零部件精密度的把控,则全靠工人熟能生巧的经验,只是这样打造出来的零部件,往往很容易出现误差。

    看着这番场景,林知言越发觉得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和精密加工,是多么紧要。

    回到学校后,老冯向上面提交了数控机床的项目申请,在林知言开学后不久,终于得到了批准。

    身为老冯的学生和临时助手,林知言虽然因为学业的关系没有正式加入该项目组,却顶了个实习研究员的称号,三不五时的被老冯拉着参与到研究中。

    在跟路小北兑换了数控机床的相关研究资料后,林知言可以说是所有研究员里对这方面了解最多的,因此他在项目组里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使得研究的进展飞快。

    到五五年底,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跟首都机床厂合作的项目组,就成功的在立式铣床的基础上改装出了数控铣床。

    作为国内的第一台数控机床,它的诞生比历史上整整提前了将近三年时间。

    只是受制于国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水平,这台数控机床使用的电子管元件体积过于庞大,而且价格昂贵,只能用于少数有特殊需要的部门加工零部件,推广的难度非常大。

    而想要让数控机床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则需要等到国内的元器件技术进一步发展。

    即便如此,数控机床在这个时候研制成功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要知道,这项技术在阿美利加也才刚刚诞生不到三年,国内这么快就研制成功,如何不让人心中惊喜。

    由于国家新立不久,正是迫切需要先进科研成果树立群众信心的时候,因此没等多久,项目组的所有人就受到了主管科研部门领导的嘉奖和接见。

    这个项目会这么快的成功,林知言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为此,在向上级申报成果的时候,他的名字被老冯排在了其他研究员之前,仅次于老冯这个项目主导者。

    而作为所有研究者里年纪最小,却发挥了极大作用的一个,林知言在被领导接见的时候,不仅得到了对方一句少年英才的评价,还被对方拍着肩膀鼓励,期待他能再接再厉。

    看着对方那张以往只能在老照片里才能看到的脸,林知言心中忍不住有些激动。

    对这位为国家做出过极大贡献,在之后的十多年里还将努力庇护无数科研工作者的领导,不由心生敬慕。

    为了改进初代数控机床,进一步提升实用性,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林知言他们又开始了对晶体管元件技术的攻克。

    终于在年中的时候,使数控装置升级到了第二代,不仅机床的体积缩小,成本也大大下降。

    新研制出来的第二代数控机床,首先在首都机械厂得到了推广和试用。

    在试运行了一个月后,众人发现不管是在生产效率还是生产的零部件精确度上,比起使用传统机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对数控机床的重视进一步提升。

    随着晶体管元器件技术和印刷电路的难题相继被攻克,林知言的研究重点就转到了集成电路上。

    想到上辈子国内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落后,林知言心里就一阵的不舒服。

    哪怕后来他们国家成了gdp全球第二的全产业链工业制造国,可就因为在半导体方面的落后,时不时的就要被阿美利加拿捏。

    国家不仅长期受制于人,还要被国外的那些半导体企业不断的割韭菜。

    现在既然有了提前超越的机会,林知言当然要牢牢抓住,趁着这几年的科研风气还比较宽松的时候,得赶紧加快研究步伐。

    而等研究出了集成电路,像计算机技术的研发也就可以早日提上日程了。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国家目前应该已经在西北地区开始了核技术的研究。

    就是不知道自己当初寄出去的那些相关技术资料,有没有送到他们的手里?!

    一想起前世那些搞蘑菇单的科学家们在计算数值的时候,只能靠打算盘,林知言就觉得一阵心酸。

    当然,想要搞出计算机可是个大工程,绝非林知言凭借一己之力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

    好在他背靠首都大学,这里不仅有全国最优秀的一批科研大佬组成的教师队伍,还汇聚了天下英才骄子。

    凭借着这两年在学校和实验室里的出色表现,在林知言提出计算机项目后,不仅一些老师对此颇感兴趣,还有不少学长学弟们也打算加入。

    后来科研院那边听到了风声,也安排了不少计算领域的专家过来,导致原本的校研队伍越来越庞大。

    鉴于集成电路技术难关尚未完全攻克,在计算机项目组组建完成后,林知言他们首先试制的是一台小型电子管计算机。

    只是这台电子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太慢,可靠性较差,实用性不高。

    在制作这台小型电子管计算机的基础上,众人积累了不少经验,再加上队伍里还有个开着金手指的林知言在,终于在时隔一年之后,成功研制出了大型晶体管计算机。

    经过测试,这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远超第一代计算机数百倍,且样机连续工作近四百小时都未发生任何故障。

    再加上使用的都是国产的半导体元器件,一经传出,就在国内外都引发了震动。

    年初的时候,国内的计算机代表团前往腐国参加学术会议,国外的计算机权威界还曾断言说,国内五年之内都做不出晶体管计算机,哪知话说出去还不到一年,就彻底沦为了笑话。

    作为第二代计算机研制的主要功臣,林知言再次受到了科研院的嘉奖。

    只是还沉浸在集成电路设计里的林知言根本无暇分心,也未注意到外界的氛围已经开始慢慢紧张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今天有点卡文,只码了三千,写到这个时间段要非常注意,一个不小心就要嗯嗯……

    第26章 五零糟糠妻之子26

    这一年外界的氛围之所以会变得紧张, 有内外两重因素。

    内因自然是政策方面的变动,在五七年的工作会议上,xxx口号的提出, 使得国内不管是在农业、工业生产, 还是科研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工农业发展的不切实际的目标, 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原定的计划指标。

    而在科研上,许多省市受这两年首都大学多个研究成果的刺激, 也强烈要求在本地组建科研分院以及校内研究队伍。

    因为觉得条件不成熟,再加上师资力量不足, 头脑尚且清醒的科研院便没有同意, 只答应会在部分条件已成熟的地方试办。

    却没想到他们这个回复遭到了上级的批评, 认为他们理性思维太强,干劲不足。

    要求他们尽快在国内各个省市设立分院, 各地的大学和中专院校也可组建研究组, 有好的研究项目都可以提出申请,要力争上游,努力提升国家的科学技术储备和实力。

    在这一政策下达后, 科研院的研究员们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 甚至影响都波及到了首都大学。

    至于外因, 则是跟北边国家的蜜月期已经到了尾声,两国的关系受一系列事件的影响有所变化。

    自诩是老大哥的北边国家, 在建设长波电台和潜艇舰队的问题上与国内产生了严重分歧。

    北边国家希望能在国内领土上建立军用长波电台,并组建联合舰队,用于监视阿美利加在东太的动静。

    然而这涉及到了主权问题, 国内自然不能答应。

    除此之外, 在国内同咖喱国发生边界纠纷时, 北边国家还明显出现了拉偏架的行为,令国内民众无不气愤。

    再加上在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上,北边国家显然没想到国内会这么快出成果,甚至比他们研发的计算机运行效果还好,威胁感顿生。

    想到国内的人口数量和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北边国家的领导人总觉得再让国内这么发展下去,迟早会对他们的老大哥地位产生威胁,便下达了要撤回专家和取消工业项目援助的决议。

    随着这一决议的下达,大量北边专家人员的离开,导致建设到一半的项目纷纷陷入停滞。

    好在国内深知打铁还要自身硬的道理,这几年并非一味的依赖对方。

    不管是在工业项目的设计学习上,还是技术人才的培养上,都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

    虽然有不少跟北边的相关项目不得不取消,但还是保留下了一部分,并依靠自身的努力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等林知言终于搞定集成电路的设计,觉得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才发现短短几个月里,外界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他在学校门口碰到了一脸遗憾和伤感的沃罗别夫,这家伙显然也是要随着专家队伍一起离开的。

    两国关系虽然急转直下,但对像沃罗别夫这样并不是特别关心政治的专家来说,要在这个时候离开,心里还是非常遗憾和不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