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尔·盖茨们的理由很简单:不能允许我们的第二代不劳而获!他们如果不劳而获,会使他们跟同时代的年轻人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这种现象会影响美利坚合众国未来长久的国力!时刻装着国家持续的竞争力,这就是世界首富的情怀。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更以他优美的诗句把盖茨们的情怀上升到一种很高的意境:“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诗人的这个意境,正是化解中国企业家中年危机的处方!

    其实我们的企业家并没有到达绝境。世界是容易淡忘的。没有人去刻意追究那傲立于山顶的高把根扎在多深多脏的地方。当一个人把辽阔圈起来,自己就变得狭窄了。真正需要的是企业家从现在开始打开自己的心门,把自己的爱和赤诚纳入到“提升人类福利层次”这个巨大无穷性的世界中来。

    真正伟大的事业都需要灵魂。当我们的心灵强大时,我们便可以创造一切,享受一切。

    ---------------

    沟通:人乃是一座桥梁(1)

    ---------------

    独特性的本源:一个已经没有指望彻底根除自己某种缺点或哪怕是把它向自己和他人掩盖起来的人,会试图在这种缺点里找到其特有的优点来的。假使他在这一点上得以说服周围的人,他就达到了双重目的:既摆脱了良心折磨,又成为独特的人。

    ——舍斯托弗

    沟通能力常被人误解为一种说话技巧。其实不然。十年的经营管理让我体会到:沟通能力是做人最本原的一些素质,如诚信、责任、意志、创造、视野、爱心、亲和、平实等的集合力。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伟大,乃是他是一座桥梁。人们对空洞的概念麻木或敬畏,对感官所能及的东西心生向往。因此,沟通也只有在人们的行为中才说得清。

    当贫弱人性占了上风

    一个朋友很苦恼,他们那里,活跃着一些热衷于小道消息的人,张三说了李四什么,李四又说了张三什么,再说了王五什么。随后,“说三”变成了“道四”,甚至被成倍地放大。更糟糕的是,一些小道消息还夹裹着头头的只言片语。管理者的话注定要成为风源。人在说悄悄话时,或许也能尝到沟通的快感,可惜那只是一时的,当他们议论第三者的话被第三者知道后,快乐就成了痛苦,本来很好的友谊,同时变为仇恨。我当然理解朋友的苦恼。不经意的一句话,正在引起误解和敌意。愧不如,当时没有说什么!“非典型肺炎”造成的恐慌,很大程度上也是信息通道的不畅,或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促发了大众的想象,结果一时造成谣言泛滥所致。谣言杀人。

    最丰裕的精神,在极大的灾难面前,也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奏起最昂扬的乐章;最贫弱的精神,在阳光普照的坦途,也会为一时苟安,而将自己的命运投入他人嘴巴的随意性之中。

    另外一个朋友就职于一家大银行,他们部门的总监,领导着四个分部,这四个分部的头头都自成一派,形成比较明显的四个派别。他是总监的助理,级别上却比那四个头头低多了,要听命于他们。加入谁的派系,都为难。不加入,又什么好事都轮不上,而且他常常成为小道消息毁誉的对象。高高在上的总监却不理不睬。工作上的合理性、有效性,让位给了扯皮、观望和小算计。这位专业不强的总监,可能喜欢下面有点事,这样向心力可能更强一点。以前封建帝王为维系孤家寡人的统治,常常有意挑起所属大臣的相互攻讦;时下有些官僚对业务不精,但对调理人却分外热心,让属下相互间疙疙瘩瘩,唯独感到跟他的关系密切。这种搞“政治”的人,内心多有着难以言明的贫弱,不敢敞开来对人,只能躲在烟幕后面充大个。中国的企业每每败给竞争对手的不多,更多的是败在自己内部沟通上。这不,我这位很有潜力的朋友,也不得不另外思谋出路问题了。

    曾国藩上升到了高处

    曾国藩执著人生,入世甚深,权谋娴熟。关于沟通,他有过一个感悟,读来饶有兴味:

    我自信是个老实人,只因为阅历仕途,饱经事变,大略学些计谋权变之术,自己学坏了。其实这些方面远不如人,只是惹人笑话,教人怀恨,有什么好处?近日猛然醒悟,一味向平实方向努力,将自己老实的本质还本来面目,恢复固有。纵使有人以巧诈来对我,我仍以浑含应付,以诚愚应付;久而久之,他会改变态度的。假如勾心斗角,表面接近,而内心有隔阂,那么相互报复,将是无止无休的。

    宦海中几起几落,曾国藩终于上升到了高处。有了傲人的高度,他可以以自己的真性情示人,而获得认可和追捧。那么当他在下降的过程中,或是在上升的初起时,他又是怎样与人交流的呢?那时他也曾因时因地变换着“老实的本质”之外观,以便让不同景况中的人能够接受和认同。于是,他也不能免俗地与人“勾心斗角,表面接近,而内心有隔阂,”甚至相互报复。经历过人间冷暖和官场沉浮,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诚实的价值。他谆谆告诫儿子,切莫走他的弯路。

    曾国藩上升到的这个高处,飞鸟能够造访,生命能够蓬勃,却再也不能造就位极人臣的曾氏后人。正应了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的宣言:

    “人和树不就是一理:———他愈求升到高处和光明,他的根愈挣扎向下,向地里,向黑暗,向深处,———向罪恶。”

    尼采的话不难在现实中找到注脚。很多次,在海鑫集团历尽艰辛完成一件大事后,前董事长李沧海都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他在一张随手写的纸条上留下了这样的话:不希望儿子搞企业,不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累!单纯肉体上的疲累,不会让这位铁汉子这样决绝。那是心累呀!那是灵魂深处的泣血,那是人性的挣扎!

    坦诚是本,也是术

    再纯洁无瑕的人,也无法做到在商务谈判中毫无矫饰,在讨价还价中毫无虚言。而在林林总总的商人中,人们往往愿意选择诚实的人做交易或合作。于是,交际中是否诚实,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牌。树品牌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高层管理者,如何既能与人有亲和力很强的个性化沟通,又能不改诚实的本性呢?

    我刚加入四方公司时,常有惊愕之感:董事长邓质方往往在公开场合谈论一些内心的感触;无论与公司内部的人还是与合作伙伴交流,总是能直奔主题,不绕弯子,毫不隐晦问题;与个别人交流的话语,在公众场合脱口而出;一位高层经理向他反映他对一件事情或某个人的独特看法,他会立即把相关的高层经理找来,大家坐在一起交流。

    ---------------

    沟通:人乃是一座桥梁(2)

    ---------------

    经过一段时间,我才明白,坦诚不只是一种坦荡荡的人格写照,更是一种高超的管理技巧。坦诚也只有成为一种术,才有了其现实的生存能力。作为立身之本的坦诚,是哲学和道德学的对象;作为立身之术的坦诚,则是商人感兴趣的东西。

    一个老板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在内部人际关系上,不愿意所知悉的事情超越和限制他的本性。比如,他不会因为张三对李四有很大的意见,而在处理事情时有所顾忌。总要有人不高兴,还不如当面说清,如果反映问题属实也好就地解决。而且,坦率的言谈能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会吸纳出许多宝贵的资讯。坦率,通常并不会使人失去什么。人们的每一次交流,都是一个一己诚信品牌建立的步骤。坦率,本小利大,划得来。

    大老板与一线人员坦诚交流越多,就逼迫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深入一线,掌握一线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细节。由此,公司上下官僚主义就会越少。他也因为掌握着一线的具体态势,而对每一个重要决策都有坚实的依归。上下知道得越多,理解就越深,对事物也就越关心,方法也就越多。确实,一个使命感强的老板,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探讨他所面临问题的求解之道。那是他的呼吸和饮食。

    在实践中,坦诚沟通与个别谈话之间的尺度,还真不好把握。邓质方的坦率方式,令我豁然开朗:与个别人能说的话,就一定能拿到公众场合说;端不到桌面上的话,个别沟通时就别说。设想“非典型性肺炎”发生在我们公司的话,他会在第一时间把他所掌握的所有信息公之于众,开诚布公地与大家探询解决之道。而不会像我们有些地方官员,捂着盖着怕人知道,结果反倒会谣言四起。

    前任总理和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朱总理善于利用坦诚沟通。他敢说敢做,敢不留情面当众批评犯了错的高官,坦诚面对媒体和国民。一般百姓都喜欢他,我尤其喜欢他面对媒体时的潇洒与痛快。他是很具特色的人。我开始担心他这样磊落为官能否长久,后来也就慢慢释然。因为坦诚是他的本,也是他的生存术。这样把什么话都端在明面上,不正好也说明他没有什么朋党吗?!在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国家,如果高层结党,可就犯了大忌。朱总理坦率的个性,实际上却成了他大行其道的手段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