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重回财富大时代 > 第十二章 符合美国利益
    有了钱自然负担得起每月几千美元的养车费用,何况自己的公寓就有两个车位。走进戴维车行,一个年轻的白人dealer迈克尔迎了出来,带着杰看车。很快确定了目标,这里当然也有奔驰车,ml350让人很熟悉,试了一下杰就定了下来,拿出黑金卡正要付帐。红色的法拉利映入了眼帘,f430敞篷跑车,太拉风了,还有个想法就是法拉利的二手车可以卖出好价钱。叫来迈克尔才知道没有现车,居然要排队等,因为法拉利每年造车不超过五千辆。

    杰火有点大,指着展厅里的法拉利:“我今天就要开走这辆法拉利,你说个价。”

    “好的先生,我去请示经理。”迈克尔转身进了办公室。

    只一分钟的时间,车行老板戴维出现了:“先生对不起,我们的销售犯了错误。您这样的贵宾,虽然不是老顾客,也应该享受优先的,这就为您办手续。”

    迈克尔为杰办手续,原来这排队也有讲究,排队名单的前后次序可以调整,这要看你是特别贵宾,还是仅仅是一个成功的经理人,就是说有钱的老板优先。迈克尔看杰年青,说了那句屁话,老板戴维通过黑金卡知道了杰的身价出来道歉。这世界就是这么现实,奢侈品排队购买,限制的是那些半吊。很快车行把车收拾妥当,还加满了油。

    第二天杰开着车上了布鲁克林大桥,正要去纽泽西,接到了奈美的电话,放假了学生公寓不能住,她住进了家庭式旅馆,住进去后她感到很不满意,房老旧治安不好。奈美想问问,杰这边又没有办法。对杰来说这是个送上门的机会,马上答应立刻过去接她。从帮忙搬行李开始,杰一直在揩着油,到了车上两人很轻松的交流着,已经不那么生疏了。房很大很豪华,奈美挑了一间客房住了进去,晚饭没出去吃,是奈美做的。饭后两个人在客厅里看电视聊天,奈美说长这么大还没和男生同居过,杰不相信她还是个处,这是个勾引的信号。

    杰走过去,坐在了她身边,拉住了她的手说:“那我们同居好了。”

    奈美笑了笑,亲了一下杰的脸,接下来就主动开始了湿吻,奈美的舌头柔软湿滑,脱光了上衣向下发展,居然淫得一手好湿。进入到温暖潮湿的环境,奈美波涛起伏着,她也是属于浅湿型的,几个来回之后就开始了猛烈的颤动。奈美的表情迷醉,轻声呻吟着,杰也不管什么节奏了,全力冲刺后释放了。整个假期奈美房租肉抵,亚洲女人用男人的钱很自然,每天不用操心什么事。

    外出回家总能听到:“你回来啦,你辛苦了。”

    真受不了迎接到门口,道辛苦,递拖鞋、换衣服的日本式礼节,不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很好,这世上最幸福的莫过于,娶日本老婆,用法国管家。话是这样说,到不想娶奈美这样的二手货,偶尔用用可以了,至于法国管家,国人不习惯那个。

    做qqqq衍生品赚到的钱,不想存在银行里,银行倒闭,美国只保证十万美元的存款。向自己的老师讨教理财问题,利兹教授在金融领域虽然有名,华尔街很多名人出自他的门下,但他对理财的看法一点也没什么特殊。按照最保守的方法是买美国国债,长期持有黄金现货,这样在对冲机制下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利兹教授和杰有点渊源,三零年代,法国人老利兹在沪海的圣约翰大学教书,杰的爷爷是他的学生。利兹教授在沪海度过了童年,三零年代末法国卷入了二战,利兹全家移民美国,老利兹在纽约大学继续教书生涯。利兹教授在纽约接受教育,大学、硕士、博士到今天的经济学家和教授。

    知道杰是故人之后,利兹教授对杰很照顾,现在听说杰捡了大便宜,为杰出了不少主意,经济学家不是经营高手,金融学教授不是金融家,利兹教授的想法是很保守的,一个月的mpa生涯不会学到什么东西,不过那些教授没一个简单的,至少在学识上个个是大能,商学院为华尔街提供了这么多精英,不是白给的。利兹教授从一月份开始就一直强调,警惕互联网产业的泡沫的破裂。纳指上到五千一百三十二点后,已经开始调头向下,看空是一定的。

    春假是教授要求同学们做期指的模拟操作,教授会抽时间来指点大家。杰却要来真的,别人用的是虚拟资金,杰是真枪实弹。按照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里的规则,拿出了二千万美元,在花旗集团下的所罗门美邦开了户,做纳指期货。学习过程最重要,华尔街的招数不是教科书上可以学到的,那是师徒之间口口相传的,学习就要实践。除了技术层面的东西,操作时处惊不变的心态,不通过自己操作永远也学不来的。进入春假以后,杰全身心的投入到金融业务实习,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做纳斯达克指数期货。

    3月7日5000点入市开出800张纳指期货空单,当日收在4847点,平仓结算盈利1200万。

    3月8日4920点开出1300张纳指期货多单,收盘4897点,平仓结算亏损290万,决定休息三天调整心态。

    3月11日周一,纳指开盘4869点,瞬间被推至5027点后缓缓下跌,杰在5010点开出1160张空单,下午股指下探4839点后回头上攻,杰果断的在4900点平仓,盈利1270万。

    3月12日,纳指跳空低开在4755点,杰在4750点开出1700张空单,当日收在4582点,平仓结算盈利2850万,总资金到了7030万美元。

    3月13日,纳指高开在4660点,杰在4700点开出3000张空单,此时卖盘蜂拥而出,股指快速下探至4500点以下,杰在4470点,平仓结算盈利6900万,资金过亿了。

    3月14日,纳指开在4702点,杰在4710点开出5800张空单,当日纳指一路上攻,收在了4798点,平仓结算亏损5100万,资金回到8830万美元。

    3月20日,周一,在4820点开出3700张空单。当日成交继续萎缩,纳市收盘4610点,平仓结算盈利7700万美元,资金到了一亿千五百三十万美元。

    3月21日,开盘后在4500点买入6900张空单,盘虽下探至4467点,但很快反转,在4580点斩仓,亏损5500万,再休息几天调整心态。

    3月28日,开盘4934点,开出4500张空单,收盘4833点,平仓结算盈利4500万,总资金一亿五千五百三十万美元。

    3月29日,开盘4860点,开出6500张空单,收盘4644点,平仓结算盈利一亿四千零四十万,总资金二亿千五百七十万美元。

    3月30日,开盘后在4690点做空,开出12800张空单,收盘4458点,平仓结算盈利二亿千百四十万美元,总资金五亿千二百十万美元。

    3月31日,学校要开学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春假里,杰的人生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万恶的资本主义还真的很可爱,发明了财务杠杆。高利贷是按天计算复利,驴打滚的利息可以吓死人。这杠杆加高利贷就是股指期货的利害之处,23天之内资金增值近30倍。

    真实案例,武汉女万某,炒豆油期货,半年内从4万做到1450万。浮动权益最高时达2000多万元,不愿意平仓,遇到无量跌停,巨大的账面盈利瞬间化为乌有,又变回5万。历时半年时间,五百倍的收益,这就是期货的可爱和可怕。

    同样是真实案例,金某做金融衍生品umtor港元的行使价格买入1000股国铝业,当市场价低于港元时,则必须以的行使价格每天买入双倍股数,即2000股国铝业。每两周交割一次。这样算下来,合约一年的投资额达上千万港元。而国铝业一年的跌幅高达86%,远超过同期港股跌幅,一年不到的时间,银行对金某的账户强行平仓,千万港币悉数亏损殆尽,还欠了银行23万。但是金某要做多,必有人在对赌做空,对那些做空的人来说,一个金融奇迹诞生了。

    到了五月份暑假前,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斯达克指数暴跌至三千二百点。这已经与杰无关了,两个月压抑着自己再次入市的冲动,人的欲望不能过,见好就收了。上车人人都会,懂得及时下车的人才是真真的赢家。这钱不是能全部落入口袋的,资本利得税25%,明年要上缴一亿四千八百多万,实际到手五亿美元不到。这五亿资金最后还是买了美国国债,师兄弟们这次和杰一样,很多人参与了这场盛宴,互联网泡沫破灭,股价跌到过面值以下的比比皆是,多少it英雄死得壮烈,又有库班这种明智的家伙早早抽身而退,玩nba去了。

    除了上课杰每天会去央公园散散步,偶尔也会去酒吧玩玩,语言交流可以,但总有化的隔膜。一个小笑话大家捧腹大笑时,杰会觉得莫名其妙,笑料或许来自一部电影,或许来自某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误,不是在纽约土生土长的人无法融入其。有了自己的房,也要在家里存些吃的,超市里的东西不贵,光看价格心里不去换算汇率,生活在这里太幸福了,即使换算了考虑到收入也很幸福。如果市面上的物价不变,你的工资乘以十,这就是美国就是纽约。

    请了私人律师和理财顾问,运通公司发来了百夫长黑金卡的邀请书,所罗门美邦的客户经理一直在推荐各种投资项目,汇丰私人银行的托尼也经常致电问候,还有就是移民局打来电话,约杰面谈。律师是肯特兄弟律师事务所的史密斯,年纪四十不到头发已经找不到几根了,每年拿着十万美元的律师费,号称全天候服务。移民官上门时,史密斯律师当然要在场,移民官很客气,邀请杰加入美国籍,杰一头雾水,什么时候移民局的服务赶上运通公司了。

    史密斯律师老奸巨猾,凑近耳边说:“国家利益豁免,你加入美国籍符合美国利益。”

    “就是说,从拿到公民纸开始就要交税了,是吗?”杰猜得出什么是美国利益。

    赚的钱得交税,这护照就是花钱买来的,明年四月乖乖的去税务局吧。转念一想英国的税收不比美国少,只能说美国人撬了英国的墙角。拿哪国护照都没什么感觉,交了保护费,以后有事老大为自己出头就行。没有经历别人的那种艰辛,更别说什么歧视,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办下来了,比办个信用卡还容易。几天后杰宣誓、唱歌拿了公民纸,护照也到手了。

    去总领馆交还护照时,杰心里有点堵得慌,护照交进去后那女人立马咔嚓一声给剪了角,那表情一脸的阶级斗争。从此以后就是外国人了,再去国内要办签证了,既来之则安之,一事不跑两次,办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