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士们急着要干掉它,潘细腊却认为,我们的任务是迅速攻占制高点,不能因小失大,影响全局,他对大家说:“先别理它,回头再来拔掉这两颗钉子!”经代理排长同意后,潘细腊便立即带领大家绕过这两个敌火力点,继续插向山顶。

    山的正面陡峭险峻,他们抓住刺藤爬到距离山顶10多米的地方,被一堵4米高的光溜溜的峭壁挡住了。向上攀登,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潘细腊决然地踩着副班长申占军的肩膀一跃而上,抓住一把小嫩竹,翻身上了绝笔。其他战士紧跟着都攀了上来。这时,王息坤、潘细腊发现10多个敌人拿着火箭筒、冲锋枪向山垭口迂回。有的火箭筒正在装火箭弹,准备向6连后面的炮团8连的火炮射击。潘细腊和战友们火速摆开阵势,一阵猛烈的扫射,敌人当即被打死5名,其余的向西面竹丛中逃窜。顺着敌人逃跑的方向,潘细腊他们发现山谷里有60多个敌人正在向山垭口运动。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潘细腊和战友们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用冲锋枪、轻机枪向敌群劈头盖脑地猛扫。

    山口的敌人晕头转向,慌忙缩回。他们不摸虚实,龟缩在长50米、宽20米的洼地上,妄图夺路逃命。潘细腊征得代理排长的同意,部署机枪手王亚腰和副射手郑太银封锁住敌人的西头退路。他自己从东头干起,把敌人从东往西赶,逼着他们挤在一起,再发挥副班长申占军优秀射手的威力,让60多个敌人统统地变成了活靶子,一个一个地被打死。

    激烈的枪声在山谷中回响,战斗按照王息坤、潘细腊的方案在进行,精彩的战斗场面出现了:敌人一个个抱头鼠窜,逃到西边挨打,窜到东边丧命,南北两侧又是高山陡壁,逃也无出逃,有的吓得钻到了同伴的尸体下边。

    连续不断的射击,枪管都发红了。冷却枪管,没有水;停止射击,敌人要跑,要反扑;继续射击,会损坏武器,丧失战斗力。机智的潘细腊又想出一招,让枪轮流冷却。轮不上打的,就压子弹。就这样,山头的枪声一直没有停止,山下的敌人也一直没有捞到喘息的机会。

    就这样,86团6连在同厄打垮了越军一个加强连的阻击,歼敌151名。

    到3月2日黄昏,广渊守敌大部被歼,部分残敌溃散。经过清剿,又歼敌一部。第二天,84团在弄哥与水口旅会合,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随后,他们又奉命进到复和地区的菲蔓以南,平江以北、巴望河以西地区,清剿残敌,缴获敌“越南共产党高谅军事委员会567中团委员会”和“越南人民军567中团”等功章4枚,越币70000余元。毙敌222名,俘敌14名,基本肃清了复和地区敌567团残部及广和县地方武装。

    孟麻旅拿下朔江后,一部分残敌躲在草莽暗洞里,不是打着冷枪冷炮。部队就分片包围,诸山诸洞地清剿,66团1连搜山5次,毙俘敌人64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在搜山缴获物资中,我们看到被击毙的敌军官阮青山的一本洞中日记,上面这样写着:

    2月18日:受伤3人,死4人,没吃饭。

    19日:第一战斗在班涯,“勇”、“平”牺牲,没吃饭。

    20~21日:没饭吃。

    22日:下午3点,洞口40火箭弹射击。

    28日:敌进攻首长“帝”之洞。3点,参谋洞“红”、“员”牺牲。

    3月1日:早上敌冲进来,“唯”牺牲。

    5日:血流肉掉恨伤口,片石挡雨地为床;一起生死同队情,遇见业已无人怜。

    这个军官的洞中日记,发出的是越军顽抗之敌绝望的哀鸣。

    龙帮旅组织部队从安乐附近地区一直搜剿到那怀,在那怀发现了346师师部的坑道,但敌人已经潜逃上山。

    这个坑道是一个改造过的自然洞,原先是我国援建的高平省广播电台备用发射台。坑道比较大的口子用水泥堵起来了,后面的一个口子比较隐蔽,位于东南方向,朝北还有一个口子。北边洞口旁边有越军部队的营地。

    在坑道外我们缴获了一辆美制吉普车和摩托车。在坑道内搜缴了346师防御部署要图、工程计划图、军事地形图、无线电信号表、346师侦察科长田广生的笔记本等作战文件和资料,坑道内还有一台英文打字机、10多部15瓦以下的电台、一大堆电线、报务员的信件、敌人的中校军衔符号、背囊、衣服以及很多印有红字的“中国大米”、芝麻、鱼肝油、面条和剩下的米饭等。从缴获的这些物品分析,这里曾是敌346师师部所在地,指挥人员离开时间不长。敌师指的一个报务员在向其顶头上司的报告中哀告:“师指就剩‘黄’师长和我两个人了,敌人就在我们洞口前走来走去,‘黄’师长已无法对部队实施指挥了。”战后,获悉346师大校师长黄扁山在我军清剿期间失踪,一直没有下落,距判断可能被我军击毙。

    科甲旅是最晚进入战场的,他们清剿任务是肃清重庆地区的残敌。接受任务后,向重庆前进,侦察连、74团3连进至510高地西南1公里处,突然遭敌伏击。

    担任尖刀任务的侦察连6班战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能等了,我们上去干掉它!”副班长曾春华说着便带领尖刀小组机警地往草丛里一闪,用手轻轻拨开杂草,冷静细致地观察,发现正前方山头上敌堑壕纵横交错,许多明暗火力点构成严密的交叉火网,正在向我后面部队疯狂射击,把连队分割成了几块,封锁了前进的道路。曾春华意识到,如不抓住战机,迅速摧毁敌火力点,后面部队就会有重大伤亡。他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尖刀小组的3名战士迅速向敌人火力点迂回过去。途中,他发现敌人一个火力点居高临下,离我们后面部队最近,对我威胁最大,于是改变迂回的想法,眼睛紧紧盯着敌阵,果断地对身边的战友说:“乘敌人没发现我们,你们掩护,我上去干掉它!”说完,他越过公路,顺着草丛敏捷地向敌火力点摸去。

    机枪掩体内的敌人发现了曾春华,慌忙向他射击。曾春华利用陡坡死角,靠着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时而滚进,时而跃起,用冲锋枪和手榴弹狠揍敌人,很快接近了敌火力点。另外几个火力点的敌人看曾春华冲了上来,一起向他开火,曾春华不幸中弹负伤,倒了下去。一个敌人见他倒了下去,以为他失去了抵抗能力,扑上来想抓住他。就在敌人接近他的一瞬间,他迅速掏出匕首,紧紧地握在手上,忍着伤痛,猛然跃起,以熟练的格斗动作,竭尽全力扑向前去对准敌人的胸膛就是一刀,把敌人送上了西天,他用手榴弹炸掉了这个对我威胁较大的火力点,尔后他又忍着剧烈的伤痛,向敌人的另一个火力点冲去,不幸多处中弹,壮烈牺牲。

    侦察连和3连利用曾春华创造的有利时机,迅速抢占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组织反伏击,占领了公路两侧3个小高地,顽强坚守了16个小时,以积极的行动和猛烈、准确的火力杀伤敌人,先后毙敌80余名,有效地牵制了敌人。

    战后的传说

    实践证明,严密组织清剿,实施拉网收口战术,是对付分散越军的一种有效手段,敌人的哀鸣,证明了我军战术的胜利,证明了许司令员决断正确。

    到敌国特别是山林地作战,如不及时组织清剿,不仅难以达到彻底歼灭敌有生力量的目的,而且随时可能威胁到己方后方交通线的安全。因此,在高平地区之敌遭我打击,利用复杂的地形,由大股化小股,化整为零,化军为“民”,分散潜藏,与我周旋时,我们及时调整部署,投入大量部队,改变作战手段,采取拉网战术,从而把高平地区的敌人346师及地方武装、公安和民军基本歼灭了。

    战后,有个传说,说的是高平地区1名在我军清剿时负伤的越军透露:中国军队有个指挥官,名叫许世友,此人是中央军委常委,他有一架望远镜,能看无限远,能看无限深,无论你躲在什么地方,他都能看到你,所以,我虽然钻进石缝,还是被打伤了。

    战后,有人说战役预备队分散使用,而且是用于清剿,这种使用方法不对头。这是因为不了解当时战场情况而引起的。进攻战役中预备队使用的一般原则是:用在主要方向,用在关键时刻,用于发展胜利扩大战果,也用在战前预料不到的突然情况的处理上。可是,这次作战的实际情况,必须使用预备队部分兵力,加大兵力密度,才能彻底歼灭敌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一部分战役预备队,是符合原则的,而且是灵活地运用原则。许世友听到上述那些议论时说:“那是书呆子的看法,我过去说过,那些人是戴眼镜,夹皮包,会总结,会提高,打起仗来往后跑。”

    高平地区的作战已接近尾声,许世友感到打得不够顺利,时间拖得比较长,他想在东线开展新局面。为此,他正在进一步了解东线的情况,增加东线的炮兵部队,决心在同登、谅山方向打个漂亮仗。

    第09章打开大门

    许世友说:“进院,必须先打开大门,开门进院才能登堂入室。打仗就要先打开突破口,然后才能歼灭纵深内的敌人。同登就是我们攻打谅山的大门,就是主要的突破口,要想歼灭谅山的敌人,必须首先歼灭同登的敌人,打开这扇大门。”这种战法就叫“中央突破”。军事重镇——同登

    同登距我友谊关4公里,扼中越之间主要通道,是越南北方的军事重镇。它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西南约8公里处是陡石山区,上山有大小溶洞,可作天然火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