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99节
    除罗马教廷规定的传教内容外,还教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等很多科目,培养出的人才也很多。

    伽利略就曾担任过罗马学院的教师,他在学院的报告厅里展示经他改良后的望远镜,受到热烈欢迎和钦佩。

    后来,这种改良后的望远镜普遍用于欧洲航海,无论前往世界各地的探险家们,还是舰队的指挥官,基本上人手一个。

    大明之中比较少见的所谓“千里镜”,其实就是一种仿制的单筒望远镜,只有总兵级别的武将或是总督级别的文官才有资格配备。

    其实自倭寇之患消除后,万历年间以来,大明一直都在积极吸收各种所能接触到的西方先进科技知识。

    汤若望在罗马学院就读时,听过伽利略的演讲,对富饶的东方产生浓厚兴趣,便开始用各种方式自学汉语,吸收东方知识。

    万历四十五年,汤若望以最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在罗马学院的学业,被罗马教廷授予为神父,可以有资格传教。

    五年前,在红衣主教金尼阁的带领下,汤若望、邓玉函、罗雅谷等二十二名传教士,在葡萄牙帝国的宫廷中受到其皇帝接见,然后从里斯本启航东渡。

    这就是汤若望和大明的渊源。

    朱由校正在看吏部、兵部呈上来,对袁崇焕第一次审问的结果,闻言“哦?”了一声,也没多想,笑着问道:

    “他都在忙些什么?”

    魏忠贤道:“老奴今日去钦天监寻汤院士,却被他带来的西洋学徒拦在外面,语气还蛮横得很,说是里边在布道讲经,谁都不见!”

    “陛下,老奴不是自己个儿生气。您听听,一个西洋的学徒就敢在宫里这般的大放厥词,谁都不见,岂不是连毕业去了也…”

    话说到这里,朱由校侧目一眼,魏忠贤浑身一颤,虽然没再继续说话,脸上却还是欲言又止。

    朱由校哈哈一笑,放下章奏,用手指点了魏忠贤几下,道:“瞧瞧你,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跟个三十几岁的传教士置什么气?”

    “你以为朕不知道这是你无理取闹,人家汤若望早就说了,布道讲经是神圣的时刻,你非要捡这个时候进去,能埋怨得了谁。”

    魏忠贤的确也是一时气不过,要是别人他可能还会考虑一些有的没的,也就算了。

    可一个从西洋来的传教士,居然也敢拦着本督不让进去?

    他以为自己是谁呀,这皇宫大内,除了后宫以外,到了何处,不得尊称自己一生厂公!

    听了朱由校的话,魏忠贤这时候气头也都消了,但心中还是有件事不甚明白,便道:

    “爷,老奴的事儿是自己个儿糊涂。”

    “可汤若望每天确实是从早到晚忙个不了,不是布道施洗,领着教徒们做礼拜,就是去教堂传教,连到钦天监当差的功夫都没了。”

    “一个传教的,顶多做个钦天监的活儿,他怎么比爷还忙呢?”

    朱由校听了这话,略微沉吟道:“你是说,这汤若望在朕的宫廷里头传教,发展了一批天主教信徒?”

    魏忠贤不懂皇帝话里那天主教是什么意思,但大致意思听得明白,忙点头道:“爷,不是老奴心眼小,老奴是担心,这汤若望在谋划着什么别的事。”

    “不知是内监各局各司,就连老奴的东厂,都有许多人受洗入天主教,老奴不得不为陛下担忧啊!”

    朱由校沉思起来,看来是有些重视。

    其实倒不是因为魏忠贤话里头说的汤若望有阴谋,朱由校在后世的时候就知道,汤若望这个人,就是正儿八经的在传教。

    可后世的也已经有相关的记载,这批传教士的目的不如汤若望一样单纯。

    他们的确不是单纯来传教的,这批传教士来大明,是带着重振罗马教廷和自家国王征服东方的愿景来的。

    起先葡萄牙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认为东方比较落后,可以直接武力征服,再不济也可以迫使其开放通商。

    与东方通商的欧洲国家,会得到很强力的加成buff。

    这批传教士过来以后,其实很快传就向葡萄牙和罗马教廷传回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主教金尼阁声称大明远不是他们印象中愚昧落后的古老文明,想要武力征服大明,这实在是不太可能。

    据此,罗马教廷和葡萄牙只好放弃了武力征服的想法。

    加上大明同荷兰海战胜利的消息随着大航海飞速传遍欧洲,葡萄牙更加头上冒汗,不敢再轻视来自于东方的古老帝国。

    可他们却也没有放弃征服东方的梦想,葡萄牙国王和教皇联合,决定使用怀柔政策,对大明温火慢炖。

    一方面,在大明传教可以增长罗马教廷和耶稣会的声望,对教皇和葡萄牙来说都是好事。

    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传教进一步了解大明真正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反正无论通商、传教,还是一些什么别的,这些传教士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国家还有教廷的利益。

    有些事情当下看不出来,但如果从后世的角度去回溯,却又显得清晰易懂。

    朱由校根本不担心天主教会在大明境内会传播成西方那样的地步,因为历史事实证明,就算朝廷不干预耶稣会的传教,他们最终也会失败。

    你传任你传,百姓信了算朕输。

    朱由校想的,是要利用这一点给大明搞点好处,毕竟我让你传教,你不付出点什么,这也说不过去。

    更何况这帮传教士没几个是真喜欢东方,葡萄牙和罗马教廷想在大明这搞好处回去自己发展,这可以。

    朱由校要的也很简单,你想发展,我也要发展,我的发展需求比你一点不小,所以就给你两个选择。

    要么净身出户滚出大明,要么两家合作,一起进步。

    第三百九十六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这般想着,朱由校也便站起身道:

    “如此,朕也去听听这个汤若望是如何给人解惑的,他现在何处?”

    魏忠贤赶紧走在前面,一边引路,一边回道:“眼下这个时候,应该是在教堂布道讲经。”

    说完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又道:“爷,您可不要也被他蛊惑得入了那什么天主教才是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负手走出西暖阁。

    被蛊惑入教是不怕的,主要是有正事,的确要出宫一趟。

    何况朱由校也很是好奇,听一遍就能入教,这汤若望传教的本领真有魏忠贤说的这么邪乎?

    带着这样的心思,朱由校与魏忠贤换上便服,带上几名勇卫营亲军出了承天门,很快来到离承天门只隔着两条街的教堂。

    刚刚走近教堂,就见到一片的翠绿,闻见扑鼻花香。

    教堂配着一处不大不小的院落,敞开着大门,院落里是花园,一片浓绿,空气里飘散着玫瑰花丛的芳香。

    果树也有很多,红红白白的桃子,紫莹莹的葡萄很是诱人。

    汤若望被信徒们拥在中间,信徒们正向他询问教义,求解疑难,还有的请赐祝福,以渡过难熬的岁月。

    朱由校来到院子里,正听到汤若望手拿圣经,站在高处,激情的进行天主教那一番演说。

    “…人间充满罪恶,世人充满罪恶!”

    “来自人间的原罪,啊,这便是始祖亚当犯罪留给后世的无法自救的原罪!它使世人难以免除下地狱的悲惨结局!”

    这话说完,汤若望还在酝酿,下头就有人在暗自嘀咕。

    “地狱?是不是地府?”

    “不知道,什么玩意原罪,听不懂啊!你听明白了没?”

    “别问我,我怎么知道原罪是啥意思…”

    下头信徒们的窃窃私语,丝毫没有影响到汤若望一丝一毫的情感,他接下来的话中依旧充满激情。

    “上帝为拯救信奉者的灵魂,献出他的亲生之子、我们受苦受难的救世主!作为替罪的救赎代价,我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啊!伟大的我主耶稣,舍了他的身体,化为饼,舍了他的血,化作酒…”

    一段说完,汤若望这才转过头来,审视他那群可爱的信徒们,却发现众人不如西方传教时那样人人尊崇,却是嬉闹有声。

    “好家伙,耶稣的血能化酒!”

    “听起来耶稣好像挺厉害的,他的血化成的酒肯定比私酿的女儿红还要好喝,汤教士,怎么喝到这酒啊?”

    “这帮红毛传教士,定然是都偷偷喝过的!”

    听着这些所谓天主教信徒的话,朱由校没有忍住笑出了声,却是将郁闷的汤若望目光吸引过来。

    随即,他的眼睛瞪得老大。

    眼前这位一袭白衣的青年,眼眸之间隐隐透出些许威严的,汤若望自然认得,他就是东方国度的皇帝,天启皇帝朱由校。

    在他身旁一身黑色衣裳的那位,就是帝国境内“人人唾弃”的东厂厂公魏忠贤了。

    他赶紧遣散了信徒,上前微微躬身,尊敬地说道:

    “见过皇帝陛下。”

    魏忠贤在一旁赶紧提醒:“以后你只说见过陛下就行了,怎么来几年了还没学会大明的礼节呢。”

    汤若望没有答话,静静等着那位青年说话。

    朱由校信步在前,与汤若望来到园中散步,闻着花香与果香,自顾自道:“偶尔出宫走一走,寻个清净,挺好。”

    汤若望后面跟着,说道:“皇帝陛下来我这小小的教堂,是有什么事情吧?”

    “你这汉语学的不错。”朱由校说完这句,寻了个园中石亭坐下,示意汤若望也坐在身侧,道:

    “你说的不错,朕是有事找你。”

    汤若望听着,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但毕恭毕敬的态度丝毫不减。

    两人虽然近在咫尺,面对面坐着,可互相之间的神情,却又好像隔着千里之遥。

    “朕知道,你们这些传教士来我大明,是为了征服我大明。”

    只一句话,汤若望的脸色便就一沉。

    朱由校没顾着他的感觉,还有魏忠贤在一侧的沾沾自喜,只是坐在那继续说道:

    “朕也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朕不求你能如我大明臣子一样,能尽心尽力的为大明做事。”

    “有句话朕得说在前头,无论是你们的教廷也好,国王也罢,想要在大明得到好处,都需要用条件来交换。”

    “你与徐光启他们修订新历,尽职尽责,朕心里明白,所以给了你这个钦天监的职位。”

    说着,朱由校环顾四周,从侧门走进教堂。

    朱由校在大厅里踱着步子,用手去摸了摸墙上摆着的教皇画像上头的灰尘,淡淡说道:

    “这个传教的事儿,你们在万历一朝的大行皇帝赐福下做了,朕不说什么,可现在是天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