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59节
    在这个节骨眼上,王惟俭本不想与这些倒腾盐货的粗人有什么交集,奈何对方给出的价码太高,姑且就听一听什么说法。

    经他这么一问,唐万丰才是说道:

    “抚台,东厂在齐鲁大地的恶行,想必您也是有所耳闻。”

    “想那海阳赵家,替朝廷兢兢业业管理盐场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只因那阉宦一句谗言,便就身死族灭,万劫不复!”

    “这是何道理?”

    没什么毛病,李鳝之死,又被刻意归咎到魏忠贤名下了。

    当然了,唐万丰这样说,也是有原因所在。

    这王惟俭是东林出身,早传出与魏忠贤不和,在他面前肯定要说魏忠贤做的错事和坏事,这才能激起他的同情心。

    果然,王惟俭听后显得十分气愤,叹息道:

    “本抚在天启元年就曾弹劾过此阉,奈何此阉蒙蔽视听,深受当今陛下宠信,至今依然如此…”

    “现下东厂抓人,无异于当年滥杀士子,本抚定会向陛下陈奏实情,请唐东家放心。”

    前半句唐万丰还挺高兴,越听越觉得不对,直到听完才是恍然大悟,这老小子是怕被牵连,也想要自己的真迹图,在这当假好人呢。

    等你递了奏疏上去,老子早全家让东厂抄了,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

    第四百八十三章:浙党起势

    唐万丰眼并没有露出什么失望之情,却是极为洒脱的一笑,轻蔑地看了一眼眼前人,转身就走。

    他刚走几步,王惟俭在后面问道。

    “唐东家笑什么?”

    这时,唐万丰已经来到门口,闻言驻足说道:“抚台真以为这次魏阉只是奔着盐政来的吗?”

    “现在是我们,再就是盐商、地方官府,之后呢,您这个山东的文政长官,会独善其身吗?”

    说到这里,他抬起脚边走边道:

    “有话说阉党得势,小人当政,可依我看来,叫你们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当了政,也比魏阉好不到哪里去。”

    “本抚与那魏阉,确有些陈年往事…,你是说,他会旧事重提,借着这回查盐政之机,算老账?”

    刚走几步,听到这话,唐万丰微微一笑,转身道:

    “那魏阉的脾性,抚台比小人更了解吧?”

    王惟俭先是满怀觊觎地看了一眼那赵宋年间名家马远的《梅石溪凫图》,微微起身,将茶杯向前推了推,这才看将行将离去的唐万丰。

    后者会心一笑,走回去拿起茶便灌了一半,坐下去说道:

    “抚台不要生气,行此激将之法,实是在下失了方寸。”

    “眼下情势,番子们来势汹汹,已是在各处抓了我不少同行,若再不互相帮扶,只怕就全无机会了。”

    对方给了台阶,王惟俭任是心中恶寒,也不得不就坡下驴,卖了这个面子。

    毕竟他言之凿凿,听起来倒煞有其事。

    “唐东家既然把话都说到如此地步了,便开门见山,说说你的想法吧!”王惟俭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摊牌。

    虽然短暂合作,但他心中并不想和这个唐万丰有太多瓜葛。

    “两件事。”

    “其一,陛下命魏忠贤查盐政,想来也是被这老奸巨猾的阉狗蒙蔽了心智,抚台作为一地封疆大吏,此时万不可犹豫。”

    “你是说…”王惟俭眼眸微动,想到了什么。

    “地方三司之长官,巡抚州府之长官,抚台能叫上多少遍叫多少,自古以来,朝廷的封疆大吏都有直奏皇帝之权。”

    唐万丰说着,起来躬身拜道:

    “阉党已将魔掌伸至地方,值此危急之时,抚台万不能再犹豫了,当可联合各有司长官,联名直奏,诛杀权阉!”

    “只有杀了这个在陛下面前风言风语的权阉,才能还天下一个安靖太平!”

    唐万丰垂头行礼,眼中确实渐生笃定。

    王惟俭久有清名,士林尊称一声“博物君子”,这一通高义屁猛拍过去,唐万丰相信他会上当。

    王惟俭根本没想到是唐万丰故意拉他上贼船,听了这一番话,只觉胸中好似有一团火,拍案说道:

    “好,朝堂混乱如此,本官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本官这就动用封疆大吏之权,直奏乾清宫,劝谏陛下诛杀权阉,给沿海百姓一条生路!”

    唐万丰连连参拜,拱手赞道:

    “抚台之高义,天下莫有人能及,草民替众多以贩盐为生的百姓先行谢过抚台!”

    出了王惟俭的府邸,才刚笑呵呵送回去这里的管家,唐万丰转头便就换了一副嘴脸,向地上狠啐一口。

    “真他娘的,这帮东林君子,当个婊子还要立贞洁牌坊,不用这招牵着他,他能上当?”

    “就是可惜了我那副梅什么图,二十万拍卖来的,就这样拱手送人了!”

    一旁盐丁首领疑惑不解,“东家,既然说这王惟俭也要被魏忠贤收拾,我们为何还要送这么重的礼?”

    “你猪脑子?”

    唐万丰看了这边一眼,坐在小摊上点了一份酒菜,说道:“你以为我这二十万是送给王惟俭一个人的?”

    等小二离开以后,他继续说道:

    “王惟俭是山东巡抚,他帮了我们,三司官员、地方官府,哪个敢不跟我们穿一条裤子?”

    “东厂的能耐太大了,天底下就没有什么人能斗得过东厂!不拉上一个官大的,人脉多的,这次不会有一点活路!”

    “要是三司、巡抚衙门、地方州府这次全都和我们站在一起,我还就不信,东厂能翻了天?”

    ......

    稽盐署才成立不久,新建衙门根本来不及,所以是直接向蓬莱城内大户买院子,挂个牌子就运作起来了。

    对稽盐署的官员来说,现在实在是太忙了,没工夫也没时间去考虑办公地点舒服不舒服的问题。

    对稽盐署,朱由校十分重视,以后朝廷管理盐政,主要就靠这个稽盐署和各地的巡盐司。

    稽盐署官员在体制内设置的品级和三司是一个级别,由户部直领,四品及以上的大员,都是从户部及下属衙门派遣到地方任职。

    就连地方的巡盐司,等级也要比以往设置过的巡检司要高出一截,一体管理各地盐场,就是要把盐政一把抓。

    这些,地方官员和朝堂大员都看得出来。

    温体仁自从到了登州府,就直接来了稽盐署衙门里办公,看着眼前的公文,他脸上十分凝重。

    这个局面他有过预料,所以并不十分惊讶。

    甚至说在他看来,朝廷这次推行新盐法,是触动了地方官员、商人和豪强们的利益,他们跳到一个船上抵抗新政,这是必然的结果。

    下来主政盐法以前,温体仁先是在山东主持了天启二年的赈灾,然后被调到都察院任职,在京师踏踏实实当了两年小吏。

    这两年他可没白干,这让他清晰认识到了如今京师的政局,规划了下一步要如何去走。

    首先,天启皇帝兵权在手,打赢了西南、辽东两场大战,权威无以复加,并且借助阉党,牢牢把控着政局。

    至于现在的京师朝堂,虽然是阉党在掌权,但温体仁看得出来,阉党实际上只是被推在台前,幕后做主的还是皇帝。

    经过科举大案,以往权倾朝野的东林势力基本被肃清,其余齐党、楚党各自与阉党相争,又与之藕断丝连。

    虽然还谈不上稳定,但轻易也乱不起来。

    东林势力被肃清出去不到一年,朝廷上急需另外一个势力与阉党相对,做魏忠贤的对手,温体仁觉得当今皇帝也是这么想的。

    没有对手,以当今皇帝的心性,党羽众多、权势极大的魏忠贤必然会被反复打压,甚至有可能卸磨杀驴。

    所以在他看来,这次主政新盐法是一个机会,是浙党再次走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不仅皇帝希望促成这个局面,魏忠贤如果是个有长远目光之人,他也会坐视不理。

    至于其余的齐党、楚党,呵,温体仁还并不把他们当对手,太嫩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捉拿登州知府

    人都是有私心的,魏忠贤查盐政顺手要算旧账,温体仁下来主持新盐法推行,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个在地方安插同党的机会。

    浙党想要起势,就必须有人在关键位置。

    稽盐署在地方上如此重要,又是户部直领,这和南京参赞机务院一样,等同于一张入京为官的直通车。

    这么说吧,现在在稽盐署做官的,只要不出太大的差错,日后基本上都是要被调到京师为官的。

    地方上你再有权势,那也是贬黜。

    在京师,就算你只是一名小小的六部主事,身份地位和权势,那也不是地方官可以比的。

    所谓“京官”,这满是酸味儿的词里就包含了这个意思。

    “治理盐政,你们是如何想的。”

    彭汝楠注视着温体仁,沉思一阵,冷静应道:

    “依我看,昔太祖治盐,求百官不拿片利,务实廉洁,又极痛恨贪官污吏,不论青红,见了就杀,委实太过严苛。”

    “所以洪武盐法,收束一时,未能长久。”

    说话的彭汝楠,举人出身,早先曾任会稽知县。

    据说他办案神明,尤善断疑案,对为霸一方,行凶作恶者,总是立时查办,不留积案,在地方上拥有很高的名望,会稽一带的百姓都称他品德高尚。

    因为政绩显著,天启元年,彭汝楠被擢升为礼部给事中。

    这次温体仁接到圣旨,下来主持新盐法推行,刚到稽盐署便上疏举荐了一批官员,为首者正是彭汝楠。

    其实彭汝楠的仕途也并非是一帆风顺,刚刚入京为官时,他想的和多数人一样,做出一番大事。

    彭汝楠也很干脆,直接挑了个最大的——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