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杨贵妃 > 第40章
    杨氏族人得到的恩命,只是赐官,追赠爵位是以杨玄璬为始,杨玉环为此而依照宫廷正式礼仪,朝拜皇帝致谢。

    这回,皇帝端坐着受完大礼,杨贵妃为此而不满起来,在行完了礼起来时,她终于质问皇帝了:“你好意思看着我拜九次?”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依礼,九拜是正常的事,你每逢年节,都应该如此,以前,你有为我母后做女道士的身份,礼节可以不究,现在是正式贵妃,自然要依礼行事。”皇帝忽然义正词严地说出:“玉环,有时,礼不可废,这是周公、孔子所定……”

    杨贵妃看到皇帝的神态肃穆,一时愕然,脱口说:“那么,今载新正,我不曾朝拜,他们也不告诉我,你自己也不说!”

    于是,皇帝站起来,双手按在她肩上,恣笑着接口:“我又唬住你一次了,刚才看你拜,有似舞蹈,我想,你没有正经心,所以……”

    杨玉环也笑了,他告诉皇帝,自己从前学过起、坐、拜的大礼,后来忘记了,这回,是命谢阿蛮学了来转教的。皇帝为此而莞尔,从宫廷中著名的舞人学朝拜大仪,自然近于舞蹈了。

    “玉环,你好些时不曾舞,我们去试试!”忧愁散了,新的享乐又开始了。

    于是,《霓裳羽衣曲》在经历多次演出之后而正式由政府公布,列为皇朝的大乐章之一。

    宫廷舞女谢阿蛮,在皇家的大宴中舞霓裳,名满京华。

    这次大宴,宫廷官和朝廷官中品阶稍高的都预宴,宴会和皇帝登基的庆典差不多。李隆基铺张地举行一次大宴,并不纯然为了行乐,而是表示天下太平和富足。

    而在这一次大宴之后,皇帝将太子的名字更改为亨,那是表示隆盛的意思。

    这年的正月,皇帝没有上骊山,那是由于杨玉环的请求——她知道去年冬天在骊山住得太久,是为了自己,为此,她请皇帝正月间留在都城中。

    由于皇帝在都城,正月节便显得很华盛昌茂。

    皇帝在异样的兴奋中,他和高力士独处时,会讲一些往事与对目前的满足的话——这是只有高力士才能说得,满朝中,皇帝少年时代的人虽然仍有,但已没有一个亲厚的朋友,只有高力士,虽然是内侍,但为少年时代无话不谈的旧侣。

    他向高力士表示,自己治天下,成绩超过了太宗的贞观之治,他表示,此后将委政宰相,自己多享享福。

    对此,高力士却直率地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希望皇帝能如开元初中期地用力于政务,他又劝皇帝仍然能巡行东都,不可长久留在长安。

    皇帝不高兴了,他笑斥:“力士,你要我做到老死吗?就是田舍翁,到了晚年,也会享享福的啊!”

    皇帝虽然微笑而说出,可是不满和不愿接受也很显然。高力士默然,皇帝虽然将他视为朋友,但是,他却不能以朋友视皇帝的,他只是皇帝的老奴。

    不过,李隆基也发现自己话重了,他再说:“力士,你知道我今年多大了?”

    “皇上春秋六十有二,和老奴比,还小一岁,陛下与大臣在一起,有老君王之风范,那是由于陛下在位已经进入三十五年之故,不过,陛下和贵妃在一起,春秋似只四十有二!”

    高力士不敢再谈政治了,轻巧地说出。

    于是,皇帝真的笑了,摸着胡须问:“和贵妃在一起,我的确不觉得老,但上朝时,心理上真的有老去的感觉——开元初年的朝臣,几乎都已不见了,要谈少年往事,只剩下你!”

    然而,可以谈少年往事的朋友高力士,其实也不能真正和皇帝说甚么话的,高力士不以为皇帝已老到没有治事之能,他希望皇帝能如开元初年那样励精求治。他发现宰相李林甫不见得是一个能以身任天下的才杰之士,李林甫的私心相当重,为了个人保持权位,只引用自己小圈内的人物,不肯广开贤路。高力士本人,对贺知章是少有好感的,他对李林甫一系人的排挤贺知章,也认为不是国家之福,他是帝皇家的老奴,他所希望的是皇业兴隆,长久不替,但看目前的情况,他不敢乐观,可是,他找机会进言,被皇帝顶了回来,于是,他不再说了。

    这是皇唐大政和人事上的变化,朝廷中,有人以为这变化因为杨贵妃。

    但是,高力士却明白,杨贵妃是一个和现实政治完全无关的人,问题只在于皇帝本身的懈怠和李林甫的器小易盈。

    不过,天下太平,又富足,皇帝虽然懈怠,一旦有心做事时,依然具有魄力,只是,比开元初期差了。还有,因为人才的登进范围越来越小,朝廷本身出现了因循,何况派系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李林甫尽力排除着不完全依附自己的人。

    这时,李林甫利用机会,在完成排除几名重臣之后,从事于一项最大的政治斗争——打击和企图打垮太子。

    太子李亨的地位并不稳固,唐代自开国以来,父子之间就互不信任的。李亨接位为太子之后,小心谨慎,并无任何过失,但是,皇帝依然时时查察儿子的行为,有时会自己到东宫去察看太子僚属的工作情形。

    李林甫当年勾结武惠妃,欲立寿王而不曾成功。此后,他在表面上和李亨关系不错,实际上,彼此都有心病,李林甫明白,一旦太子嗣位,自己必然会失去所有,甚至也必然会被杀的。

    因此,他要乘时击倒太子。

    太子妃的哥哥韦坚,和左丞李适之交情不错,李林甫经常派人监视他们,也搜集了他们往来活动的资料。如今,他侦得韦坚和大唐的边将,陇右兼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往来密切,他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刚好,皇甫惟明入朝,在皇帝面前也表示了反对以宰相专权的意见。

    李林甫就发动斗争了!

    和政治无关的杨贵妃,又遇上麻烦事,咸宜公主直接入宫,见贵妃,强烈地要求杨贵妃出力,协助寿王取得太子的承继权。

    她迷惘地看着咸宜公主,一时说不出话来。

    “玉环,我知道你的能力,只肯出力,用一点心计,阿瑁嗣立为太子,一定没有问题!”咸宜公主急促地说出,稍顿,又补充了一句:“外面的布置,差不多了,只待你的内应!”

    杨贵妃定了定神,叹气,无可奈何地说出:“我怎么办呢?皇上和我在一起时,从来没提到寿王,我也没有见过他入宫,公主……”她痛苦地说:“我在皇帝面前提从前的丈夫……”

    咸宜公主喟叹了,此刻,她发现美丽的杨贵妃智慧不高,至少,在政治权术方面,可以说是笨的。她心中充满了急和憾,真想骂她几句,但她又忍住了,因为玉环是贵妃,又因为玉环的不知如何着手是真情,她转而显出笑容:“玉环,这自然不能由你直接提出,你设法使高力士讲,你也暗示近侍讲讲寿王的好处——父皇有几名近侍,在书房服侍的,还有传诏的内侍,你向他们下些功夫,又有秘书监的人,玉环,你不可直接说,要转弯抹角地出口——”咸宜公主笑着,推撼了她一下:“你不可能太直爽,这种事,必须用计!”

    她眨眨眼,哦了一声,缓缓地点头,思索着,再问:“高力士不会听我的,他不随便说话,我想——我只能找他问问消息,如果要正面向皇帝说,我真的不知道谁最合适,内侍中,除了高力士之外,没人敢正面向皇帝进言,你想想呢?”

    “玉环,我和宫中疏隔得久了,我无法确定谁,你自己考虑着,如若父王问得到的人,你先用功夫笼络!”咸宜公主有些泄气,但她是政治欲极强的女人,不会放弃任何有利的机会。

    “我省得,我尽力去做——”杨玉环沉思着,忽然现出笑容:“有了,我先找玉真公主来商量!”

    “玉真公主——”咸宜公主思索着:“你小心些,最好不要直接说出来,先探探口气,找她作你的帮手,”咸宜公主淡笑着,“玉真公主虽然和父皇很亲近,可是,据我所知,玉真公主是不谈政事的人!”

    “我省得,我会私下和她商量,她懂得的比我多——”杨玉环稍顿,又说:“事很急吗?”

    “不能说很急,但必须着手了!”

    咸宜公主给了杨贵妃一个难题目,她实际上是无力承担的,可是,她自以为在道义上和昔日的感情基础上,必须承担的。

    于是,在不久之后,杨玉环和玉真公主见面时,技巧地谈到皇位承继权的问题。她虽然没有政治上的才能,可是,她并不笨,询问很技巧。

    但是,玉真公主更老练,她摇头说:“我从来不问,也不闻皇家权力上的事,在我们家做太子,可真难,如果是我,就决不做太子!”

    这回答使得杨玉环无法再开口,找玉真公主商量的事,只能放弃了。

    接着,杨怡入宫来看贵妃,在苦闷中的贵妃,把自己遭遇的事和小从妹说了。

    “贵妃娘娘,这件事你千万别管,这对你会一些好处都没有,弄得不好,会把自己陷了!”平时恣放、享乐的杨怡,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却有一分精明。

    杨玉环明白其中的意义,她缄默着,不能再说了,可是,她又难过着,由于昔日的情爱,她很想助寿王的,她深知寿王最热衷的事就是做太子。

    又不久,杨玉环终于打听到了,在外面,以首席宰相李林甫为首的一伙人,正在设法打击太子,太子妃的家人,被选作打击的对象,李林甫似乎要从打击太子妃一家,再进而牵连太子,使皇帝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