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36章
    后来意大利又挤走英国,将其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1896年,阿比西尼亚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反抗意大利殖民统治的斗争。

    在从3月1日开始的阿杜瓦战役中,使意大利侵略军死伤6500人,被俘2500人,而阿军自己只损失了3000人。

    阿比西尼亚军民的巨大胜利,迫使意大利于同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签订意阿条约,承认阿比西尼亚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同意给予赔偿。

    这一战役成了世界各国耻笑意大利的话柄。

    1923年,阿比西尼亚加入国际联盟。

    为了重新攫取阿比西尼亚这块肥肉,墨索里尼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是以保护意大利人为名,在阿比西尼亚各地遍设领事馆。

    其实许多地方并没有什么意大利人要保护,那些领事往往就是当地仅有的意大利人。

    他们的任务自然也不是从事一般的领事工作,而是搜集情报,培植奸细,掌握当地动向,并暗中挑拨民族关系,制造内乱。

    为了收买民心,培养亲意大利势力,他们还在阿比西尼亚设立了一些医院、学校和俱乐部。

    在意大利人开办的学校里,他们不仅要阿比西尼亚人的孩子学习意大利语言,而且向他们灌输法西斯思想,呼喊“墨索里尼万岁!”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也很充分。

    从1933年开始,墨索里尼就大幅度提高了意大利国防预算的比例。

    1934年又颁布了国民军事化法律,规定18—55岁的公民必须承担各种形式的军事义务。

    与此同时,还在地中海中的意占岛屿增建和扩建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向靠近阿比西尼亚的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运送战车、大炮、坦克和弹药,积极进行战场准备和军事部署。

    ---------------

    11.阿比西尼亚蒙难(3)

    ---------------

    阿比西尼亚地处英法意三国殖民扩张的交汇点,墨索里尼担心他向阿比西尼亚动手会遭到英法两国的反对。

    为了试探英法的反应,1934年12月5日,意大利军队在意属索马里与阿比西尼亚接壤的华尔华矿区制造了一起边境冲突,并借机向阿比西尼亚发起局部进攻。

    阿比西尼亚军队虽然武器落后,但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尽量同敌人进行近战,使意军的先进武器不能发挥作用。

    结果不仅顶住了意军的进攻,而且打死打伤敌人2300多人。

    按照当时情况,阿比西尼亚如果继续发动进攻,完全有可能赶走入侵意军,收复失地。

    但是害怕战争进一步扩大的阿比西尼亚政府却提出停止战争实现和平的建议。

    墨索里尼不仅没有同意这一合理建议,反而提出了割地赔款和要阿比西尼亚领导人到华尔华向意大利国旗致敬的无理要求,同时还向交战地区增调了两师军队,进一步施加压力。

    阿比西尼亚皇帝海尔·塞拉西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意大利的无理要求,并于1935年1月3日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希望国联采取措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

    而国联行政院只是建议双方交付仲裁,对意大利的侵略行为未加任何谴责。

    当时的国联是由英法控制的。

    国联的这种暧昧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法国虽然从内心里不愿看到意大利在北非扩展势力,但它同时看到,德国在1933年希特勒掌权之后疯狂扩军备战,对它威胁更大。

    为了组成对付德国的英、法、意联合阵线,法国便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的野心采取迎合态度。

    1935年1月,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跑到罗马,特地就此同墨索里尼进行谈判。

    经过紧张的幕后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在欧洲问题上,意大利支持法国立场,维护奥地利的独立,反对任何第三国干涉其内部事务,并反对任何国家单方面修改其在军备问题上承担的义务;在非洲事务上,意大利答应放弃它对法属突尼斯的要求,并同意照顾法国在阿比西尼亚的特殊利益。

    法国同意修订意属利比亚同法属赤道非洲的分界线,把11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沙漠让给意属利比亚;同意修改法属索马里同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亚之间的边界,使意大利又得到800平方公里的海岸地带。

    这块地方靠近曼德海峡,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此外,法国还同意意大利取得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20%的股票;同意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自由行动,从而为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大开方便之门。

    这一肮脏交易虽然明显对墨索里尼有利,但赖伐尔却把它说成是法国的胜利。

    他事后得意地说:“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了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英国虽然也担心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扩张会损害它在非洲的殖民利益,但它同法国一样更担心意大利会投入德国的怀抱,因而对墨索里尼的侵略野心采取了一种妥协的默认的政策。

    1935年初,墨索里尼通过其大使向英国政府传递了一个口信,吁请英国对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行动采取友好和帮助的态度。

    英国的外交大臣西蒙告诉这位大使:“对意大利友好并帮助意大利,一向是英国政府的目标,我们的很多行为都可以作为证明。”

    为了鼓励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墨索里尼玩弄两面手法,于1935年4月11日邀请英、法首脑到意大利的斯特莱沙举行会议,商讨因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而造成的欧洲局势。

    在14日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中,墨索里尼不仅假惺惺地同英法一起对德国单方面违犯“凡尔赛和约”表示遗憾,还同意为维护欧洲和平三国将采取“密切真诚的共同行动”。

    同年6月初,英国国际事务大臣艾登访问罗马,企图就阿比西尼亚问题寻求一个折中的妥协办法。

    他向墨索里尼建议,把阿比西尼亚欧加登省的一部分割让给意大利,并让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领土上修建一条连结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的铁路,而不要侵占整个阿比西尼亚。

    墨索里尼根据英国的软弱反应认为“英国只不过是一个已被吓倒的、精神萎靡的老妇,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只是吓人而已,无论如何也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因而拒绝了艾登的建议。

    英国的态度是不了了之。

    美国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态度更加消极。

    正当意大利向阿比西尼亚边境积极运兵,准备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时,美国国会却于1935年8月通过了一项中立法,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这一法案显然对缺少武器生产能力的阿比西尼亚很不利。

    法、英、美的不干涉政策大大助长了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到1935年秋天,墨索里尼既完成了进攻阿比西尼亚的军事准备,也摸透了法英美对他的态度,遂决定开始动手。

    10月2日,他在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向全国发表演说,声嘶力竭地喊道:“在阿比西尼亚问题上,我们沉默了40年。

    今天报仇雪耻的日子到了,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

    ”

    10月3日,装备重型武器的30万意大利侵略军分成三路,突然向阿比西尼亚发起大规模进攻。

    ---------------

    11.阿比西尼亚蒙难(4)

    ---------------

    为了表明阿比西尼亚从任何意义上讲都不能享受与意大利平等的地位,墨索里尼不宣而战。

    当意大利的轰炸机群袭击阿杜瓦城时,墨索里尼才无耻地通知国际联盟,胡说意大利遭到了阿比西尼亚野蛮的、无缘无故的侵略。

    在这批飞机的飞行员中,有墨索里尼的两个儿子和他的女婿加勒阿佐·齐亚诺。

    他的17岁的小儿子布鲁诺也被从飞行学校里接出来,以便分享这份亲自参与“历史上最伟大的殖民战争”的光荣。

    墨索里尼原想凭借自己的庞大军队和先进装备一举击垮阿比西尼亚,在国际上做出重要反应之前即结束战争。

    但是出乎他预料的是,阿比西尼亚的抵抗非常顽强。

    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阿比西尼亚即进行了全国动员,有20多万12—20岁的青年报名参军。

    过去经常相互械斗的部落,也在“保卫阿比西尼亚独立”的口号下团结起来。

    这支世界上最年轻的军队尽管缺乏训练,武器装备落后,但是斗志昂扬,勇敢强悍。

    他们手持步枪长矛,利用有利的山区地形,组织伏击战,截断敌军补给线,为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英勇奋战,使意大利侵略军屡遭失败。

    墨索里尼久久等不到来自阿比西尼亚的捷报,心急如焚。

    他一再命令侵阿意军总指挥戴博诺不必顾及补给线的问题,立即向阿比西尼亚腹地进击。

    而戴博诺认为,这只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短时间不可能得到惊人的胜利。

    而墨索里尼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希望看到的是速战速决。

    他一气之下,决定临阵换将,于1935年11月改任巴多格里奥将军取代戴博诺的职务。

    阿比西尼亚反侵略的正义斗争,不仅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声援。

    埃及等非洲国家人民组成拥护阿比西尼亚独立委员会,连续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声讨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罪行。

    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也支持和同情阿比西尼亚人民的抗意斗争。

    当意大利侵略军踏入阿比西尼亚国土时,美国黑人就采取各种方式表示抗议。

    他们认为阿比西尼亚是个黑人国家,摧毁它就象征着白人最后战胜黑人,因而反应特别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