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98章
    可怜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正式宣告覆灭。维希政府把法国糟蹋得不成样子。贝当只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1940年10月,赖伐尔在蒙都瓦村与希特勒私下会晤,他要使希特勒相信:一个愿意合作的法国对德国大有好处。接着,赖伐尔又安排贝当与希特勒会晤,以便使他和新政策得到认可。

    赖伐尔打算下一步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会晤,希望使德方同意释放关押在德国境内的大部分法国战俘,并把德国的占领费用削减一半。然而赖伐尔太异想天开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此事弄巧成拙。那些维希分子坚决反对这一建议。他们认为,赖伐尔的目的是要对英国宣战。这些人说服了贝当元帅,在12月的一天,下令将赖伐尔解职,把他软禁起来。

    法国人没有屈服。

    ---------------

    7.法兰西之魂(3)

    ---------------

    1940年6月17日早晨9时,波尔多机场上一片混乱,人们正在为英国特使斯皮尔斯送行。忽然从人群中闪出一位身材高大的法国将军,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便径自登上了引擎已经发动,正在准备腾空而起的英国飞机。这位将军便是夏尔·戴高乐。

    戴高乐于1890年诞生在一个世代笃信天主教的典型小贵族家庭。

    戴高乐有兄弟三个、一个妹妹。他排行第二,从小生性好斗,经常受到父亲的责打。

    一天,他和弟弟皮埃尔玩打仗游戏,玩得似乎比谁都认真。可是,不一会儿,小弟弟皮埃尔哭着跑回家。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委屈地说:“夏尔打我了。”妈妈追问根由,皮埃尔说:

    “我们玩打仗,我装特务,送情报时被抓住了,我没有执行司令官的命令……”

    “哪个司令官?”妈妈问道。

    “就是夏尔!我没有把情报吞掉,我把它交给了敌人,他就踢我。”

    戴高乐读小学时一直梦想当个军人,他对父母说:“我打定主意了,我准备考圣西尔,我要当个军人。”

    19岁那年,戴高乐终于如愿考上了德国圣西尔军事学院。这使他如鱼得水。在圣西尔,他颇为引人注目。这不单是因为他身材奇高,而且还因为他的性格独特和记忆力惊人。在学校里,人们很少称呼他的姓,经常叫他“大夏尔”、“公鸡”、“芦笋”、“虾米”之类的绰号。除了关于身材的绰号外,还有一个取笑他的大鼻子的绰号——“西哈诺”。

    1912年,戴高乐毕业,后来,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年5月,戴高乐担任第4装甲师师长。在对德战争的紧要关头,雷诺出任总理,改组政府时,把刚提升为准将的戴高乐破格提拔为国防部副部长。贝当元帅对他带着讽刺的意味说道:“哦,你已经是将军了,可是我不向你祝贺,战败的时候当个将军有什么用呢?”戴高乐毫不客气地说道:“可你自己,元帅先生,不也是在1914年撤退时当上将军的吗?几天以后,就开始了马恩河战役。”

    贝当哼了一声说:“那根本不能比!”贝当说完此话便不再理睬戴高乐了。

    然而,这次提拔是戴高乐一生的重大转折。从此,他由军界进入政界,开始了曲折奇特而又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涯。6月10日,戴高乐称之为“痛苦的一天”开始了。正如人们预感到的那样,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战了,意大利军队侵入法国南部。德军像潮水般涌到巴黎城下。内阁已经决定于当天晚上撤出巴黎,雷诺早已无法驾驭局势。

    当戴高乐正在为雷诺起草广播声明时,魏刚将军未经通报就闯进了总理办公室。他立即说明了自己对局势的看法,结论极为悲观。除了要求停战别无良策。戴高乐表示反对,认为还有其他出路。

    魏刚以讽刺的口吻反问道:“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戴高乐回答说:“政府没有什么建议可提,只是下达命令。我相信命令是会下达的。”

    魏刚愤愤不满地离开了。

    巴黎怎么办呢?戴高乐赞成保卫巴黎,必要时就进行巷战。

    戴高乐没有想到,魏刚竟会擅自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

    戴高乐找到雷诺询问是否真的要向德国求和,雷诺答道:“当然不是,但是我们必须让英国人震动一下,以便取得他们更广泛的合作。”

    此时此刻,戴高乐闷闷不乐。

    这时雷诺向罗斯福总统发去电报,呼吁请美国出面与德国人斡旋,以免法国一败涂地。

    这时,戴高乐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脱离这个失败的政府。他起草一份辞呈,但还没有来得及递交,就接到内务部长乔治·芒代尔的一封信。芒代尔是坚持打下去的为数不多的政治家之一。他获悉戴高乐打算辞职,便十分严肃地劝阻:“如果你辞职,就将失去为法国服务的最后机会。”戴高乐被深深打动,同意再等等看。

    6月14日,法国政府开始了一次长途跋涉,目的地是波尔多。这一次比前一次更加令人沮丧,道路也更加拥挤不堪。雷诺剩下的那一点权力正迅速冰消瓦解。在他的高级幕僚中,全力支持他的只有芒代尔一人。贝当这个庞然大物给斗志涣散的内阁罩上了一层忧郁的阴影。魏刚惟一的愿望就是停战,而外交部次长博杜安的失败主义影响则几乎无孔不入。

    戴高乐到波尔多后,又进行了最后一次努力,想迫使雷诺答应采取一些有利于在海外继续战斗的行政措施。

    他对总理说:“我曾竭尽绵薄之力协助你,但那都是为了战斗,我决不同意求和。你要是呆在这里,就会遭到失败而葬送你的一切。我们必须尽快迁往阿尔及尔。你到底决定去还是不去?”

    “去!”雷诺答道。

    戴高乐说:“那么我得马上亲自到伦敦走一趟,设法请英国人协助解决运输问题。我明天就走,将来我到什么地方和你会合呢?”

    雷诺回答道:“到阿尔及尔找我。”

    然而,后来雷诺在一片投降声中,被迫辞职。当初相当坚决而富有才智的雷诺,此时已毫无斗志。一连串事变的巨大压力,加上那些怯懦成性的同僚对他的背弃,使他意志丧失殆尽。现在戴高乐再也不能对他寄予任何希望了。

    戴高乐决定到伦敦去,在英国建立抗战的基地。斯皮尔斯将军表示愿意陪同戴高乐前往。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正如丘吉尔所说:“戴高乐在这架小飞机里载着法国的光荣离去了。”

    ---------------

    7.法兰西之魂(4)

    ---------------

    但不管怎么说,雷诺总理最后还是帮了戴高乐一次忙。他听到戴高乐决定去英国,就从秘密款项中支了10万法郎给戴高乐。

    对于戴高乐来说,山河已经破碎,民族存亡未卜。当务之急是精忠报国,救亡图存。他一想到法国放下武器自行退出世界大战,就怒火满腔。一想到战败的法国最后竟要靠外国军队来拯救,他就感到痛心疾首。

    6月17日,戴高乐向丘吉尔要求使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台。丘吉尔仔细打量着这位法国人:相貌奇异,身材高大。下巴极短,鼻子又大又长,嘴巴不大,双唇很厚。前额宽阔,稀疏的头发整齐地向两边分梳着。双眉浓黑,目光敏锐,具有将军风度,将来必能成大气候。想到这,丘吉尔立即慨然允诺。

    6月18日6时,戴高乐来到了布什大厦播音室,坐在麦克风前开始了他对法国人民进行的首次广播。

    那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戴高乐慷慨激昂地说:“事情已经定局了吗?希望已经没有了吗?失败已经确定了吗?没有!

    “请你们相信我,我是根据对事实的充分了解才说此话的。我要告诉你们,法国并没有完。总有一天我们会转败为胜的。因为法国并非孤军作战!它不是单枪匹马!它不是四处无援!它有一个庞大的帝国作后盾。它可以与控制着海洋并继续作战的不列颠帝国结成同盟,它也可以像英国一样充分利用美国巨大的工业资源……”

    那天,温斯顿·丘吉尔也发表了一个十分出名的讲演。他回顾了法兰西战役,预见不列颠战役即将开始,并大声疾呼:“让我们承担起我们的责任,让我们英勇奋战。如果不列颠帝国和英联邦存在一千年,人们仍然可以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

    两人的讲演使听众们热血沸腾,情绪激昂。

    戴高乐是坚强的主战派,主张同德寇斗争到底,并认为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放弃本土,退守北非。现在,他决定在英国建立抗战的基地。

    戴高乐飞抵伦敦,开始组建法国的抵抗运动。针对贝当政府的停战求和,6月18日夜,戴高乐又发表了《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要为民族独立而继续与德军作战。他庄严宣布:“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接着,他又说:“法国只败了一仗,并未输掉整个战争。我要求全体法兰西人,不论他在何地,以行动、牺牲和希望的精神团结在我的周围!法兰西万岁……”

    在伦敦,他设立了法国抵抗运动中心,打出了法国国旗,在7月14日检阅他的第一支队伍,宣布“自由法国”投入战斗,以“洛林十字”作为它的标志。到7月末,他的部队发展到7000人。

    戴高乐为长远计,决定在非洲建立自己的真正的基地。他派出代表团,深入法属西非和赤道非洲,成功地使这些地区加入了“自由法国”。9月,法属大洋洲和印度支那宣布支持戴高乐。10月,戴高乐在布拉柴维尔成立了“保卫帝国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