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14章
    况且,苏军后勤运输极度困难,甚至行军厨房用的柴禾,也要到500至600公里以外的地方用汽车拉。

    东京大本营欣喜若狂,立即敲了定音鼓:胜利,彻底胜利!板垣陆相对记者发表谈话:俄国人无能力作出重大之举。他们在日本的英勇精神面前软弱无力。帝国军队占有数量上的优势。俄国人惟一能走的一步棋,就是被迫退到沙漠和沟壑中进行防守。事实上俄国人已承认自己失败了。俄国军队被粉碎了!日军沿皇道前进!

    关东军更是欢天喜地。他们认为,在诺门坎附近即将粉碎俄国人……

    日本人正在准备进行最后一次毁灭性的突击。军队不断向冲突地区集结,并从旅顺口运来了重型要塞炮;据说,这种炮可以摧毁任何防御工事。第6军像一根压紧的弹簧,又像沙漠里的一条眼镜蛇缩成一团,准备突然出击。

    关东军司令部根据参谋本部的指示,签署了命令,派联络官送往各军。命令中说:天皇在上,祖先有灵,对苏军阵地的进攻将于8月24日拂晓开始。

    这一军事机密倒是没有泄露。可是,日军统帅部万万没有想到,苏军大反攻的时间比他们提前了四天。原来,苏军转入防御不过是朱可夫将军的计谋。

    苏军一边发布假情报,使日军弄不清苏军的真实意图;一边增派大量的军队准备反攻。到总攻前,苏军在第一线的战斗部队已有3个步兵师、7个坦克旅和2个炮兵团,另有5个师和大批飞机处于待命状态。

    1939年8月20日,是个星期日,天气晴朗。日军根本没有做防御准备,军官照常到外地休假。5时45分,朱可夫将军下达了进攻命令。苏军炮兵立即向日军猛烈开火。在空中,150架飞机进行猛烈的轰炸和扫射。日军在炮火中四处奔命。

    经过五天的激战,苏军以优势兵力完成了对拥有7万名精锐步兵的日本第6军的合围。这一战,日军共死伤5万多人,损失飞机180多架,火炮损失达72%,可以说是遭到彻底的失败。

    8月23日,正当日军在中蒙边境被打得惨败时,苏德两国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按照日本人的话说,希特勒把日本兄弟给出卖了。对此,日本内阁大臣们怒不可遏,立即向德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由于德苏缔约,宣告了刚刚上台不久的平沼内阁的外交惨败。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8月29日,平沼首相被迫宣布辞职。他在辞职声明中痛悔莫及地说:“欧洲形势复杂离奇,我国以往的政策到此为止,本人辞职下台。日本帝国需要新的首相、新的内阁,另行制定新的外交政策。”

    张鼓峰、诺门坎两次北进失败,使日本陆军的首要人物以及关东军头目承认,只要侵华战争不结束,就不可能抽出足够的兵力向北进攻苏联。日本不得不开始考虑改变其北进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美忙于对付欧洲的德国,亚洲的南洋地区便成了英法美防务薄弱地区,于是日本国策的重心便开始由北进转向南进。1939年12月,新内阁制定了《对外政策方针纲要》。纲要提出:要停止北进,准备南进。对苏联,确保日苏“平静无事”;对中国,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加强殖民统治,为南进准备战略物质。

    ---------------

    12.南进!(3)

    ---------------

    对于南进、北进问题,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极力要求南进,认为这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惟一途径;另一种观点认为,南进必然导致美日战争。只有趁欧洲战事,向北进攻苏联,才是解决日本面临困境的惟一途径。由于在南进、北进问题上争论不休,上台仅四个半月的阿部内阁也不得不倒台,继由海军大将米内光正执政,但也很快发生了危机。

    1940年5月,荷兰和比利时向德国投降。6月,法国维希政府也投降德国。希特勒的部队摆出要渡海攻占英国本土的架势,世界形势对法西斯侵略者们十分有利。在这种形势下,以陆军为首的“主战派”欢天喜地。他们梦想趁英法荷忙于欧洲战事之时,夺取法国、荷兰、英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在他们看来,法国战败了,英国在为自己的生存战斗,印度支那的橡胶、锡、钨、煤和石油,是丢在街上只等人去拾的宝物。

    陆军将领们有些迫不及待了。从6月下旬,他们就开始制定《伴随世界形势变化处理时局纲要》。方案制定后,7月4日,陆军将领们与海军将领们进行协商。最后,陆军、海军在大的原则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一原则就是“抓往良机,尽快解决南方问题。必要时使用武力,同时尽力要把战争对象限制在英国一个国家,避免同美国交战,但要做好与美国交战的充分准备。”

    但是,在对外关系方面,陆军部与米内首相发生了冲突。陆军部强烈主张和德国、意大利缔结同盟,利用德国的势力来求得“支那事变”的解决。对此,米内首相坚决反对。

    因此,陆军将领们不得不下决心使米内首相下台。7月16日,陆军将领们首先迫使陆相辞职,并决定不向内阁推荐继任人。米内首相得不到后任陆相的推荐人选,只好全体辞职。于是,天皇又不得不按照陆军将领的意图,再次起用原首相近卫组阁。

    内阁中两个要缺由两位锋芒毕露的人物充任。一位是能言善辩的外交家松冈洋右;另一位是东条英机。

    松冈洋右足智多谋,有“智力体操运动员”之称。他那戏剧性的表演,常给各国使团和新闻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东条英机心狠手毒,素有“剃刀将军”之称。因他在中国东北和华北的侵略战争中“功勋卓著”,深得天皇和陆军的赏识。

    近卫首相上台,立即召开内阁会议,专门研究战时经济体制、缔结日德意三国同盟和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等南进政策问题。经过多次的磋商,最终形成的文件是《基本国策纲要》以及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决定的《根据世界形势变化的处理时局纲要》。之后,由首相及军界实权人物——陆军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总长立即报告天皇御批。天皇在众大臣的影响下,当即予以承认。这样,日本就开始踏上了南进的道路。

    不过,多谋善变的外相松冈对急于南进的举措是持反对意见的,但对与德、意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则表示同意。在外相看来,南进必然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而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则将迫使美国在执行反对日本的计划时要谨慎行事,且将阻止日、美发生战争。

    8月1日,松冈外相向德国驻日大使奥托试探了关于三国同盟交涉的问题。下旬,德国政府便派特使斯塔玛前往日本,就与日结盟问题进行谈判。

    9月9日,松冈与斯塔玛举行会谈。会谈的内容是:日本对德、意在欧洲,德、意对日本在南亚“建设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予以承认和尊重;日、德、意三国中的任一国家受到“尚未参加正在进行着的欧洲战争或日中纠纷的一国的攻击时,三国应以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所有方法进行互相援助”。

    对协议内容,海军将领们表示反对。因为这一条约会使美国参加对德、意两国的战争时,日本必然会卷入对美的战争之中;向南作战就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在这方面日本与美国海军相比就颇为逊色。

    9月19日,政府、陆海军高级将领、枢密院议长专门请求天皇参加“就缔结三国同盟条约问题”的讨论。在这次会议中,海军军令部总长说:“缔结这个同盟,必将进一步恶化同英美的贸易关系,美方势必停止对日出口重要的原材料。何况,日美战争必然是持久战,那么政府对这些问题考虑了没有?”

    近卫首相针锋相对:“这些困难早已料到,我已着手制定《新经济体制纲要》,将对国内的生产、配给和消费,全面地实行统制,并把国力集中使用在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整个日本将是一座兵工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军需供应不会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即使日美之间发生战争,也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战争需要。”

    海军军令部总长又问:“按照现有军队的消耗水平,石油贮备只能满足海军一年左右时间。那么长期战争所需要的石油如何进行补充?”

    东条陆相代表政府说:“陆军将保证从荷属印度支那获得石油来满足海军的需要。”

    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天皇作了总结发言。他说:“就《日德军事协定》,我从各个方面已考虑过了,事到如今,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说连应付美国也还没有什么对策的话,那也只好如此。我所担心的是,万一同美国交战,帝国海军能否顶住美国海军的进攻。别忘了,日本是个岛国。希望海军好好研究一下对美作战问题。”

    ---------------

    12.南进!(4)

    ---------------

    就这样,天皇批准了政府的条约方案。条约在9月22日于柏林签署。同一天,天皇发布了欢庆缔结三国同盟条约的诏书。

    可是,德、意与日本签署条约的意图是不尽相同的。德、意是想利用日本来牵制美国,不使其站在盟国方面进行战争;而日本则想利用德、意来牵制美国,使之不至于因反对日本征服中国和夺取英、法、荷在东亚的殖民统治地位而引起日美战争。此外,日本在缔结这一条约时,还企图促请德国在已同苏联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从中斡旋,以便保证日本南进过程中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