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诸葛亮大传 > 第6章
    送子侄们前往荆州,也为他们安排了稳定的栖身之地。但诸葛玄仍为他们能否在荆州长久驻足而牵肠挂肚,最让诸葛玄关心的就是诸葛亮。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诸葛亮虽然不是他的儿子,但他从诸葛亮八岁的时候便承担了抚养他的义务,他太了解诸葛亮了。这个孩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志向高远,如果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将来必定会成为经邦纬世之才。然而,偏偏赶上这乱世。流离辗转的生活,几乎使他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现在,他又要离开自己远去荆州,谁来关照他的学业呢?如果因离开自己而使他中断学业,又怎能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哥哥呢?一定要让他继续学习!于是,诸葛玄便修书一封交给诸葛亮弟兄,让他们转交给刘表,恳切地请求他关照诸葛亮的学业问题。一则刘表重视教育,喜爱善学饱学之士;二则刘表不忘旧交。所以,他对于故友的恳请慨然应允,将诸葛亮送进了学业堂。

    诸葛亮一行到达荆州以后的头两年,诸葛玄抽空来过襄阳几次,一来拜谒老友,二来看看侄子侄女。在此期间,诸葛玄又对侄子侄女们的生活做了进一步安排,将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襄阳著姓蒯祺,将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

    诸葛玄做这样的安排自有他的良苦用心。

    蒯家是襄阳地区最有势力的著姓之一。蒯家居祝州中庐(治今湖北南漳东北),据说是汉朝辩士蒯通的后裔。蒯氏家族与刘表的政治联系极其紧密,刘表在荆州创局面立稳脚跟,蒯良、蒯越兄弟出了很大力气。特别是蒯越,"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他帮助刘表平定了荆州,做了章陵太守。蒯祺也因对刘表有功,做了房陵太守。

    庞德公是襄阳本地人,家住岘山南,长期隐居躬耕,拒不出山入仕,甚至连襄阳城府也未到过。庞德公虽然隐居不仕,但在当地却很有名气。刘表听说他的名气,便亲自前去迎请,不料遭到拒绝。刘表说:"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能给后世子孙留下什么呢?"庞德公回答:"如今世人都给子孙留下危险,我却给子孙留下安全。我所留者虽然与众不同,但不能说我没给子孙留下什么。"后来,庞德公又携妻率子进入鹿门山采药,使鹿门成为与隆中齐名的隐居代名词。清朝初年,阮函曾作《答鹿门与隆中孰优》,文中说:"隆中之所以为隆中,鹿门有以成之也。"意思是说,诸葛亮之所以成为一代名相,与庞德公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第12节:第二章十年砥砺(6)

    蒯氏是刘表集团中重要的政治力量,庞德公是在野逸民的领袖人物。诸葛玄与这两种势力结亲,实际上为诸葛亮的进退出处做了周密的安排,使他在荆州进有政治力量支持,退有在野名士的提携。

    优越条件所起的作用总是因人而异。它对于庸人是惰性的温床,对天才却是腾飞的翅膀。毫无疑问,诸葛玄的苦心安排,为诸葛亮日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叔父的这番苦心,他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在成长的路上迅跑着。

    二姐是庞德公的儿媳,诸葛亮与庞德公自然也是亲戚。出于亲情,出于对庞德公的尊敬,也出于向庞德公请教学问的需要,诸葛亮常常到庞家拜访。每次进入鹿门,诸葛亮总是独拜于庞德公的床下,恭恭敬敬地施以晚辈进见之礼。晚辈的拜见,晚辈的恭敬,在那个时代是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所以,开始庞德公对这位年青人的恭敬并不加制止。过了不久,庞德公便很快发现,诸葛亮不仅具有一般青年人的恭敬举止,还具有一般青年人所没有的聪慧素质和深刻思想。他的言谈话语中,还表露出一种高逸超群的志向。这是一块未经锻造的浑金,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庞德公觉得自己很爱与这位年青人交谈,不论谈时势,还是谈学问,不论谈志向,还是谈情趣,他都不觉得与这个后生晚辈有年龄上的隔阂。他们结成了忘年之交。

    在庞德公的家里,诸葛亮认识了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是颍川阳翟(治今河南禹县)人。建安元年(196),庞德公派他十八岁的侄子庞统前往颍川阳翟去见司马徽。经过一番交谈,司马徽叹道:"德公诚知人,实盛德也。"便随同庞统来到荆州襄阳城东居住下来。

    司马徽善于鉴别人物,但他知道刘表心胸狭隘,所以藏锋匿芒,处处谨慎。当有人问他某某人怎样时,司马徽不论其高下,总是回答一个"好"字。后来,他的夫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他说:"别人有疑前来请教,君应帮其分辨。而你总是用一个好字对付,岂不是辜负了请教者的诚意?"司马徽并不直接回答,只是说:"你的这一番话,也可用一个好字概括。"这位颍川来的名士,还真有名士风度。别人丢了一只猪,前来他家妄认,司马徽当即把猪给他。后来,妄认者找到自己的猪,前来认错还猪,司马徽还对他厚词相谢。司马徽好养蚕,有一次蚕快吐丝时,有人前来向他借蚕吐丝用的蔟箔,司马徽便把自己的蚕丢掉,将蔟箔借给他。别人对司马徽的行为不理解,便问他:"一般人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是在别人急需而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才这样做。而现在你和别人都急需,你为什么还如此呢?"司马徽说:"别人轻易不求我,现在来求我却不答应,会使他难堪。为什么要因小利而使人难堪呢?"

    总之,司马徽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只知读书不谙世事的书生。难怪刘表听说司马徽是个奇士,见到后却大失所望,说:"世间人为妄语,此直小书生耳。"其实,司马徽的谨慎与怪异,有很大成分是出于应付刘表和了解新环境,而对于熟人和老朋友,司马徽则是另一种表现。

    有一次,司马徽前去拜访庞德公,不巧正赶上庞德公过沔水那边去祀扫先人墓地。按照一般情况,主人不在家,客人应打道回府。然而司马徽却像主人一样,径直走进庞德公的客室。

    "大嫂。"司马徽这样称呼庞德公的妻子,因为他比庞德公小十岁。

    "哟,是贤弟呀!"庞德公的妻子热情地打招呼。

    "今天多准备两个人的饭,刚才徐元直告诉我说,一会有个人来找我和庞公。"

    只听庞德公的妻子痛快地答了一声,便开始烧火做饭,忙碌起来。不一会,庞德公回来了,司马徽起身相迎,二人就座,开始叙谈起来。这情景,让不知内情的人看了,真要分不清哪个是主,哪个是客了。司马徽与庞德公的关系如此亲密,作为庞家的亲戚、常客,诸葛亮自然很快地与司马徽相识了。

    通过庞德公和司马徽,诸葛亮又认识了庞统。庞统字士元,是庞德公的侄子。从外表看,庞统不像诸葛亮那样英俊聪慧,而是给人一种朴钝的感觉,所以很少有人认识到他内心的灵秀。只有庞德公认为庞统不凡,在他十八岁那年,派他到颍川去见司马徽。经过交谈,司马徽也认为庞统大非常人,将来可以成为南州士人中的一流人物。庞统与庞德公、司马徽关系如此,与诸葛亮相识也是十分自然的。

    第13节:第二章十年砥砺(7)

    能够有个安定的学习环境,能够认识渊博精深的学者,对诸葛亮的学问精进是难能可贵的条件。他知道这一切与叔父的努力有关,他从心里感激叔父。然而他更知道如何才能报答叔父,这就是在这些条件下不断地努力学习。他拼命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汁,像个如饥似渴的孩子。

    建安二年(197)春正月,料峭的寒风阵阵袭来,令人有刺骨之感。然而,使诸葛亮更加战栗不安的不是这阵阵寒风,而是从豫章西城传来的坏消息:叔父诸葛玄在一次城民反叛中被害了。噩耗传来,诸葛亮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诸葛亮的母亲去世时,诸葛亮的心情是悲痛的。但那时他毕竟是个六岁的小孩,感情世界单纯,易于平复。父亲去世时,八岁的诸葛亮确有天塌地陷之感,但叔父担起了抚养他们姐弟的责任,使诸葛亮感到生活中又有了擎天柱。从那时起,诸葛亮一直在叔父的关怀下成长。他想起了在家乡时叔父对他在学业上的督导,在流离中叔父对他在生活上的关照,在去荆州前叔父对他开辟新生活的鼓励,在到荆州后叔父对他们新生活的苦心安排。

    从八岁到十七岁,九年了。这九年里,叔父与他在家庭关系上是叔侄,在感情世界里却是父子。

    庞德公、司马徽、庞统等人听到了这件事,纷纷来安慰他。师友们的劝慰,使诸葛亮渐渐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此时的诸葛亮毕竟不是只知道悲痛的八岁孩子,而是一个有学识、有阅历、有思想的十七岁的青年。"往者既往矣,来者犹可待",不知是谁安慰诸葛亮的这句话,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是啊,依靠叔叔关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后的日子全靠自己了。

    怎样安排今后的日子呢?家乡是不能回去了。诸葛亮不愿意回到家乡,不仅是因为家乡依然战乱不已,也不仅是两个姐姐在荆州已有婆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叔叔的夙愿。他知道叔叔希望自己学有所成,将来有所作为。而荆州地区环境安宁,消息灵通,交通便利,教育发达,人才济济,显然比乱纷纷的家乡更适合于学习和发展。

    为了能实现叔父的夙愿,诸葛亮决意留在荆州。然而,以何种方式留在荆州呢?凭着叔叔与刘表的关系,凭着大姐婆家蒯氏的势力,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诸葛亮本可在荆州捞个一官半职。